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精神》第24章


潞苣烟傅饺四芄煌晟谱约旱纳晟谱约核馐兜降拿栏屑壑怠R蛭椴唤霭ǖシ矫娴纳陨⒏鎏宥愿鎏宓墓叵担舶哦陨缁岬墓叵担藕芏喙赜谌死嗉壑岛腿寺酌赖亩ㄎ弧U饩褪俏掖鹩υ凇栋偌医蔡场方舶檎飧鎏饽康脑颉?br />
我毕竟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爱情多数经过岁月的沉淀,色彩已经起了变化,内心的青春火焰已经熄灭,意味着爱情已经走向衰亡。但也有例外,也有依然对爱情保留真诚的美好记忆,爱情之光还闪耀在他们心底的人。如果我不客气地讲呢,自己马马虎虎属于这一类,所以愿意讲这类题目。但我需要声明的是,我不是研究爱情和两性的专家,这方面没有多少学问,我研究和接触比较多的是文学作品对爱情的描写,从我所阅读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古人是怎么样用美的眼睛来歌颂爱情的。我要给自己打气,我讲这个题目有一个便利,就是我可以借鉴古人的审美眼光审美经验,也可以借鉴自己的见闻,这方面的印象、经验,直接、间接的可能比青年人多一些,对帮助大家理解经典作品可能有好处。这是我的一点开场白,下面转入正题。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2)
如果要探寻爱情的意义,就是刚才讲的本质上实际上是围绕两个问题,这是互为表里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爱情是不是存在,爱情能否持久,世上有没有真爱?第二个问题是爱情有没有境界,爱情的本质是让人趋向优美还是让人趋向丑陋,是让人趋向高尚还是让人趋向卑劣,是让人生命更加完善还是与之完全相反?这两个问题只要想清楚了,对爱情的本质就搞清楚了。
第一个问题对大多数人说来好像不成问题,但是现在由于外来思潮的影响,由于消费主义思潮和泛滥化信息的冲击,一些自以为非常现代派的人就曾否定爱情的持久性,认为爱情是不可能持久的,继而否认有真爱情存在,再进一步否认有爱情存在。在他们看来,异性之间不存在由衷的爱慕,而只存在相互的利用和交换。我不赞成这种说法,这种看法背后其实是商品代替的观点和市场万能论,市场不可能万能,他们却鼓吹人的一切包括情欲情感都是商品,一切秩序都要服从规则,把人当成商品,爱情自然成了商品。这种观念在否认爱情的存在,接受这种思想鼓吹的人对事物存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对事物存在的深度也表示怀疑,对一切秩序包括社会、生活、家庭的秩序的合理性、规则的合理性表示怀疑,对一切社会生活和伦理首先有关的责任心表示怀疑,在他们眼里,婚外情、一夜情、包二奶、第三者、换妻、换情人等荒唐的事情成了时髦,一些婚姻、爱情因此被边缘化了,而在这些问题上我不愿意看到青年人过早地失去爱情,不愿意听任爱情的价值被诋毁,也不愿意看到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不妨在加强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来一些憧憬,不要忘记传统文化有非常优秀的东西,适当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有好处,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真爱的存在,可以心醉神迷地听见非常富于美感价值的对爱情深情的赞美。《诗经》中第一篇,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读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诗很多人都读过,甚至有些人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这首诗为何能够流传这么多年?好在哪里?我想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在中国诗歌史上占着非常显著的位置,中国的文人尤其是过去的文人没有读过这一篇的几乎没有,我们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大学生也都读过。
第二,这一篇受到过孔子的称赞,孔子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关雎》所表露的情感乐观但不放荡、情思绵绵但不低沉哀伤。孔子对《关雎》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关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关雎》是两千多年前两性心灵对话之初开出的绚丽的花朵,有人说它是性启蒙之作又是爱情启蒙之作。
第四,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两性之间微妙复杂的感情,即我们所说的爱情的本质特征几乎都触及到并都表现出来了,如果你仔细读就会感觉到:
1。它写出了爱情缘于两性相悦,缘于异性之间的吸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小伙子看见雎鸠在沙滩上成双成对地行走,再回过头看见在河里采摘的美丽的姑娘,一下子心生好感,甚至有了求偶的愿望,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爱情本来就基于两性相悦,包含着原始的等待升华的性爱、欲望在里面,我们用不着回避,这种欲望是等待升华。这让我想起《少年维特之烦恼》扉页上的题词,前几句是“哪个青年不擅衷情,哪个少女不擅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3)
2。《关雎》写出了最真实最热烈的感情,爱情最怕的就是作假,搀假怎么能相爱呢?《关雎》表现出来的爱情是非常热烈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真挚的,所以才会唱“我看见她了,我日日夜夜都在想”。
3。这首诗还表现出了对爱情不光是表现对异性的爱慕,不光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还表现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两千多年前社会条件不一样,不可能打电话写情书买鲜花,也不可能买房子买汽车买钻石,但写出了对对方的思念非常强烈,每天日日想夜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强调想念非常深非常强。需要讲的就是我们说爱不是单方面的赞美,在感情的取值上应当是同等的,虽然只是在用诗歌的形式初露心底,但透露了对爱情相互的理解,爱她就想娶她,娶她就想和她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关雎》的最后两章就讲的是我要“钟鼓迎之”,这首诗可能读完之后只记得“君子好逑”。它是直到现在流传两千多年还被我们认为是经典作品中最早的情歌,而且在中国的文化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原因是它不但用诗歌的形式肯定了爱情,而且还触及到爱情本质上的很多非常优美的东西,就是刚才所讲的:爱是出自内心的,缘于异性的相悦,一定是真实的、热烈的,一定是执着的,一定是真诚的。爱她就想娶她,娶后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爱的方方面面这首诗都讲到了,孔子也被这首诗征服了,所以他说每次读到《关雎》最后一章时韵好听极了,《诗经》不是写出来的首先是唱出来的,结合歌调唱出来非常美,孔子都被征服了。这首诗肯定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它是我国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情歌之一,虽然实际生活里面的情歌不会比它晚,但编进诗集流传下来得到公认具有示范作用的就是《关雎》。今天讲爱情,从最早的经典作品《诗经》讲起。
再举一首《诗经》的诗,这首诗用现在的白话来讲就是:翠绿的青草遍地长,圆圆的露珠草叶上摇晃,有个美丽的好姑娘滴黑黑的眼珠好漂亮,不期而遇在缘分好,她和我所想的一个样。翠绿的青草遍地长,圆圆的露珠草叶上摇晃,有个美丽的好姑娘滴黑黑的眼珠好漂亮,不期而遇在缘分好,我要与你相爱同偕老。《关雎》写的是小伙子单方面的遐想和幻觉,因为抒情的主人公并没有和姑娘有交往,这首诗里的主人公还看到姑娘非常漂亮,如果你读书细一点,会想到这首诗里透露出姑娘对盯着她看的小伙子也有所侧目也有所动心,因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如果她不动心,小伙子怎么会看出她的眼睛太漂亮了。这首诗除了有直率的特点之外,还提供了一个新的艺术经验一个新的表现手法,就叫画龙点睛,要画人就要画人的眼睛,两千多年前民歌作者就用到这个手法了,给我们提供了很新鲜的艺术经验,同时也为我们要讲的爱情意义提供了新的印证,就是我们常常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眼睛漂亮不单纯取决于大小,而在于透露出来的灵魂信息。真诚相爱的人,能感受到彼此心灵之间的美,所以我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的本质、爱情的意义在于审美,美他人也美自己。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4)
现在有一种时髦的理论是爱情和婚姻都是交换,在《诗经》里面也有交换信物的。《诗经•;魏风》里有一首《木瓜》,这些文言听起来不是特别能听出它的味道,投之以桃这句话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瓜、桃、梨都是种植的果物,这首诗写的是青年男女在田间地头劳动的时候,用投掷果物的方式来传递情谊,这种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