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农民》第389章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
对于类地环境系统这方面的技术,周禹一早就打算会逐渐开放。
对他来说,这并不算核心技术,而且要跨入星际时代,对这个技术需求很迫切。原本打算等到各国或者民间团体在宇宙飞船方面有了进展,即将成型的时候再开放,不过现下一听普朗等人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地球上也存在恶劣环境,倒还真有需求。
于是想了想,便点头道:“可以,跟之前一样,我只取一成授权费。”
“好!”
众人心中大喜。
周禹笑了笑,却道:“类地环境系统在将来的星际时代运用广泛,任何一艘宇宙飞船,都有需求。但我仍然给诸位一个忠告。在我看来,类地环境系统,只是一个过渡。即便我的木星基地,也是这样。改造星球大环境,才是最终目的,类地环境系统,终归只是过渡阶段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天然与地球环境等同的星球,在很大范围内都不存在。环境,永远这、是人类探索星空最大的掣肘。而类地环境技术,只能小范围应用,这是这种技术的局限。我们要全面开外星,尤其是移民,类地环境技术,就无法满足需求,我想,地球已经装不下更多的人类了,移民势在必行。而且人类要占领更多的宇宙空间,对人口有相当大的需求,几十亿,太少。所以,最终的目标,是从本质着手,改造星球环境,使之趋于地球环境,来达到适应人类生存的目的。”
“所以诸位不要把这套技术看的太重,你们应该更多的去研究如何改造其他星球环境的技术。早些准备吧。”
。。。
实际上周禹说的这些话,在座的人不是不懂,但要改造星球环境,何其艰难?不要说外星,就是地球本身的环境,就是个大问题,都无能为力呢。
可周禹只说了这些,就消失不见,下线去了。他们有很多话都憋住,没说出口。
真正改造星球环境的技术,周禹现在绝对不会放出去。
那是核心技术,是根本所在。
而且就算放出去,他们也运用不了。连宇宙飞船都无法,就算有星球环境改造仪,那又怎样?
都是空的。
周禹现在现,他似乎成了整个地球的保姆。
稍稍有点动静,所有人都找上门来,烦不胜烦。
不过好在,现在他在地球的布局,都几乎已经完成了。木星基地,也完工了。这次去木星,第一个是带星球环境改造仪过去,第二个,则是做一个体验。
下次再去,也许就是永久性的搬家。到那时候,应该就没人来烦他了吧?
至于搬家到外星会不会不习惯,这个问题,周禹早有考虑——不是他一家人搬,他打算将整个农场全都搬过去!
下线之后,周禹想到这些,不由摇头失笑。
曾几何时,他只是一个农民,而现在,却似乎成了整个地球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其中变化,真真是造化弄人。
所以说这人呐,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呀。
要是周禹的生活一早就安安稳稳,哪儿会有现在?
就算有,也不会变化如此迅。
都是被逼的。
现如今,改造星球环境的技术也研究出来了,接下来,周禹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星际间的通讯技术。
回顾当初,就是因为通讯方面的缘故,才引动了随后的诸多大事。精神世界,由此而起,宇宙飞船等项目,也是以此为引子,才诞生的。
到最后,问题竟又回归到了最初。
还是通讯问题。
星球内的通讯,说实话,已经没有继续深入钻研的必要。但星际间的通讯,却仍然是一片空白。
研究人类的历史,可以看见,人类的展,与通信技术息息相关。
譬如古代大夏,实际上不少的朝代,都有能力继续开疆拓土。但为什么没有?通讯技术,就是一大障碍。
古代王朝,边疆生了事,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才会被中央朝廷查知。等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所以,只需要守住老祖宗传下来的地盘就够来,开疆拓土没有了必要。打下再多的疆土,控制不住,又有什么用呢?徒费人力,劳民伤财。
而现在地球要进入星际时代,对星际间的通讯,就有了迫切的需求。或者说,周禹对此有迫切的需求。
就地球本身而言,还没到那个时候。
星际时代,疆土这个概念,就模糊化了。就像许多小说里写的那样,也许个人、家族之类的,就能占据一个星球。
宇宙太广袤了。
如果星际间的通讯技术达不到要求,就跟古代王朝没有什么差别。一旦有什么事情生,也不知道多久才能传回地球本土,失效太差。
而周禹打算搬迁到木星去居住,却也不代表他放弃了地球。
所以,与地球间的,仍然要紧密。
因之星际间通讯技术,就迫在眉睫。
不过星际间通讯技术并非毫无头绪。当初周禹在研究有别于地球原本的通讯体系的时候,就立下了两个项目,最终选择的,是生命精神力场通讯这个项目。
而另一个,星球磁场通讯技术,便搁置了下来。
如今,正好可以重启这个项目。
周禹用盘古一号推演过,星际间的通讯方式,以星球磁场通讯技术最为方便和实用。处于宇宙环境中的所有星球,都有自己的星球磁场。而星球磁场,几乎是星球在星空中定位的主要因素。
其外在的一个表现,就是引力。
比如太阳系,各个星球的分部,其运动轨迹,都是由此来决定的。
因此,星球磁场,在宇宙环境中,非常的稳定。除非生天然的宇宙灾害,比如星球爆炸、恒星熄灭等灾害,否则星球磁场绝对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正是利用这种特性,才能最安全和便捷的达到通讯的目的。
星球的磁场,有内外之分。内部磁场就不用说了,外部磁场,便体现在星球间的牵引,也就是引力。
星际间通讯技术,就需要依赖这种外部磁场为载体。
周禹打算先浅层次的研究出一套适用于海王星、木星、金星、水星以及地球,这五颗星球之间的星球磁场通讯设备,先完成初步星际通讯络的搭建。
至于更深层次的,以后再慢慢完善。
毕竟,不同的星球,因为其组成物质的差别、质量、体积的不同,导致其本身的星球磁场的频率,各有不同。每个星球都不同。
所以,初期只能先研究特定的某个或某几个目标星球的磁场频率,来完成初步构造星球磁场通讯络。这个络,初期肯定十分简陋,只能在特定的几个星球之间,完成讯息的交流。
而要扩大和完善这个通讯络,则有两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一步到位——透析星球磁场的本质,从本质着手,高屋建瓴,忽视所有星球磁场频率的不同,直接完成星际通讯络的构建。
第二个,便是笨办法。人类的足迹到了那个星球,就研究这个星球的星球磁场频率,将之与之前的通讯络勾连起来。
第一个太难,要完全解析星球磁场的本质,这无异于小说中的证道成圣。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如果能解析通透,完全理解,仅凭这一种技术,就能将明程度拔升到骇人听闻的程度。
第二个则简单许多,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
二百九十二章 飞船返航
要透析宇宙的基本规则,一个字,难。
即便有盘古一号。
因此,第一个方法,暂时搁置。
只能选择第二个办法,笨办法,按部就班,一个星球一个星球的研究。
研究的多了,相关的知识底蕴累积起来了,才是着手透析宇宙基本规则的时候。
不过这个研究项目暂时周禹还不会启动,其一,还有十天半个月就要去木星,时间上不太允许。其二,到了木星,在木星的环境中,再启动研究这个项目,事半功倍。
。。。
随着三日报名时间的截止,第四天,五十个星际旅行名额,在万众期待中,新鲜出炉。他们之中,有教师,有学生,有工人。。。,包含了十五到三十这个年龄段的几乎所有职业的从业者。
九成九九九的人,都会失望。被选上的那五十人,则各个欣喜若狂。
一时间,这五十人仿佛成了绝世大明星,各种寻根究底,不一天时间,就被挖出了所有根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