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山河》第278章


…………………………
悠悠荡荡,万古长青。
千古帝,留芳将,谁能长活于世呢?谁能逃脱命运的转轮呢?谁能避开生老病死的常态呢?
君羽易知晓自己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他没有做什么焦躁异常的血腥事情,反而是淡然自若的看破了一切,算得上万古罕有了。
除了嘱托许沐川平定未来的局势,君羽易已经没有其它的办法,即便他心中早有了人选。
正如君羽易所说的,太子只不过是个虚位,帝位只有一个,三位皇子中能够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未来的北渊大帝……
春去秋来,时间悄悄寂寂的又过去了几个月。
这几个月来,离国和蜀国除了一些小型的骚扰之外,没有什么动作,或许他们之前爆发的两次大型战争,知晓了现在还不到时候。
比如,镇守在北疆的风擎宇老将军,他虽然已经年迈,但是仍有一战之力,震慑离国大军不敢轻易而犯。毕竟当初离国统帅寥尘率领的大军直接被坑杀了四万有余,这让全天下都明白了一点:将虽老,仍可战!
即便渭水已经退却,玉箫关也不负当年盛华德模样了,残破不堪的城墙没有半点儿的生气,俨然成为了一座死关。
因此,易城的部署更加的重要了,北渊大帝直接调遣了近十五万的大军镇守在易城的周围城池,随时可以支援,以免蜀国突然袭击。
不过,以上都不是最为让北渊国和九州大陆惊颤的事情。
当初镇守在玉箫关处的血雄将军——辛雄庄,活着回到了京城!
轰隆!
一时间,整个九州大陆都炸开了锅,包括深居在幽静庭院中的许沐川都为此呆滞了许久。
辛雄庄当初没有战死玉箫关,因为在最后面,他奉了问泽宇的希冀嘱托,趁着厮杀混乱之时,倾倒在了血泊之中,等待机会逃脱。
而后,辛雄庄便在蜀军清扫战场的时候,整个人犹如血色一样,抢了一匹快马便奔逃出了玉箫关。之后便销声匿迹了,一直在养伤了养精蓄锐。
此时,辛雄庄回京,已经全然褪去了当年的稚嫩和青涩,俨然成为了真正的血雄将军。他的周身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压迫人心的气息更是让旁人难以接近。
辛雄庄回来后,各有说辞。有人认为辛雄庄是继承了问泽宇的意志,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有的人则是认为辛雄庄是一个逃兵,没有资格配得上血雄将军这个称呼。
不过,即便外界怎么谈论,辛雄庄都不为所动,只是一直待在军营内,像是一尊石像。
久而久之,众人对辛雄庄的兴趣慢慢的淡了下去,只是偶尔间会在茶余饭后稍微闲聊一下罢了。
两个月后,足矣掀翻整个九州大陆的消息破天荒的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北渊大帝君羽易,于北渊历四十载,驾崩!
爆炸,北渊京城都好像是被扔了一颗巨型炸弹一样,直接沸腾了。
“陛下,陛下哪!”
“老臣自开国以来便追随陛下左右,如今陛下归去,老臣怎能安活哪!”
文武百官中,各种哀嚎声随即响了起来,只不过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知晓了。
一代千古帝,就此落下了帷幕。许沐川望着茫茫苍穹,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能够让他注目的地方,他不禁然的露出了一丝丝悲凉戚伤的感觉,慢慢的陷入了沉思。
“圣上,您走了,北渊,要乱了……”
许沐川站在幽静庭院中,不知道独处了多久,才喃喃自语道。
请假!公告!
大年初几,很多红白喜事必须要去参加,所以没有什么时间稳定更新。对此,我感到很抱歉。
另外,本菌在起点开了新书《将门遗孤》,还请诸位书友们点个收藏和投个推荐票,多多支持,拜托了。
《权倾山河》到如今也有半年了,大概是2017年8月1号开的新书,如今已经是2018年2月23号。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心中有喜有悲。喜的是一路过来都有几十个书友一直在支持订阅着,悲的是我又扑了一次。
《权倾山河》的成绩很差,书友们应该都能够看出来,只是为了不太监辜负支持的书友老哥们,只能够竭力的码字思索,尽量写好。
原本设定《权倾山河》到一百多万字在完本,可是成绩太差太差了,没有办法,只能够删减了很多内容。因此,大概还有15章左右,就会完本,不过我尽量不会烂尾,给一直支持的书友老哥们一个交待。还望见谅。
结束意味着开始,也意味着新的希望。《将门遗孤》我早在写《权倾山河》的时候就已经有些设定了,如今过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可以出世了,希望大家能够予以支持。
新书,需要收藏和推荐票。大家,看在我不解的人品上,给了支持吧!另外,大家若是有什么建议,可以在本章说留言,或者进书友:
第三百六十三章 遗诏!太子!
有人说,北渊国的震渊王是九州大陆的超一流悍将,足矣名列万古名将的前列。因为有了震渊王,才有了北渊国。
也有人说,将即便好,若无明君,那也无济于事。因此,北渊大帝君羽易被无数的人推崇为一代奇君。
君临天下数十载,震慑了蜀国和离国这么多年的君羽易,终究是难逃生老病死。
举天下之震颤,一代明君就此落下了帷幕,实在是让无数人都猜想不到。
有人惋惜:“北渊大帝竟然就此崩卒了,实在是可惜哪!倘若让他再活个十年,这九州大陆恐怕就更加精彩了。”
离国和蜀国的一些角落,也有一些人带着鄙夷和一丝嘲讽:“若无震渊王和北渊十三将,就凭借他君羽易的本事,还不足以君临天下。如今驾崩离去了,也对得起他风光的几十载了。”
“这天当真要变了。”最为心颤和恐惧的莫过于北渊国的一些朝臣了。
风烟五津,帝位高昂。
北渊国总共有三位皇子,大皇子君夜天,二皇子君冬齐,三皇子君落殇。可是,帝位却只有一个。
许沐川一大清早得到了消息后,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君落殇的王府,面色极为凝重的同君落殇交待了许多事情。
君落殇深知此时此刻,自己的两位兄长定然会完全暴露出他们的獠牙,若是稍有不慎将会导致自己和一方的人万劫不复。因此,君落殇不敢有半点儿的错误,聚精会神的和许沐川商讨着一系列的事情。
没多时,全京城中,上到一品大官,下到九品芝麻官,全部聚集在了皇宫之中。三位皇子,一位公主,还有后宫的几个嫔妃,皆是站在尊侧。
当朝宰相皇甫玉林面容憔悴,像是一夜无眠,他眸带复杂的情绪,站在百官前方,望着金銮大殿之上的空座龙椅。
许沐川则是面无表情的直视着前方,他总感觉太突然了,一切都毫无预兆的发生了。虽然许沐川知道北渊大帝君羽易没有多久的活头了,但是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就传来了君羽易驾崩的消息,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
从金銮大殿之上开始,一直延伸到了偌大的皇宫门口,全部都站满了人。太监,宫女,官员……
漫天的人影聚集在了皇宫内,却是没有半点儿的嘈杂声响起,一切寂静,宛若凌晨时的那种安详。
啪嗒——
随着一步一步沉稳的脚步声从大殿的侧方响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侧目望去,便看到了满头白发且面容褶皱的老太监缓缓而来。
老太监双手捧着一纸圣旨,慢慢的走到了大殿正中央处,而后清了清嗓子的沉声道:“陛下遗诏,百官接旨。”
哒哒哒……
眨眼间,无论是许沐川和皇甫玉林,还是皇子嫔妃,皆是在此刻双膝一软的跪在了地上,叩头听旨,气氛极为的凝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知身体愈渐萧条,空难熬过今冬。朕一生戎马,幸得左有震渊王西门雄和北渊十三将,右有宰辅皇甫玉林,才能够建立起泱泱北渊。每当夜里,朕都会扪心自问,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这个答案,朕不知道。”
“随着身体愈渐的消愁,朕已经没有当年的征战热血,只留下了许多许多的遗憾。朕一生行事,对得起北渊国的万民,但是对不起随朕东征西讨的北渊十三将。”
“也许,在朝臣之中,还有一些人知道当年的动乱吧!朕没有办法,只当牺牲震渊王和一众将领,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