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扬明》第149章


商辂谈笑风生,杨某对答巧妙,商家长子商良臣也是性情开朗能说会道的人,所以这酒宴的气氛十分热闹。女眷那边,商辂的两位夫人和儿媳,再加杨明,也是有说有笑。
酒过三旬,商辂的两个小孙女儿手牵着手儿走到席前,给爷爷唱了一首歌,正是坊间流行的《菩萨蛮曲》,不过曲调虽然一样,商辂听的拍手大笑,紧跟着他的几个小孙儿也一一上场,能唱的唱,能跳的跳,把宴会气氛推上了高潮。
☆、第一百四十章 邋遢和尚 (恕罪,恕罪,今日起恢复更新)
“爷爷也跳,爷爷也跳!”
几个小家伙见爷爷高兴,一起拥上来拉他起身。
“哈哈哈,好好好,老夫跟你们一块儿跳!”
商辂爽朗地大笑着起身离席,跟几个小孙子、小孙女一块儿走到了宴席中间。
乐曲早就换了极欢快的舞曲,轻脆悦耳的鼓声咚咚咚地响着,商辂扭身扬臂、袍袖甩动、旋转腾踏起来,竟是别有一种潇洒飘逸的味道。
别看他年事已高,动作缓慢,舞姿的动作完全是按照比鼓声慢两拍的节奏起舞的,因为身材较胖,更难展示优雅的身姿,可是他举手投足,偏偏就有一种潇洒的味道。
商辂是官宦世家子弟,这舞蹈自幼就熟悉的,跳起来优美的很。
一时之间酒席之间觥筹交错,杨明不敢多饮,这几日为了小皇子的出生费尽了他的心力,他是粒米未进,在商阁老这里也不可能放开手脚大吃大喝,最后杨明小酌几杯之后就拱手告辞。
商辂倒是豪爽的应允了,杨明走出商府之后,对着身边的唐四笑道:“这些天没怎么弄些好的吃食,你可知道京师当中有什么地道的地方饭馆?”
在来自温柔富贵之乡的杨明看来,北京人是不讲究吃的。就拿南北方都擅长的面条来说吧,做来做去,也不过清汤面炸酱面打面,指可数的几种。可在杨明的江南绍兴家乡。走进随便一家面馆,墙壁悬挂的菜名牌上,单面条就有几十种,看人眼花缭乱,直恨自家嘴长少了,无法一一品尝。
当然京里是不乏美食的,因为但凡王公贵族聚集的的方,也是天下名厨聚集的的方。只过这些名厨都是外省来的,本的土著却寥寥无几。
所以一随口言,在唐四来却是他嫌弃北京菜,吃外的厨子做的外的菜。唐四心道为什么要地方特色的菜馆,京师的特色菜依旧是上等美味的,便道:“非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北京菜。”
唐四便将杨明带到了门外大栅栏一带,这里自来便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地段,无数店家商铺酒楼茶肆开设于此,其中不乏百年以上的老字号。
比如他俩进来的这间远客来,古色古香的三层建筑。绿字古铜底的对联,发白光的老桌椅,上了年纪的老堂倌。一进去就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深厚沉淀,对它能奉出什么样的菜,也不期待起来。
此时尚未到时间,唐四要楼上临街的雅座老堂倌便将他俩领上去。泡一壶毛尖,又问客观点什么菜。
唐四嘿嘿笑道:“你跟厨师说,咱们公子是从江南绍兴来的,颇为不适应北京的本地菜,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杨明苦笑道:“却没有这样编排的。”但也没有阻止,而是带着好奇心,想要看看对会端出什么的菜品,杀杀自己的威风。
不一会儿,简简单的四菜一汤端上来,吃得他无话可说。以至于许多年后,还会经常来这家店里,吃那用肉丝粉丝葱丝等做馅裹上鸡蛋皮,油煎的香脆焦熟,甜面挟小葱,包进巴掌大的薄饼里的五桶丝;汁水晶透,味道醇厚的肥肠;别具风味的锅烧鸭,还有那冬瓜丸子锅肉丸子,细腻简直入口即化,在舌头上还没来及打个滚呢。
吃过极为满足的一顿饭,唐四的意笑道:“服不服?”边上上菜的堂倌也站住了状做经意的望着他。
杨明伸出大拇哥道:“服了,真服了。”
“他说他服了。”唐四对老堂倌道。
老堂倌的老脸早笑成了菊花。这一刻,仿佛他们才是同仇敌忾的伙伴似的。
笑完了,老堂倌收下杯盘,擦干净桌子,再奉上两碗奶白色,加了各种干果的八宝酪道:“本店奉送。客官慢用。”
这引起上一桌人的强烈不一拍道:“奶奶个熊。凭什么送他们不送俺?”引得两个侧面一看,竟然是个络腮胡子的和尚。
那堂倌赔笑道:“这位道爷,敝店规矩,消费一碗,奉送一碗。适才那二位大爷用了二十二两的饭菜,然有的送了。”
“这样说,俺就更来气了。”和尚怒道:“俺在你这二十多天饭,统共也花了二十二两吧?为什么还不给俺?”
“没有这样算账的啊。”堂倌苦笑道:“您每顿一碟花生米,二两猪头肉,三个大头,四两老干才一百文,我们这个八宝酪也是一百文。若是免费送您,岂不是让你白吃了饭?”
“俺又不是顿顿要你送。”那邋遢和尚怒道:“别以为俺是外乡人,就好欺负。”最后那堂倌只好去又拿了一碗给他,才息事宁人。
“俺也不是要你这东西,俺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你们京城人,太瞧不起俺们外乡人了。”那和尚一边大吃着乳酪。一边气哼哼道。
见没有热闹看了,两人便收回目光,舀一勺软滑可口的奶酪,杨明轻声道:“锦衣卫一大堆事情,你该去干正事了吧?这半天都过去了。”
我可以不干活,因为我是老大,但是唐四和路鲁青峰如今一个统领南镇抚司,一个统领北镇抚司,可不能偷懒的。
唐四推开窗,笑道:“这就是正事的的方。”往窗外一看,到一条张灯结彩的胡同。他虽然不是本地人,却也知道这是一条烟花之所的街道,杨明不由笑道:“难道满朝的公卿大臣,常年盘桓于此?”
唐四点点道:“这里是勾栏胡同。其实满朝的文武大臣,除了顶尖的那么几个之外,几乎天天都要请同僚朋友在这里寻欢作乐,一则是为了结交其他勋贵大臣,二则是为了和熟识之人打好关系,所以一月里倒有宿二十天要宿在里头,天一亮就去各自衙门上工。”话音未落,见一个脚步虚浮的浪荡公子,在两个下人的陪同下,从胡同里晃悠悠走出来。
果然是灯红酒绿,腐败堕落,唉,大明承平日久,人们已经开始忘记盛世之下隐藏的危机了。
天天流连于烟花柳巷,敢问这些大臣靠微薄的俸禄能支撑得起这笔如此大的开销吗?于是一批一批的人慢慢被腐蚀,大明的蛀虫越来越多,终有一天,即便是擎天柱也有轰然倒塌的一天。
唐四笑嘻嘻的看那锦衣公子一眼,随即就挪移开了视野,压低声音道:“咱们锦衣卫的帮闲和低级士卒大部分就暗中隐藏于这烟花巷陌之中,大人你看那个招呼客人的龟公,其实就是咱们锦衣卫的人,还有那个姐儿,也是被我们锦衣卫收买监视大臣的……”
“所以大人,但凡朝中大臣家中有什么私密,只要他一说出口,咱们锦衣卫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这都能打听?”唐四瞪大眼道。
“大人你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唐四得意的道:“上次商辂大人的儿子商良臣和抚宁侯朱永的女儿私通款曲,可不就是咱们这么打听到的。”
杨明便明白过来道:“原来如此。”
杨明接着道,“你说,要是按照陛下的首席道长李孜省的说法,修道可以采阴补阳,嘿嘿,要是陛下来这等场所,我看不出三年,就能得到升天了。”
杨明说得不错,李孜省作为一个不普通的道士,之所以比别的道士的宠,跟他擅长采阴补阳之术,会练壮阳丹药离不开了。
“嘘。”唐四紧做出噤声的手势道:“大人,哎,咱们乡间野外说的荤话,可不能在京城里乱说,好在咱们就是做这行的,不是要倒大霉的。”说着自己也小声笑道:“不过确实这么回事,但是也不能大意啊,大人忘了此间还有东厂的番子啊。”
杨明笑而不语,只是心思到了李孜省这些霍乱宫廷的李孜省身上,按照李孜省等人的理论,养生是不必节欲的。相反,如果掌握了房中秘术,还能起到采阴补阳,延年益寿的作用,这实在是太对皇帝的胃口了。
毕竟长寿固然重要,但如果必须禁欲,活那么长又有什么意思?所以道教战胜佛教及其它养生流派,成为成化帝的独宠,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李孜省为什么还没成仙呢?”杨明转头问唐四道。
但对于的问题,唐四也没法回答,只能推测道:“也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