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弘法布道的愿望……
(本章完)
………………………………
第三十九回:王玄策拓印佛足迹 众使节看到佛影像(下)
而王玄策看到如此虔诚的圆融法师,也随即带领大唐使团的所有使节,也学这他们的样子,行了这三叩首的大礼。待礼节完毕之后,这未曾看到的大唐使节,也尽数通过这缝隙,观瞻到了这佛陀的清晰影像。待他们观瞻完毕没多久,再往里面看去之时,这佛陀的影像,渐渐的就变的模糊,以至于消失不见了……
只听这圆融法师随着三位弟子端端正正的对王玄策行了一大礼道,王玄策赶忙欠身还礼道:“法师这是作何,玄策担当不起?”
圆融法师眼中泛着泪花道:“自从老僧入了这佛影寺,至今日已经五十多载,这五十多年来,虽说与这佛影朝夕相处,但是像如今这般清晰的影像,这是第二次见到。第一次就是当年玄奘法师前来之时。在以后的这些年,虽说也断断续续观瞻到了几次,但是均是模糊不清,万万没有想到,王长史身为普通居士,能有如此的愿力,这不仅是我佛教的大幸,更是王长史你们的修为所致。”
这一番话语,说的让王玄策等人受宠若惊,至于这修为实在是担当不起,因为在接触玄奘法师之前,说句实在话,这王玄策对佛法也是不太了解。自从玄奘法师归唐,以及出使了这五印度之后,才多多少少对着宗教有了一番认识与理解。
至于是何原因,让他丈量这佛足迹以及能够观瞻到这清晰的佛影像,他也是未曾可知,但是既然面对着大师的一番好意,他也不好再有什么过多的推辞。于是,就随着他的话语,一番礼节性的寒暄之后。就听着王玄策这样对圆融法师说道:“我等此次出使五印度,其中的一个方面正是秉承一颗至诚之心,礼敬佛陀,祈求我大唐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幸福;既然我等在这佛影寺,观瞻到如此的这番盛景,就应该按照陛下的旨意,将这紫衣袈裟以及七宝戒刀赐予贵寺,以供养佛陀。”
话语之间,就示意两个兄弟,前去取出了这两件至宝,呈送了过来。
王玄策随即从两个兄弟手中,端端正正的接过这两件宝物,亲手递到了圆融法师的手中。面对着佛教在这乌苌国的凋零,能看到这大唐皇帝亲自派遣使者前往这佛影寺,敬献袈裟与戒刀。圆融法师自然也是颇为欣喜,针对如此的这番恩宠,于是,他就端庄隆重的代为收下了这两件至宝。
待众人又在这佛影窟观瞻礼敬了一番之后,就随着圆融法师出了这佛影窟。
“王长史,听闻在你第二次出使我五印度之时,戒贤法师将这佛牙舍利,赠予你大唐,可有此事?”圆融法师依旧和善的向他问起了此事。
这事情自从他们归唐以后,这戒贤法师已经将此事,告知了不少高僧大德,所以也不算什么秘密,况且这佛牙舍利也是正大光明的流入大唐。于是这王玄策就堂堂正正的回复到:“的确如此,当时我再三推脱,可是戒贤法师始终诉说,这佛教将在东方大兴,这佛牙舍利理应传入东土,故而在其再三恳请之下,我就将其带回了我大唐,如今在我大唐国皇宫之中,安然供奉,庇佑着大唐的千万百姓。”
“这佛宝,最怕的就是蒙尘,既然能在这大唐国享受如此之待遇,老僧也是知足了。不知王长史可否知道,这佛牙舍利也曾在我这佛影寺**奉过百年呢?”圆融法师,一边走着,一边对他们说道。
听此一说,王玄策也是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这佛牙舍利竟然和这佛影寺如此有缘。随即赶忙说道:“当年这戒贤法师也未曾提及此事,玄策实在不知,请法师莫怪”
“唉,这事怎么会怪你呢,就算这佛牙舍利如今还在这里,就目前我乌苌国不能将佛法发扬光大状况,留下也是无意,如若次,老僧也会像戒贤法师那般,将其赠送大唐更为妥当。走,就有老僧带着你们,前去这以前供奉这佛牙舍利的地方观瞻一番”利索的一番话语,一出口,随即就引着王玄策等人,去往这先前供奉这佛牙舍利的地方。
过了这大雄宝殿,来到这正殿西北角,百十来步的地方,有一座高约六丈左右的佛塔,只见这佛塔均为清一色的山石堆砌而成,每一块石头虽说大小不一,但是堆砌的严丝合缝。远远望去,足矣看出他的年代之久远,只见经过这甚多年风吹日晒,不少石头已经风化,但是不失他应有的威严与端庄。
“到了,这就是以前供奉这佛牙舍利的地方,这座佛塔建成已经有五百来年,当年我们乌苌国的国王请得这佛牙舍利之后,就一直安奉在这佛塔之中,在三百多年前,因为这佛教之在我乌苌国的凋零,这佛牙舍利就流落到了中印度境内,最后不知所谓何故,就进入了这那烂陀寺,一直供奉到王长史将其带回大唐之前”圆融法师,话语之间就领着他们推开了这佛塔的塔门,只见这这佛塔之内,空无一物,仅仅就是一座空塔而已,但是尽管如此,里面依旧是干干净净,看起来很是舒坦。
王玄策听闻此番说法,随即就恭恭敬敬的带着众人,诚心的礼敬了一番,又多加了解了一番这佛牙舍利的前世今生……
随着观瞻完毕这以前供奉这佛牙舍利的佛塔之后,圆融法师又引着众人来到了这佛塔西北角的地方,亲切的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是佛陀散步的地方,当年佛陀自从降服这大龙王之后,就将这佛影寺当做了一个弘法的道场。说话之间,就沿着当年佛陀散步的地方,走到了另一座佛塔跟前。
“这里,就是当年佛陀,阐扬真如法性,论说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地方,当年佛陀飞升上天之后,后人为了感念他的恩德,就在这里,兴建了这座佛塔,这佛塔要比刚才见到的安奉佛牙舍利的宝塔早上三百多年。”圆融法师又一次给他们讲解着佛影寺的遗迹。
当然,面对着曾经的佛教之遗存,王玄策等人也是听得真真,看的明白,问的透彻。观瞻完这讲法之处后,紧接着在圆融法师的带领之下,又观瞻了这山门外没多远的一处大磐石,这大磐石曾经是佛陀再次讲法论道时,盥洗袈裟的地方,至今日,袈裟的印迹依旧依稀可见。
至此,这佛影寺的观瞻,也算暂时告一段落……而王玄策的心头,还有甚多之疑惑,圆融法师会如何给其解答呢?请看下回……
(本章完)
………………………………
第四十回:以茶论道开话题 有尺玄机讲现状(上)
第四十回:以茶论道开话题 有尺玄机讲现状(上) (第1/1页)
陌生人变成熟悉人,不仅仅只通过第一感觉来感知,更多的则是需要通过深谈、详谈、细谈,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直观,最简单的印象。
王玄策等人在这乌苌国也游历了不少时日,正是因为听说灵验,所以才把这拓印佛足迹印记,以及观瞻这佛影窟之事放到了最后压轴来做。可是面对这神奇的一幕幕场景,虽说他们也相信这是佛陀的愿力使然,但是更多的,更深层侧的禅理禅机,则想向圆融法师细细请教……
在圆融法师这个年纪,他也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面对着眼前的一切,虽说他也甚是明了,但是也是无力回天,毕竟在整个天竺,这是环境的使然,不是他一人一力能够做到的。随着观瞻的结束,他也想了解更多关于大唐佛教的一些问题,因此就向王玄策发出了这样的邀请:“王长史,这观瞻了这么久,看样子大家也都也乏了很多,不如就到老僧的禅堂喝杯茶,畅谈一番如何?”
听得圆融法师这样的邀请,王玄策自然是颇为欣喜,于是就引着周陈二人,在圆融法师的引领下,入了这佛影寺后方的禅堂之中。
只见这禅堂处在一个清静的小院之中,门前的两颗颇有年头的菩提树,不仅枝繁叶茂,更将整个禅堂笼罩在树荫之中;当然这禅堂也是清一色的用山石堆砌而成。圆融法师推开了厚重结识的木门,就引着他们入了这禅堂,里面的空间也不是太大,但是足矣容纳他们四人,外加迎接他们的青年沙弥。
细细揣摩起来,禅堂也很是简陋,除了在这正中的四方桌以及四个蒲团,外加围着墙零零散散放置的一些贝叶经和一尊一尺来高的佛陀坐像之外,别无他物。哦,对了,这桌子正中还有一套饮茶器具,但是这饮茶器具并不如大唐那般精致,仅仅?
小说推荐
- 大唐儒将
- 《大唐儒将》作者:吏少一第一集第一章错乱了历史的唐朝(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刘林似乎听到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那些读书的声音还很稚嫩“这是哪?我怎么了”刘林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室内的光线虽然不强,可也足以让他的眼睛不停的流出泪水。刘林认为自己出现幻听了,
- 最新章:第184章
- 大唐将军烈
- /b2068-第一章 遭遇战凛冽的寒风顺着伊尔克什坦河大峡谷北面呼啸而来,刮得人脸颊生疼,视线所过之处是一望无际的岩石山峦。战马打着响鼻,兵器摩擦着甲胄的沙沙声,河中潺潺流水哗啦哗啦作响,一队身披明光铠的大唐骑兵正在沿着河流向西北方向巡逻前进。队伍中的马东拿起牛皮水袋喝了一口烧酒后忍不住抱怨“外面还
- 最新章:第1715章
- 唐宫妃策
- 作者 离亭晚第一章 订亲了大唐,贞元八年。很久很久以后人们会说那是公元792年。只不过郭木叶自己,却是绝对没有机会知道,她是792年秋天同那人订下婚约的。她还记得清楚,那一年的八月,长安的天气依旧闷热得很,连风里都带着暑热蒸人的气息。升平公主府的西院,丫鬟婆子都纳凉去了,木叶独自在闷热的小屋里,头顶
- 最新章:第271章
- 大唐无双战记
- 书名:大唐无双战记 作者:魔鳞君子X第一章皇城贵公子姓名:唐朝,年龄:20身高一米八四,为唐门掌门唐毅的八个孙子中的老六,十五岁时因立功破格进入皇城第一高级学院,毕业后进入国防分部任少校,因其能力突出,人称皇城贵公子。少年拿起一份资料,不禁笑了几下;此人正是唐朝,高大的外形,略方的脸庞,十分有神的双
- 最新章:第173章
- 战玄霄
- 凡修道者,皆不甘受困于天地囚笼。少年秦玄偶得虚弱刃灵,练就“丹“傀“器“阵”四部道典,于乱世中成就修罗威名。擒雷缚火踏天地,诸天坠落一肩挑,逆天行,战玄霄 本书专属书友福利群:137159197
- 最新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来自洪荒(大结局)
-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 简介:天狼孤星,冷冽如北冥恒古不化的寒冰,默默注视着世间的变幻。混沌初开,神起魔灭,巫妖末路,仙佛升天,鬼异邪祟,人兽相残,岁月枯荣,涛生烟灭,一切不过天定!天命也?谁定之?独孤天星,北冥之子,跟随神术师华天放走过寂静之地,探寻北冥鲲鹏的踪迹,越过少海来到了燕唐帝国远东,开始见证一段天狼大陆铁马悲歌
- 最新章:第757章
- 将军策:嫡女权谋
- =将军策:嫡女权谋作者 凉薄浅笑本书标签:权谋、01长安郡主 大景朝昭和二十三年秋,锦都一派繁华 彼时,大景朝、东篱国、北魏皇朝和疆南国四国混战平息,国泰民安 通往皇宫的临阳道旁,街边围着一众看客,就连周边的楼台酒肆,亦是水泄不通 一个多月前战王妃带着一众随从去城郊的普陀寺祈福,不想路上遇到了山体崩
- 最新章:第511章
-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 /b673-第一章 劫机风波“各位乘客,晚上好!还有10分钟我们的飞机就要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请各位乘客检查各自的行李”伴随着广播中乘务员甜美声音,陶平睁开沉睡眼睛对着忙碌的乘务员笑了笑“他妈的,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一个多月的“猎狐行动”把我都快累成傻子了”陶平想了想。毕竟作为国家安全局高级特工的
- 最新章:第354章
- 战国策
- 《战国策》作者:刘向序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
- 最新章: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