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将王玄策》第308章


“我和我们家那口子,那些年也是时常往返于大唐和咱们曲女城之间,做一些贩卖布匹的生意,可是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也跑不动了,再加上这路途遥远,去一趟就得一年的时间。当到了你们大唐之后,就发现了这豆腐脑,尝起来味道很是不错。于是就在你们大唐请教了一个老师傅,学会了这豆腐脑的制作方法,想着在我们这里,暂时还没有这制作豆腐脑的技艺,就开个店,来试一试,这样也少了这沿途的劳苦不是。”这老板娘也是颇为和善的说道……
听得他的这一番话语,王玄策等人顿时就明白了,原来这豆腐脑也是沿着这些年开通的唐番道,就这样传入了五印度。虽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但是星星之火,足可以燎原。
“这豆子,如若煮过之后使用,不仅不容易消化;吃的多了,更会引起肚子胀痛。这豆腐脑的制作方法呀,在我大唐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当时也是偶然的发现,将豆子通过石磨碾磨之后,出来汁,再加上石膏,就会凝固起来。刚开始就是这豆腐脑,如若再放置,碾压之后就成了这豆腐。这样使用起来,不仅味道鲜美,并且也没了这肚子胀,不易消化的毛病。”王玄策就这样给守门将军和老板娘解说着……
“是呀,以前我们家那口子也是胃不好,吃东西不容易消化,自从我们学会这制作方法之后,这些日子给他养的精神也好了很多。”老板娘乐呵呵的说道……
这时候,只见他的丈夫,也欣喜的注视这他们这些来自大唐的贵客,听闻如此之说,赶忙施了一礼到:“不曾想到,我们这店刚开,就迎来了你们这么多懂得的贵客,真是幸事一件呀。”
于是,这一帮人就这样在欣喜之中寒暄了一番。当然,老板娘也执意不收钱,不过王玄策等人依旧留下了应有的饭钱,毕竟他们也是这小本经营……
这就是唐番古道延伸到这五印度,带来的变化。中国人时常这样说道,要想富,先修路。的确如此,只有路通了之后,才能够促进两个地方之间的诸多交流。不管在哪里,只要他哪里有人生存,并且还能够生存下去,那么就有这他存在的合理理由,并且有这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方法,独特的生存方式。
介于这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在大唐以前,五印度人要想来往与华夏大地,只能通过王玄策等人第二次出使五印度所走的那条道路,通过西域,经过如今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来到印度。正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太过于漫长,虽说也有一些交流,但是毕竟限制了更多的发展。
自从这唐番道经过这喜马拉雅山之后,通过如今的尼泊尔延伸到这曲女城。不仅路近了,经过的国家也少了,自然安全系数就变的更加的高了,所以,这条贸易通道,就这样更加的繁荣了起来……
虽说这豆腐在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时常见到的食品,但在当时不发达的年代,这种交流则是通过了几百年才传向了这里,而这仅仅只是两国在大唐初年交流的一个缩影。因为通过这条官方开通的古路,来往于两国之间的僧人也日益增多。并且因为这条道路的发展,制糖技术,通过两方匠人的改进,没多久就发明了另外一种美食……白砂糖。请记住,白砂糖正是因为这王玄策带回制糖技术之后,通过两方百姓的多番改良,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哦……
编者说:唐番道就是通往五印度的丝绸之路,这条贸易之路,为两国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章完)
………………………………
第三十三:话交流永结同心 舒心胸再谈舍利(上)
望着这一路的繁华与富庶,伴随这热热闹闹的场景,与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众人就到了这曲女城枢密宫的正门口。随着侍卫的一声通禀,只见这利罗阇引着薇迪娜等人,在华盖与侍从的簇拥之下,亲自来到这宫门外相迎。
王玄策也赶忙理了理衣冠,引着周陈二人,快步走了上去。躬身施了一礼:“大唐国使节王玄策,拜见大王,拜见王后”
“哈哈哈,兄弟不必多礼”说着就赶忙伸手扶了一下王玄策,随即又回了一礼道:“兄弟这不远万里,第三次出使我五印度,真是辛苦啦”但见这利罗阇面带笑意的对他寒暄到。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不仅是为了我大唐,更是为了两国之友好交往续写新的篇章”王玄策颇为有礼的回复到。
于是,随着众人的一番温情寒暄,他们就被这利罗阇引入了这曷利沙国之枢密宫中。
有其母必有其子,虽说当时的曷利沙国王宫自从被阿罗那顺篡夺王位入主以后,装饰的颇为华丽奢侈。但是自从这利罗阇坐稳这曷利沙国的王位之后,却又展现出了简朴之风。此时的枢密宫,不仅恢复了其母王向来的风格,更是将这种简朴的作风发扬光大,只见这亭台楼阁之间少了黄金的点缀,多了花草的修饰;宫殿内部少了珍珠玛瑙的组成的图案,多了贝叶制成的书籍;使用器具,少了珠光宝气的镶嵌,多了原本就有的纹路与美感。
看着这一切,只听这王玄策夸奖到:“这一别十年,没想到这王宫之中变化也是如此之大,看起来舒坦了不少呀。”
“哈哈,的确,以前太过于富丽堂皇,本王看着也甚是碍眼。这不,这后来的所有装饰,都是有爱妃亲自操办的。”利罗阇不由得,就向王玄策说起了这薇迪娜的功劳。
“怪不得,但看这满眼的花花草草,这都不像是大王的作风;看来还是王后的审美,的确是比咱们男人高出不少呀。”众人一边走着,王玄策则一边随着他的话语,夸奖着薇迪娜。
“王长史过奖了,这宫殿馆舍的珠光宝气,也仅仅只是一种点缀罢了,虽说给人大气,奢华的感觉;但是咱们骨子里都不是这阿罗那顺,阿尔米塔之流的人物……”薇迪娜也是谦虚的说道。说到这里,但听这薇迪娜话风一转,就接着问到:“不知这阿罗那顺一家人,最后到了你们大唐,结局如何?”
“在我归国之后的第二年,我们的太宗皇帝就已经晏驾了,现如今继位的是他的嫡三子。虽说这阿罗那顺犯下了滔天的大罪,但是先帝感念他也是一国大王,于是就赦免了他,废为庶人,在长安城一处不大的宅子,了却了残生。后来,我当今陛下就将他的塑像,矗立在了这先帝的昭陵之前。这昭陵前面,总共有十四国国君,均是那些年被我们大唐征服过的国家。在四年前,阿罗那顺因为病重就去世了,而阿尔米塔,当时也随着他去了。在他走了之后,还是我们,给他找了一块墓地,简单的埋葬了。”王玄策就随着他们的话语如实相告这……
“这罪大恶极之人,如此看来,倒是便宜他了”利罗阇随口就回到。
“哎,大王,这正是这大唐陛下的高明之处,如若一刀斩了这阿罗那顺,他也感受不到这余生后几年的痛苦,如此这般,也让他这向来养尊处优之人,体验一番生活之艰辛,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心灵摧残不是。”薇迪娜就说出了这不同的反驳意见。
这一句话说的王玄策等人为之一愣,怎么感觉这句话怪怪的,不过看着利罗阇哈哈大笑,也就强忍着这份尴尬,陪了一个笑脸……
随着谈话的进行,一行人就进入了这枢密宫的正殿。利罗阇随即端端正正的坐在了这王座之上,而薇迪娜也颇为端庄的安坐于其一旁。按照应有的礼仪,王玄策接着就正式的呈送上了李治签发的大唐国国书,而利罗阇也按照这应有的礼节恭恭敬敬的接过了这份国书,至此,这两国相交的礼节才算基本走完。
分宾主落座之后,只听这利罗阇开口问到:“我听王弟在书信中提起,王长史这次出使我们五印度,一方面是为了这礼敬佛陀,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固这已经开通的唐番道?”
“一切都逃脱不了大王的眼睛,的确如此。自从玄奘法师归唐之后,佛教已经在我大唐兴盛起来;我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也为虔诚的佛教信徒,故而这次差遣我等第三次出使五印度。再加上如今四海升平,五印度的不少特产,宝物也随着唐番道的繁荣而时常充斥着长安的街头,所以陛下也有了加固此等友谊的想法。于是就差遣我这等微末小吏出使贵国。”王玄策随口就回复到。
“长史过谦了。的确,自从您第二次出使我五印度之后,随着这唐番道的开通,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