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球坛》第115章


所谓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女真人对大辽的憎恶本来就达到临界点了,辽人却不自知。辽帝行猎到春州,在这里举行了头鱼宴,请女真人酋长们喝酒。几杯酒下肚,辽帝有了几分醉意,叫在座的酋长们给他跳舞助兴。
那些酋长们都是女真人,无不对辽心怀痛恨,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敢违抗命令,就陆续离开座位,跳起民族舞蹈。
在一片热闹喧嚣的氛围中,唯独一个年轻人没有起身和大家一同载歌载舞。他神情冷漠,一动不动。辽帝认出他是女真部落联盟大酋长乌雅束的弟弟完颜阿骨打。
见阿骨打居然敢当着众人的面违背自己的意愿,辽帝很不开心,一再催促他起身跳舞。其他酋长怕他得罪辽帝,也从旁劝他。可是不管好说歹说,阿骨打只是“辞以不能”,拿定主意不跳,让辽帝很是下不了台。
散席之后,辽帝跟大臣萧奉先说:“阿骨打这小子这样跋扈,实在让人没法容忍。不如趁早杀了他,免生后患。”萧奉先是辽帝元妃萧氏的兄长。此人外宽内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偏偏受到了辽帝的赏识。他认为阿骨打没有大过失,杀了他会引起其他酋长的不满,就说:“他是个粗人,不懂得礼节,不值得跟他计较。就算他有什么野心,小小一个部落,也成不了气候。”辽帝觉得萧奉先说得有理,也就把这件事搁在了一遍。
阿骨打当然不是不会跳舞,他是个性格刚强的人。多年来对辽国贵族欺负女真人民,他一直充满了怨恨与仇视。现在,自己得罪了辽帝,自然要防备辽国的报复,眼看着辽国如此腐败,阿骨打认为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所以从头鱼宴归来之后,他开始厉兵秣马,着手加强军事力量,做起了最后的准备。
一年之前阿骨打建国称帝,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定都上京。
辽国的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稳定,牢不可破,而完颜阿骨打以“金”为国号,改元“收国”,无疑是想取“以金克铁”之意,立誓消灭大辽。
金国的铁骑不过万余,大辽的骑兵却以百万计数,哪知双方一开战,金国竟然势如破竹,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占领了大辽半壁江山,本身的骑兵亦是越来越多。
宋辽相争百余载,如今看到大辽被金国打得如此凄惨,大宋朝廷上下都是幸灾乐祸的心情。大辽来求救大宋不予理睬,金国来结盟,大宋也是表面上同意,却不发兵,就是想坐山观虎斗,最好双方两败俱伤。
本来大金占下辽国半壁江山后,赵佶等人以为这就是金国的极限了,毕竟女真人人数比辽国和大宋少了太多,而且保持这样的局势对大宋也最为有利,三个国家鼎足而立,但是大辽大金比大宋无论人口版图都要小很多,这样重文轻武的大宋才是最为安全的。
谁承想,不知道是大辽国的军队太饭桶了,还是大金的军队太强了,三个月的时间,辽国竟然完全被金国给吃了下来,而且现在金国竟然想染指大宋,大批军队已经集合在黄河北岸,直指汴梁,简直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对方已经递上国书,竟然要大宋割地称臣,岁岁入贡。
不入流的蛮夷竟然想让天朝岁币称臣,如今朝堂之上争论纷纷。
一说,应降!大金百战雄狮,携胜而来,锐气正盛,连辽国的铁骑都被打得溃不成兵,大宋的军队就更不成了。
又一说,当战!北军南来,水土必不服,而且金兵疲惫之兵,只要赵佶登高一呼,大宋各地军队集结,前来勤王,金兵必败!
是战是降?赵佶看着满朝的文武,却也打不定主意了!
第六十一章 大战将起
更新时间2012…12…4 18:22:58 字数:2109
赵佶沉着脸对蔡京说道:“蔡太师,是战是降?汝认为应当如何!”
今天赵佶的朝廷文仗蔡京,武倚高俅,而赵佶心中蔡京无疑比高俅更为亲近,故而赵佶有此一问。
“唉!启禀皇上,臣已得密报,此次金国大举进攻我大宋,共分兵两路,西路以完颜宗翰(粘罕)为帅,包围了太原,东路以完颜宗望为帅,在我大宋降将郭药师的引导下长驱直入,据探子探的,金兵的前锋已经开到距离开封府三百里之内,很可能三天内金兵就会来到。”蔡京沉声说道。
“什么,金兵竟然来的如此之快!”一听金兵马上就要到了,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喧闹嘈杂之声竟然快赶上菜市场了。
“嘭”,赵佶猛的拍了一下龙书案,怒道:“朝堂之上当中喧哗成何体统!,金兵还没有到皇宫呢!”
然后赵佶对蔡京说道:“蔡爱卿,你继续说下去。”
蔡京:“微臣以为,首先不能降,我堂堂天朝岂可投降蛮夷,但是此时与之为战,无疑以卵击石,毕竟金军尽在咫尺,而我各地勤王军队的集结却需要时间……”。
“不战不降!”赵佶眉头一皱,这岂不是和不说一样。
看道赵佶眉头微皱,蔡京随即说道:“皇上和百官应当战略转移,我们先放弃京城直接南下,待军队集结之后,在一举挥师收复京城即可,臣愚以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嗯,倒也是一个老成持国的方法!”赵佶悠悠说道,只是在他心中对蔡京的方法却不甚满意,唉,朕养了满朝文武,此时国难当头,却无有一人与朕同甘共苦。
就在赵佶暗自伤心之时,突然左侧大臣中站出一人怒道:“什么战略转移,明明就是叫皇上难逃。皇上,蔡京其心当诛!古之天子尚知天子当守国门,今皇上若是弃京城而去,那么,大宋半壁江山必然不再属于皇上!”
这个人正是太常少卿李纲。
“竖子敢尔!”蔡京大怒道:“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常少卿,竟然敢诽谤老夫,妄论天子之去留。如今金兵势大,东京缺兵少将,如何坚守,如今皇上的安危方是一等一的大事,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皇上龙体康健,到时我们集合各路勤王军队,再夺回京师不过是举手之劳。”
“哈哈哈,太师之意,只要东京有兵有将就可坚守?”李纲抚掌大笑道。
满朝文武加上蔡京都被李纲的笑声弄得有点发毛,蔡京仍然强硬的说道:“不错,若是有兵有将,东京方可坚守,毕竟现在禁军调离,正是东京防守最空虚之时!”
李纲又对赵佶说道:“若是有兵将,皇上可愿意坚守东京而不南逃?”
赵佶疑惑的看着李纲,不知李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点头答应道:“只要有兵将,朕当坚守京城,誓不做亡国之君!”
李纲面色一正,道:“如今东京城内,蹴鞠球员不下百万,正可充作兵士!皇上以蹴鞠封王,恐怕满朝文武都觉得有些儿戏,如今正是他们立功之时,蹴鞠封王的确儿戏,若是立有军功,方才实至名归。”
“让蹴鞠球员替代兵士出战?”这次开口的却是高俅,高俅如今是殿帅府太尉,掌管着八十万禁军,不过现在他就是光杆司令一枚,原来东京的禁军是由各地兵士轮值,却不固定,现在金国来袭似乎就是瞅准了东京禁军调离,新军却未到,防守空虚的时机。至于为什么要让禁军轮值呢,却是北宋皇帝害怕身边将领拥兵自重,因为本来赵匡胤便是武将出身,篡了周朝的天下,所以对预防武将拥兵自重非常用心,北宋的根本就是中文抑武,这样的结果就是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总之打起仗来很麻烦,对外战绩如此之差,一半原因出在这个制度上。
“不错,少数的蹴鞠球员若论武力也许并不弱于兵士,不过他们没有经过军阵训练,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凭人数多却也难堪大用!”
“不需要他们多能打仗,他们不过就是炮灰而已,只要能够坚持十日,各地勤王的军队就会蜂拥而至,金兵必退!”李纲说道。
“不妥不妥!你这样不过是用虎驱狼之计,那些蹴鞠球员不过是下九流的草莽人物,早有不臣之心,若是他们借机谋反,却也不可不防!”蔡京说道,
“以臣之计,皇上还是要撤离的,只是走之前给那帮蹴鞠之徒一封叱命,让他们坚守东京抵抗金兵,如此一来,可以让他们两败俱伤,这方是上上之策”。
“皇上,万万不可!”李纲脸色大变!
“若皇上坚守于此,则军民士气必盛,东京方可坚守,若是皇上一旦撤离,人心必散,那帮蹴鞠球员在压力之下必然变为暴徒,小则祸乱东京百姓,大则揭竿而起,变成大宋的跗骨之蛆!”
“不要再说了,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