《谋杀官员IV:代上帝之手》第3章


若是通常的绑架案人质没救出,也没什么大不了。可这起绑架七人,且绑架公职人员的极端恶性案件,人质一旦救不出,那问责可是一大片压来的。
现在手里连案件的基本卷宗都没有,白象县报上来的信息只有人车都失踪了,凶手打了个绑架电话,对绑架过程和人质在哪几无所知。
高栋想了想,掏出手机,赶紧给李卫平打了个电话:“卫平,是我,省里让我办这案子,你已经接到通知了吧,大概再过两个小时我到你们县。我问你,怎么冒出这种事!”
李卫平显得有些慌张:“我……谁也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
“好了,不废话了,你们查到什么新线索了吗?”
“我们跟移动运营商查了手机信号,这些人手机在1月9日中午集体关机了。亲属是昨天来报的警,说是联系不上,我们以为出了交通事故,跟沿途地市询问过,得知没有出过特大事故,后面没再接着查,压根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我们还查了他们车子的GPS系统,也是在前天中午同样的时候,GPS信号消失,最后的消失地点是通往杭州方向的绍市服务区。现在知道的情况就是这些。”
高栋想了想,道:“绑匪的信息呢?”
“查了绑匪打来的号码,这号码是工商所所长的。手机拨出地就是我们县城附近,现在我安排人在全县周边到处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车辆,再想办法查人质当前的位置。早上绑匪手机打了那个电话后,马上就关机了。现在手机的定位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对方再开机,很快能锁定绑匪位置。”
高栋道:“好的,县城周边加派人手巡逻,路上仔细查,既然是整辆车失踪,目标很大,相信很快能有线索。对了,早上以后,绑匪还打来过电话吗?”
“再也没有。”
高栋眼珠转了下,道:“有可能下回绑匪再打来电话时,会用其他几个人的手机,把车上所有人的手机号码都做好位置监控。”
“已经做好了。”
高栋点点头,他对李卫平的能力还是挺放心的,该做的工作都在第一时间准备妥当了。
可是半个小时后,李卫平又打了高栋电话,颤声道:“老大……工商所的人……已经死了。”
“什么!”高栋惊得差点从车里站起来。
等李卫平把事情介绍完,高栋许久没有说话,隔半晌,才干巴巴地开口:“我先跟上级汇报,你们现场基础侦查工作先做起来,但尽可能保持原样,等我的人过来。”
挂上电话,高栋心脏剧烈跳动着,还没到白象县,还没和绑匪周旋,人质已经死了?
这算怎么回事?不是说最后期限是明天晚上吗?
随即,他转念一想,顿时惊醒,还好,好险,幸亏没到白象县,如果已经到了他们县,才报出来人质死了,这责任他得背一半了。
第四章
傍晚,冬季天黑得快,再过半个小时就要打开探照灯了。
现场到处都是警察,却显得非常安静,每个人都忙碌地做自己分内工作,即便有交流,也是低声耳语。
高栋的车队在这条山区老公路停下,他一下车,马党培、李卫平等县局的主要领导纷纷围了上来。
“全死光了?”高栋简单打过招呼,面无表情,快步朝前面警察最多的地方走去。
一旁李卫平紧跟着他汇报:“车上发现五具尸体,都被烧焦了,难以辨认,车子也被烧成了空壳。”
“五个?”高栋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不是说车上共有七个?”
“总共去旅游的一共七个,车上只找到五具尸体。七个人是六男一女,车上的五具尸体都是男性。”
“哦,”高栋应了声,继续快步向前走,道,“就是说,还有一男一女没在车上。”
“是的。”
“法医的工作赶紧做起来,把发现的五具尸体交给家属辨认——不不,尸体都烧毁了是不是?烧得面目全非了?这案子影响太坏,这样子的尸体给家属看了会引起集体情绪奔溃。暂时不要让家属看到尸体,不是不要,是绝对不能!让法医拿尸体的身体组织和家属做DNA比对,一定要最快时间确认死的分别是哪五个人,还有两个没在车上的是谁。”
“我已经安排去办了。”
高栋点点头,李卫平曾跟了他多年,这些刑侦经验还是很老道的,随即又道:“对了,这些人是什么时候死的?”
“还不清楚,等法医这边回实验室后做出准确判断,按照经验看,死的时间应该一天以内。”
高栋道:“谁报的案?”
“几个大学生,今年放假早,他们刚放寒假,集体骑车去山里露营,经过这里时,看到山下摔着一辆车,发现的时候就是这样了,他们也不是第一时间看到案发经过。”
高栋奇怪问:“车子整辆翻下山,并且还烧起来了,这都没人第一时间看到吗?”
李卫平也显得很无奈摇摇头:“这条山区公路刚才您进来时应该看到了,入口拦着水泥墩。这条路是县里几十年前的老公路了,后来新路造好后,就没用,这条路进去的山里早就没人住,路也荒废了好多年,前面有多处塌方,路政部门几年前就把路封了,平时没人往这里经过。”
高栋点点头,他心里有了个初步判断。
无论换到其他任何一条路上,整辆车翻下公路,并且着火了,一定会第一时间被过往司机看到。而这条路荒废了好几年,入口也被水泥墩拦住了,不会有车辆,平时连行人也不会有,所以没人第一时间看到了车子出事。
可见,绑匪对白象县的交通路径相当熟悉。
高栋来到出事地点,向下张望,公路一侧下方二十多米处躺着一辆全身烧黑的商务车,旁边还有很多刑警四处搜集可能有用的线索。
公路一侧本有护栏,车子是不会掉下去的。但这段地方半边已经塌方了,所以车子就从塌方处一头栽倒下去,路边缘的泥土还有清晰的轮胎印。
高栋想了想,案子刚发生,现在一切都处于证据搜集阶段,没法对破案方向给出任何意见,问了旁边工作人员各项现场细节,又让他自己带来的法医组接手县局刑侦队的工作,在现场指挥了一个多小时后,先回了县局,向更高级领导详细汇报情况,同时,也打电话加派人手赶赴白象县。
第五章
“这就是工商所所长?”高栋坐在会议室里,手里捏着一张照片。
“对,他就是王红民。”一旁,马党培正在给高栋介绍基本案情,其实也不用介绍,马党培知道的信息,高栋都已经知道了。
李卫平此刻还在现场指挥,高栋和马党培先回了县局。
“看着挺年轻的。”
“不年轻了,大概四十出头。”
“哦,有四十多了?”高栋好奇地看着照片,里面这人长相白净,面容英俊,是个帅哥,看上去顶多才三十出头。
马党培道:“我没来宁县前,王红民就当所长了,听说三十岁不到就当上所长,干了十多年。”
“三十岁不到就当上所长?”高栋皱了下眉,不怀好意地低声问,“是不是靠他这张脸上位的?”
马党培苦笑一下,摇摇头,出了这么大的事,此刻他心急如焚,高栋这专案组组长却像没事人似的开玩笑扯淡。
其实高栋并不是在开玩笑,他需要掌握所有细节,无微不至,这是他的办案习惯。
马党培不理解,却也只能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是,王红民算是县里最正宗的官二代了。听说他爸在他很小时候就死了,他叔叔对他很照顾,他叔叔是王振国。”
高栋顿时收敛了一下眉头,王振国他当然知道,九十年代是市委书记,关系极其硬,当时反腐败,市委班子连倒两届,系统内外都以为王振国会跌进去,谁知他毫发无损,还升官调到了直辖市大津市任常委,现在更是大津市的市长,政治局委员。
关于他背景的传言很多,有说他是得到某位九十年代大领导的保举;民间龌龊点的传言是他进国家党校读书时,同学是胡书记,他给胡书记打过洗脚水。这个传言当然不可信,不过高栋做官这么久,自然知道,总之,王振国背景很硬。
当地官员也都知道这点,王振国出生在白象县一个曾经很穷的乡,后来发迹后,这个乡就成了当地的重点开发区。一条左右六车道大马路直通乡里,不过那条当地的豪华公路在过了王振国老家的几百米后就戛然而止。
高栋摸了下额头,显然,王红民这位王振国的亲侄子出了事,给这案子多添了几分麻烦。
他故作镇定地笑了笑,道:“难怪,白象是个大县,没背景没关系三十岁前当个单位一把手不太可能。对了,他不到三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