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河山终归吾》第145章


“还有啊,半道上宇文老哥曾派兵护送了我们一段路,他现在很是不爽,因为与之对阵的联军,一直都是发起一些试探性的进攻,而不敢正面交锋。”颜笑珊说道,“具体的战报,应该这两天就会送到大营了。”
这个战局在祥云的意料之中,正面战场打得顺利,迂回到自己后方的联军定然会全力进攻,而联军主力没有占得丝毫便宜,那么联军的迂回部队岂能自己往火枪上撞呢?说到底,保存实力,见了兔子再撒鹰,是每一个将领的第一私心。
但是,侧后毕竟摆着的是几个师团,如果他们全力一击,靖军的后方就危险了,因此,宇文老哥必须继续盯在那里,一旦放松警惕,逐日城可能都很难保全。
“但是大哥哥,现在有一件事情,良才哥说一定要让您知道!”颜笑珊说道,“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是王安丞爷爷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担忧。”
祥云看着颜笑珊担忧的样子,深知老爷子和匡良才都担忧的事情,肯定是大事,但现在能有什么危机呢?兵力部署?联军的科技水平?还是靖国快要有天灾了呢?
“经济!”祥云突然领悟到了一个十分浅显的真理,打仗就是烧钱,“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昔日刀耕火种、靠天吃饭,几户人家吃饱全村不饿;现如今很多大型矿山、车间、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经济结构肯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需要两百年才能逐渐转型的社会模式,在短短几个月间转变,任凭谁都不好把控的。”
经济上一旦出了问题,整个靖国纵使暂时能够在军事上取得一些胜利,但是想要持久,绝非易事。
拼国力,靖国绝非整个中土的对手,唯有速胜,才能结束这场战争了。但是,现在的祥云,该如何才能摆脱这场未来的危机呢?
第一百五十二章 未来走向
事情的发展,并不算太糟,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各国大量物资、给养、人力和财力,幸亏在靖国的主导下,孟州、北齐等友邦都启动了战时经济管理制度,而盟军一方的支撑能力,也远远超出祥云的想象。
所谓战时经济管理,说白了就是尽量少花钱、多办事。
在战争中,同盟国依法实施经济统制,集全国之力以支持战争,成为确保战争军需,夯实战争基础的基本保障。靖国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紧急经济法律制度,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而又灵活方便的国家统制经济体制。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战时经济统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二是战时经济统制的领域性专门法律;三是临时性、执行性的战时经济统制的条令、条例和制度等规定。以上各类立法的相互协调、完整配套,全面而有效的调动了各参战国财力和物力支援战争。同时又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了战争期间经济统制能够持续、稳定、有效的推进。这个相对健全、统一、高效的战时经济法律制度,为动员准备与实施提供了基本依据和保证,使战时政府能组织实施高效的经济动员和保障,支撑经年累月的战争;最终夺取战争的胜利。
但是,战争是消耗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快捷方法,任凭你有再高明的的经济管理体制,可人口和物资的消耗是一时半会儿补充不起来的。通常情况下,战争一旦超过三年,老百姓的粮草首先就跟不上了,乡亲们大多是及一顿饱一顿;战争超过五年,全军都得断顿断炊,闲时喝稀、忙时吃干;七年之后,铜铁、木材、石材等各种生产类资源都将枯竭,不是没有资源可供开采,而是生产建设人口大量下降,满山的资源无人开采;战争如果超过十年,连端得动枪的成年男人都不够用了。
这还只是冷兵器时代的速度,一旦武器升级,比如到了核子战时期,交战双方一个月的消耗量,就把国库掏的差不多了。
战争的发展轨迹,远远超出军事统帅们的意志,进入了谁都不愿意卷入的胶着状态。逐日城东边五路总口是主战场,在这里,双方集中了近百万大军,都硬扛在阡陌纵横如蛛网般的战壕之中,每推进一百米,就是几个营的损失。
双方都发现,只要趴在战壕中,用重型武器压制着对方的支援,同时用单兵武器压制着对方的步兵,就能有效的控制战场上的敌我态势。
靖军的击发枪装备全军,并在第一次上阵时大展神威,使用火绳枪的联军发动集团冲锋时,被密集的子弹整排整列的射杀着,一个小时就阵亡了七千多人。
时隔不久,联军的火神之瞳装备了部队,那是利用击发子弹时所产生的后座力自动上膛的一种连发枪,射速为每分钟六百发,有效射程一千米。
靖军第一次面对火神之瞳时,也被深深震撼了,昨天还拿着火绳枪对顶的联军,今日突然就拥有了速射武器,将一排排靖军像扫地一样清扫着,可谓是一步登天。
从这以后,集团冲锋和骑兵部队就再也看不到了,战争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少年营的弟兄们苦笑,曾经为了区区三百匹烈日追风驹,而远赴燕国冒险,如今都已经成了无奈的回忆。
科技升级速度是惊人的,你有火神之瞳,我也搞。张闻海和赵升半夜摸到了联军阵地,拆解了一台回来,随即送往后方进行仿制。结果,零件还没有送到科研基地,基地里最新款的便携式火神之瞳就已经出厂了。
靖军的火神之瞳,名曰机枪,弹箱容量一百发,射速与火神之瞳一样,但是标准射程只有八百米,略短一些,好在机枪是单兵武器,不像火神之瞳那样至少需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因此在机动性方面远胜于联军。
而战壕这个领域,祥云一点也不担心,建造于地下坑道上方的战壕,南北长二十公里,纵深近十公里,后方紧贴着就是五路总口大营,因此能攻能守,进退迅捷。
联军也挖了战壕,规模是靖军的三倍以上,但是质量和智慧却差了不少,并且只重视进攻,不在意防守。本来嘛,按照靖军的实力,也不敢轻易发动进攻。
逐日城东北、东南两个方向,为了抵御联军的迂回部队,靖军分兵抵御,并不主动出击,联军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只是保持着高压态势,唬唬人而已,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对峙状态,称之为第二和第三战场。靖军分别以五万人和七万人,牵制住联军三十几万人马,为五路总口战场分担了一部分压力。同样的,双方也是深挖战壕,构筑碉堡,谁也不能轻易动上一寸。
手枪、手雷、地雷、毒气弹、防毒面具、发报机、迫击炮等近百种先进武器,被不断研发出来,并迅速投入战场,其更新之快如同百米冲刺,交战的双方谁都不敢落后一丝一毫,一旦在某一领域内被对方甩在身后的话,那么整个战场的平衡态势可能瞬间就会被打破了。
原始版的坦克、装甲车、甚至简易版的飞行器也投入了战场,只是这些重武器的性能还很落后,一时半会儿形成不了太强的战斗力。
靖军首先将坦克送上了前线,那一天靖军全线反击,将前沿阵地推进了三公里,换做平时这是一个月也很难取得的战果。可就在第二天,联军就学会了使用反坦克地雷和燃烧瓶,速度奇慢的坦克立刻就成了联军小兵杆子们争相立功的头号目标,作战效果大打折扣。
联军最先使用了滑翔机,速度慢并飞不高,离地顶多三百米,速度和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骑兵差不多,因此只能用于战场侦察。靖国不甘落后,一周后也将自己的飞机推上了战场,并且加装机关枪和手雷,可以进行一些战术干扰。
双方曾进行过几次像样的空战,都在不断学习和完善各种空战指令和作战规则。第一次,双方共出动三百余架飞机,战损比为九十比一百三,靖军小胜。第二次,颜笑姗骑着小火龙上了战场,在速度和高度占优的前提下,成为了靖国空军的预警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战后统计,靖军损失五十架,联军损失了两百六十架。
后来祥云怒吼:“姗妹你就嘚瑟吧,等到战斗机速度超越音速的时候,看你的宠物龙还能摇摆到什么时候。”
第一批空战英豪诞生,首席便是应天磊,他也成了最早的指挥官,率领这些个王牌飞行员在今后的岁月中,不断成长,成为了靖军空天部队的中流砥柱。
在海洋上,木制的战船被加装了机枪和火炮,联军曾试图派遣一支远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