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第19章


'10'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11'《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第三章
'1'东征将士的回忆,见《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3'比如姜太公的齐国,就长期有两个姬姓的“上卿”,一个叫“国子”,一个叫“高子”,号称“二守”。
'4'实际上,国原本叫邦,比如“邦交”,比如“邦有道”或“邦无道”。后来,由于避汉高祖的讳,许多文献中的“邦”都改成了“国”。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没错。
'5'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可能要到西周中后期才成熟。
'6'王社、国社、侯社,见《礼记·祭法》。
第四章
'1'妾为女奴,见《古文字诂林》第三册第152页;女奴通称为妾,见《左传·僖公十七年》。
'2'季孙氏的这个家臣叫南蒯,事见《左传·昭公十二年》。
'3'“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何非君臣”,见《左传·昭公七年》。
'4'周天下破产的过程和结果,是中华史第五卷要讲的事。
第五章
'1'事见《左传·昭公十四年》。
'2'详见拙著《闲话中国人》。
'3'关于这一点,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4'父母的年纪,必须挂在心上,还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见《论语·里仁》。
'5'君臣“和敬”,宗族“和顺”,父子“和亲”,见《礼记·乐记》。
'6'乡饮酒礼在清道光二十三年因经费原因被废。
'7'溱,读如真。溱水源出河南密县。洧,读如委。洧水即河南双洎河。洎读如既。《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第六章
'1'自称“天下之王”的古亚述国王叫沙姆希·阿达德。
'2'请参看张建、袁园《巴比伦文明》,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3'关于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两只翅膀,请参看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
'4'德尔图良(Tertullian)的话,见卡西尔《人论》。
'5'帝舜和后夔的对话,见《尚书·舜典》。
'6'“天命无常”原作“天命靡常”,见《诗·大雅·文王》;“不易为王”原作“不易维王”,见《诗·大雅·大明》。
后记
'1'该书原名《走出美学的迷惘》,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后更名为《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邓晓芒。
'2'请参看拙撰《论中国文化的精神》,收入《中华文化研究》一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王国维称,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制度论》);杨向奎称,没有周公,就没有礼乐文明和儒家思想,中华文明就会是另一种精神状态(《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陈来称,今天所谓“中国文化”,其基因和特点有许多都是在西周开始形成的,西周文化和周公思想形塑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古代宗教与伦理》);启良称,周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先祖”(《中国文明史》)。
'4'周人重德,文献中屡见不鲜,如《尚书》之《泰誓》、《康诰》、《酒诰》、《召诰》、《多士》、《君姡А贰ⅰ读⒄罚捣背鱿帧暗隆弊郑妒泛汀蹲蟠芬灿欣嗨乒勰睢?br />
'5'见《尚书·盘庚》。
'6'明清时期的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272万平方米。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72万平方米。天坛占地面积大约为紫禁城的四倍。但紫禁城的建筑物比天坛多几十倍。文献记载中,长安天坛也是皇宫的四倍。
'7'1949年10月2日,胡风在《人民日报》发表长诗,题目就叫《时间开始了》。至于中华文明真正开始的时间,当在西周。之前,应看作序曲。
周,是我们民族的青春期,既天真烂漫,也少年老成。
那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英武自重的战士,忠于职守的人臣,
不卑不亢的使节,顺从民意的鬼神,无不表现出千古流芳的中华精神。
【由。。【】整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