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玫模?5%;选址有严重问题,生产科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有的至今产品方向不明,没有发展前途的,占7%。由此可见,三线建设从经济效益上来讲,基本上是发挥了作用的。
有严重问题的小部分三线企业,包括三种情况:1、企业所在地自然灾害频发、生活条件恶劣,危及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2、选址过于分散,或是远离原料产地,不适合行业特点3、因国家改变战略或资金困难,长期停建缓建,靠国家补贴度日。
1984年,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开始,对有问题的企业分别关、停、并、转、迁。原则是:向原料产地、产品市场、有利于发挥本身技术优势和加工协作的地区、有利于技术和市场信息交流的大中城市搬迁。解决“脱险搬迁”问题的三线企业有201个,于2005年底全部完成调整搬迁。
也有人要问,如果当时不把大批企业建设在西部山区,是不是能免除后来的调整改造,效益会更好?这样看,三线建设还是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上看,在无法判断战争是否会爆发的情况下,只能立足于最坏的结果来考虑。这是为国家安全必须付出的代价。
三线建设究竟有何价值?
如果从改变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看,三线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面对的是旧中国留下的沿海和内地极不平衡的经济布局。据1952年统计,沿海七省三市的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73%。重工业中钢铁工业80%以上的生产能力在沿海地区,而资源丰富的西北、西南、中南地区几乎没有什么钢铁工业。轻工业中纺织工业80%的纱锭和90%的布机分布在沿海,内地广大产棉区的纺织工业却很少。其他工业的分布情况也大多如此。到1963年,西部七省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例甚至低于1949年。这种情况,通过三线建设得到了初步改变。
首先,在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新增了一大批科技力量,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西部地区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使三线地区的铁路占全国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贵州六盘水煤炭还可以支援外省,初步改变了江南无煤炭调出省的状况。三线地区共建成钢铁企业984个,工业总产值比1964年增长4。5倍。三线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980年比1964年增长了4倍。
其次,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初步繁荣。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和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内迁,给西部荒芜的落后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荒山僻野中拔地而起,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过去都是山沟野岭,现在成为世界著名的钢城、煤都、汽车城、镍都。几十个古老的历史县乡城镇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如四川的绵阳、德阳、自贡、乐山、泸州、广元,贵州的遵义、都匀、凯里、安顺,云南的曲靖,陕西的宝鸡、汉中、铜川,甘肃的天水,河南的平顶山、南阳,湖北的襄樊、宜昌,山西的侯马,青海的格尔木等等。
可以说,如果没有三线建设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那么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要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战略,将会遇到原材料、动力供应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三线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物质条件。以四川为例:三线建设以前,四川工业较发达地区主要限于重庆、成都两个城市周边。而川西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综合利用价值极高。金沙江、鸦砻江的水力发电资源也是我国最丰富的。川西平原、西昌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很好,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缺少工业基础,川西经济得不到发展,远远落后于川东地区。
毛泽东决定把三线建设重点放在四川后,1965年邓小平视察川西地区,确定了“两点一线”的西南三线建设布局。即以攀枝花为中心,通过成昆铁路线,向重庆和六盘水两点做钟摆式辐射。这个“两点一线”的布局现在发挥了巨大作用。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县、市。如今铁路支线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和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新型工业城市。攀枝花集团主产高铁钢轨、无缝钢管、特殊钢、钒钛钢铁的企业,延伸到凉山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 “两点一线”带动了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相当于跨越了50年。
如果把评价三线建设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思路就会更加开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的出口产品基地。2004年,中国GDP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67%。中国经济必须开创新的市场和对外通道。三线建设时兴建的内(江)昆(明)铁路,到21世纪初全面通车,成为连接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国际通道。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三线建设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大批高速公路和机场,向西打开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路。形成西北部由新疆、内蒙古至俄罗斯、中亚五国、蒙古,西部由新疆、西藏至巴基斯坦,西南部由云南、广西至东南亚国家的国际通道后,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东部海域冲突。
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对被长期诟病的三线选址方针“靠山,分散,隐蔽”,还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个方针本是针对核工业提出的,但在三线建设中片面强调战备的影响下,被当作企业普遍选址的要求,造成了很大浪费。如重庆涪陵的816工程,是历时五年挖成的世界第一大人工山洞。由于潮湿和没有采光,80年代被废弃,2010年开放为旅游基地。
进入21世纪后,西部的交通和抗御灾害条件有了很大变化,“靠山、分散”等不利因素基本得到改变。如重庆南川山区,渝湘高速公路穿过其中,沿线公路四通八达。过去到重庆需要一天以上时间,现在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在被废弃的三线企业遗址旁边,崛起了现代企业重庆铝业集团。高速公路开凿了众多隧道,则是现代版“进洞”的一个体现,有节省交通时间、不占耕地和保护地表等优点。因此,时隔50年后,对“靠山、分散、进洞”口号,也有必要重新考量。如四川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平原和可耕地十分稀缺。“靠山”,尽可能不占用平地,不能不成为今后发展工业的一个必然要求。由于大城市人口密集,工业污染比较严重,不宜再建设集中的工业城市,“分散”也是今后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进洞”在未来解决了潮湿和采光、通风问题后,如地下铁道、地下商城一样,“洞中工厂”也会有发展的前景。总之,评价三线建设的价值,我们一是要立足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思考,二是要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三线建设的启动和调整改造
作者:于锡涛 字数:4592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工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和对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线建设”。
毛泽东: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
三线建设的决策,是1964年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我国存在着外敌入侵的严重威胁。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做出了“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设三线,防备外敌入侵”的战略决策。要求:一线要搬家,三线、二线要加强,以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在对战争的准备上,迟打还是早打,我们准备它早打;小打还是大打,我们准备它大打;打不打核战争,我们准备它打核战争;敌?
小说推荐
-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
-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
- 最新章:第28章
- 李国文历史散文合集 作者:李国文
- 李国文 我们知道《永乐大典》1408年成书,全书22877卷,装订成11095册,由两千多名写手抄成,合计3.7亿个汉字,是清代《四库全书》问世前的一部史无前例的类书,也是体现国力的宏大浩瀚的文化壮举。可惜,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大部分被焚毁,未烧掉的也被劫掠一空。现在,存世约800余册,散在世界各
- 最新章:第56章
- 意林2014年第9期
- 勇于“不敢”作者:乔兆军 来源《意林》杂志《明史杂俎》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人各抒己见,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朱元璋听后,龙颜大悦,连声叫好“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天
- 最新章:第23章
- 最推理2014年第3期
- 卷首 每一个拖稿的作者,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而每一个编辑,上辈子都是红烧鸡翅的大厨 作者A的QQ签名是:明天交稿—当然这个明天永远不会到来 作者B喜欢隔三差五地问“缺稿子吗”问完,挥一挥手,毫无留恋地马上隐身 作者C的最新微博是:嗷嗷男神好帅!等我催文时,她回答道:男神太帅了,帅得大脑当机,完全写
- 最新章:第67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第9期
- 早安励志 晚安温情作者:新周刊 字数:1363 早安,各位 在每一天清晨 记得早起,努力追逐第一缕阳光,他们教你可以勇敢。即便有教条和枷锁,即便有压力和愤懑,但也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教你勇敢 记得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
- 最新章:第31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瞬间作者:李汉荣 字数:893 瞬间是多久?眨眼的那会儿,就是瞬间。写下“瞬间”这两个字,就过去了多少瞬间 风吹过去,一会儿,也是眨眼的工夫,就摇落了多少花,墓地的草色更绿了,放眼望去,死的、寂静的高处,竟是生的、绿意喧嚷的高处“当,钟声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我身体内有许多石头掉下去,一直掉下去,掉
- 最新章:第31章
- 历史散文集之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
- 1、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2、寂寂江山摇落处(上)3、寂寂江山摇落处(中)4、寂江山摇落处(下)5、历史中国6、潘岳河阳一县花7“道”与“心”8、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9、一生事业论定难,也肯冲冠为红颜10、最成功最无情的篡弑者11、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12、锦绣蓉城藏帝家,只是凋零似落花
- 最新章:第85章
- 历史名人上我身 作者:知临(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1.27正文完结)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历史名人上我身》作者:知临(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1.27完结)晋江VIP2014.01.27完结双处,女王与爱犬,此为爽文无虐点,新文求撒花求支持求报道。武则
- 最新章:第14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