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西游》第51章


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宁采臣说的随性,老石却是若有所思,朝他那大哥道:“莫非?”那人一直懒洋洋的靠在树上,也不动弹,见他兄弟问话,只一笑,更不答话。
暮春的阳光稀疏洒落,于那林间空地,宁采臣和抚琴的老石隔琴而坐,一个问那大唐旧事,一个说些来时风光,无有谈禅之心,也无向道之念,只把俗事闲说。这老石也是个极风趣的人物,浑不似他那面目般严肃,不是说些此乡俚语,也是逗人发笑。
话说半晌,宁采臣也渐将那智明的嘱咐忘到脑后,随口问道:“老石,这几近可有一城唤作‘白凤’?”
此话一出,宁采臣便见那老石面色一窒,背后一股劲风袭来,也不知是何缘故,天雷劲随心而动,于右手五指间闪耀,往后一拂,便与来人接个正着。
只觉拳重如山,宁采臣脸上微微一红,险些就要吃亏,心下却是郁闷:若非这老石老老实实地坐在他的对面,他也不至于硬接这一招,仓促间不免力有不继。
来人却是个得势不饶人的,一招占了便宜,一招重似一招往宁采臣攻了过来。
宁采臣也不知道初临贵地,怎么就遇了这么一猛人,拳拳有如山重。宁采臣袍袖一拂,只将那老石连人带琴甩在一边,这才有暇转过身来。宁采臣这一瞧差点被气笑了,自己为了护住那老石差点便要吃亏,这如狼似虎一样冲过来却是他的兄长!
也不知这人发的什么疯,只是满脸杀气,毫不掩饰,适才于那阳光中闭目听琴的散淡丝毫也无。
宁采臣虽觉恼怒,但也不惧,只将离火劲与那天雷劲双掌间一合,盈盈间,自有一股威势。老石那兄长也无兵器在手,硬以肉身接这一招,只见宁采臣双掌落处,青烟一起,一阵焦灼之味飘起。
宁采臣只道自己孤身入了狼窝,也不贪功冒进,只瞧那老石又冲了过来,拉住他那兄长,道:“不知者不罪,宁兄弟踏远而至,不知你的忌讳,略略告知也就罢了。他一书生,如何能与你相争?”这话听得宁采臣有点混乱了,也不知这老石的用意。
说话间,就见他那兄长恨恨望了宁采臣一眼,也不说话,就望天上一跳,踏云而飞。宁采臣知道这事没完,这人修为或许比自己高不了多少,不过这人闲坐一侧,自己并未能察知他的修为,已是落了下风。
两人交手不过片刻,已将那一片松林砸得七倒八歪,更是响声震天,智明听了声响赶紧跑了过来,就见老石那兄长踏云而去。智明正迷糊间,老石略略叮嘱了几句,也往外面奔去。
瞧这一地的破败,又想起刚才的幽静,智明和尚瞧那混若无事的宁采臣,面上一青一白,额上青筋突突。智明却又只敢苦了一张脸,撞了个叫天屈,混没个出家人的样子,叫道:“你这远来的书生,何苦如此心急?我千叮万嘱,让你万万莫说这‘白凤’二字,你怎生些些儿时辰也忍不得?”瞧那神情,便似宁采臣将这宝林寺要砸了一般。
宁采臣略一调息,压下胸中烦闷之意,问道:“这白凤城,怎么还成了忌讳?”今日这事,说来也怪,初见时,那两人闲淡之意定非伪装,只一提“白凤”,老石那靠树装文青的兄长便如着了魔一般往他攻了过来,宁采臣很肯定这人至少在那一刻对他动了杀心。
“你这书生……”智明和尚很无力地看着宁采臣,指着他的食指颤了几颤,总算还记得老石临走前的吩咐,强将那股骂人的想法咽了下去,问道,“你可知这二人是什么身份?”
宁采臣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知道,和尚你继续就好。
“那兄长是成道的全真,年前此处赤地千里,草子不生,民皆饥死,若不是这道爷慈悲,登坛祈雨,哪还有这繁荣之景……”那和尚越说越是激动,宁采臣也是听的奇怪,这事怎么说的有点耳熟啊,智明又说道,“这道爷百般的慈悲,单就听不得白凤二字,我家大王也顺了民意,改了国号……”
越听越是熟悉了,宁采臣很想问他这里是不是乌鸡国了,果然智明和尚很自觉地继续说道:“你要找的白凤城,就是我这乌鸡国的都城,如今也唤作乌鸡城。你如何这一点时间也等不得,偏生拿话恶了国师大人。”说着也是一叹,这和尚倒也不全是责备,“莫说你来这乌鸡国要做何事,不得这两人首肯,便是寸步难行。”
智明和尚却是个自说自话的,今日又受了刺激,那话也停不住了,只将往事徐徐道来。倒也和宁采臣所知差相仿佛,这白凤城大旱三年,颗粒无收,饿死民众无数,幸得年前那青狮精托化道人求来雨水,才复了这一方繁荣。只是这道人有个怪癖,听不得“白凤”二字,这国君也是大慈,赞叹这道人救国之举,竟将国号也依他改了。
自此世间多了个乌鸡国,少了那白凤城。说来也巧,这国君姓石,那道人姓师,倒也结了异姓兄弟,时以国师相称,时以兄弟互道。
虽多生了事端,但也算是明了方向,只是这明明白凤城近在咫尺,却在这宝林寺生了岔子。今日莫名其妙得罪的两位却是这乌鸡国头号二号老大,宁采臣也着实没想明白,好生生的国王出巡,不见銮驾也就罢了,如何连个随从也无,难怪日后被那青狮精害了也没人知晓。
想了一通,也没个头绪,宁采臣也不再去想这旁的,只将雷云架起,往那乌鸡国都城而去,只是那青狮精日间真个生了杀念,宁采臣心头也多了些谨慎。
四。红尘多扰
宁采臣站那云上一望,西行不过三四十里,便是一座大城,也不知刚才自己怎么就往那宝林寺而去。就在那城外,宁采臣只随了行人,一路往那都城而去。
许是那连年枯旱,这乌鸡国中民众多是劫后余生,青狮精虽然对他那皇帝兄弟不怎么地道,但风调雨顺还可随意为之。此时,宁采臣所见,当是人人喜笑开颜。便是入那都城,也未曾检什么身份文书。
巍巍一座高城,排了两队兵丁,宁采臣本以为那青狮精入了城,想要给自己使绊子。谁知道那兵丁站岗认真,却不巡逻,见了老弱入城便还扶上一把,有那小贩初至还给指指路途,就无一个凶神恶煞拦了喝问的。
宁采臣瞧了一会儿,也找了一人,问道:“劳烦问一句,这城中何处琴音最妙?”
宁采臣问的是个年轻小兵,盔甲擦得铮亮,军姿站得笔挺,听了宁采臣的问题,先是一愣,后是一惊,将那长枪靠了肩膀放稳,抱拳道:“这位兄台,果然兴致独特,这光天化日,就要寻花问柳,实在是我辈楷模,佩服佩服。”宁采臣看着那位小哥一副“我懂你”的表情,面色一囧,哥们今天来办正事的,别这么邪恶行不?
宁采臣朝他抱抱拳,一副“您老眼光犀利,小弟佩服”的表情,让那小兵很是受用。
小兵清咳一声,左右瞄了瞄没人注意到他二人,压低声音道:“顺着归胜路走到尽头,再往右手边瞧,就能看到醉云轩,咱国中数一数二的场子,记得,说是咱东子哥介绍的,没人敢糊弄你。”说着拍了拍宁采臣的肩膀,很是羡慕。
宁采臣也不理那“东子哥”是谁,谢过那兵丁,便顺着小兵指的归胜路走去。归胜路,估计也是图个吉利,取“得胜归来”之意,修得极是宽敞。一路行来,能见那小贩吆喝,也能见酒楼飘香,也见得严父教子,亦有那醉倚斜楼……
一十四年来,宁采臣可算是初次见了这许多人,见了这纷纷繁繁的喧闹,一时竟有些不适,只往那醉云轩而去。
那兵丁说的不假,醉云轩果是一座好楼,画栋门迎八方客,雕栏曾见百样人。虽如此,那迎门的龟公,见了这午时才过就往轩中闯的宁采臣还是微微惊讶,迎到:“这位公子,姑娘们还在歇息,这光景可没耍子。”
宁采臣掂了掂手中的银子,笑道:“这下可有了?”五庄观也不曾缺了这金银之物,只是宁采臣头一件事就是拿这五庄观的银子进这地头,也不知镇元子知了会是如何一副表情。
那龟公面上还是谄笑,语气却是坚定,望着宁采臣道:“这银子自是好的,小的也眼馋,只是年间管事的吩咐过,姑娘们没起来,小的也生不出花儿来,能解公子的闷儿啊。”
宁采臣只一笑,将那银子丢了过去,跨步便进了醉云轩的大门。
那龟公伸手要拦,却只觉眼前一花,哪还拦得住,只跟在后面叫道:“这位大爷,你别为难小的,这事小的真个做不得主啊。”
“问你几句话便罢,答得好,还有赏。”宁采臣看了那龟公一眼,“姑娘们既不方便,宁某自不会相强。”宁采臣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