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头将军》第142章


安庆恩一想到后天之后,自己便是太子了,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安禄山身体不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撒手而去,到那时他安庆恩便是这大燕国的君主!
现如今大唐气数已尽,要将其完全灭掉,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真正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憧憬着未来的大好前景,正是一片光明!安庆恩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笑声中透着无尽的得意和舒畅!
他丝毫意识不到,所谓人狂有是非,在不久之后,他恐怕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
第两百零六章 惊变(二)
“郑王安庆恩接旨!”李猪儿带着一个小太监及几名千牛卫,正操着公鸭子嗓宣读圣旨。
“臣安庆恩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郑王安庆恩,与明日早晨,入宫听召,与朕议立储君一事!不得有误!”
“臣遵旨!”安庆恩接过圣旨,看着上面的玉玺红印,严重露出一丝贪婪,或许不久的
………………………………
第两百零七章 篡改圣旨
范阳内城的城门。
两名两名千牛卫一人提着一桶糨糊,一人手里拿着一叠皇榜,正在城门处张贴布告。
此情此景此刻,在范阳内城的城墙外围处,有几十处发生着。
皇榜是皇家发布消息之用,一般代表着重大事情即将发生,所以不一会儿便有不少人围了过来。
靠前的一人看着告示嘴里念道:“大燕朝雄武皇帝谕:
大燕国建元一载有余,今四海升平,王师连战连捷,唐童败退之日当在不远。
盖闻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器之重,归于贤子。朕恭膺景命,嗣托丕图,远惟右昔早建之文,近考祖宗相承之典,爰遵天序,式正储闱。咨尔长子庆宗,质于长安,不幸为唐狗所害,早殉国!次子庆绪,康皇后所出,日表粹和,天姿颖异。诞祥虹渚,夙彰出震之符;毓德龙楼,允协继离之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为众国之良器,主国运之连城,敕封庆绪为皇太子,是用授尔册宝,正位东宫,统御六率!钦此!”
那人将皇榜念完之后,附近围观的人有的明白这文绉绉圣谕里的意思,当然也有许多人是不明白的。
于是有人问道:“我说老兄,这皇榜上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呀?酸不拉叽的,咱也听不明白呀!”
先前念榜的那人洋洋得意地指着黄榜对众人说道:“这是咱们陛下的圣谕,大概意思就是说,晋王安庆绪,才德兼备,人品贵重,是真龙之子,将来一定能够将这大燕国治理好,所以现在将他立为太子,入主东宫,统南衙六军。”
那人刚刚说完,众人便议论起来。
“这可奇怪了,我们可听说,主上宠爱郑王安庆恩,并且打算将他立为太子,可现在怎么又要立晋王为太子呢?”
“不错,我也是听说郑王安庆恩当太子的希望要大得多,据说当初主上就是害怕晋王的功劳太大,威胁到郑王的地位,对郑王不利,所以才削了他的兵权,将他召回范阳的。”
对于范阳城发生的事情,这些升斗小民也有所耳闻,他们听到的风声,便是郑王安庆恩夺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可现在的皇榜却白纸黑字写着,要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的确是出人意料。
这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你们这些蠢材知道什么,自古以来立太子的规矩,便是立长不立幼,如果废长立幼的话,那边埋下了无穷的祸根,很容易导致父子相残,兄弟相害!主上这也是遵照古人的规矩和教训!”
“兄台之见,甚合我意!想那郑王安庆恩,年纪轻轻,别说上战场了,恐怕连着范阳城都没有出去过!他哪来的资格当太子?可是反观晋王安庆绪就不一样了,他是带兵打过仗的,而且立下了诸多战功!想当初扫平河北的时候,这晋王可只用了十天的时间,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要我说晋王做太子,恐怕更能服众!”
“不对呀,我怎么听说晋王安庆绪已经去北边儿了呢,按理说要立他为太子的话,当事人怎么可能不在范阳城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听说北边的同罗族,最近正在闹腾呢,她们的神女虚连那真在大燕朝做将军,好久不回去了,他们估计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呢!他们现在正打算把他们的神女要回去呢!据说晋王就是去处理这些事情的,诸位想想,要立晋王为太子,主上自然还要给他再建些功劳才对,这样才能服众嘛,同罗族和我们大燕朝本来就是联盟关系,要把他们摆平,还不是手到擒来吗?这明摆着是送功劳给晋王嘛。”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议论纷纷。
“管他呢,谁做太子不是一样呢,反正关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鸟事儿,要我说,不管是谁做太子也好,谁当皇帝也罢,反正到头来还是只有欺负咱们老百姓的份儿。”
“说的对极了,要我说,让我当皇帝才好。那样老子就可以作用三千佳丽,保证弄得那帮骚娘们个个求饶,造他娘几千个儿子出来,挨个当太子,一人一天,谁也别抢!岂不痛快?哈哈哈哈!”
“去你娘的,就你那个样,还想当皇帝?哈哈!”
严庄手下的千牛卫,分出了近四分之一,在内城的城墙外围,张贴皇榜,所以消息传得极快,不胫而走,到了下午的时候,整个范阳城都已经传开了:大燕国的雄武皇帝安禄山,即将立储的人选,正是晋王安庆绪!
一时之间,范阳城掀起了有一场口水风暴,家家户户,老弱妇孺,墙角旮旯,都在议论燕国立储的事情!
范阳城外城,监门卫驻军屯所。
“什么!”史朝义不可置信地大声说道,“立晋王为太子?”
史朝义的一名手下人赶紧报道:“将军,小人不敢撒谎,如今整个范阳城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主上将要立晋王为太子,还说他人品贵重,定能克承大统!”
“胡说!”史朝义看了一眼那名手下人,然后怒声斥道,“李常侍都已经去过了郑王府传旨,如今咱们王爷也已经进宫去了,咱们王爷做太子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圣旨不可能有假吧,再说了,当时我也在郑王府,难不成是我的眼睛瞎了?还是李猪儿假传圣旨?谁又那个胆量!简直是满口胡言!”
那名手下人赶紧拱手,惶恐的说道:“将军,这是真的,不信你看!”
那名手下人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皇榜,皇榜的背面还有些浆糊痕迹,看样子是从城墙上扯下来的,“将军请过目!”
史朝义赶紧接过那张皇榜,略微浏览了一遍,片刻之后,他的眉毛拧在了一起,把皇榜往桌子上一砸,“这他娘的是怎么一回事情!”
其余众人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心中暗道此事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
第两百零八章 纵虎归山
“会不会是主上临时改变了主意?”史朝义的一名手下人试探着分析道。
史朝义闻言,略微沉吟,然后却面露坚定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立储一事非同小可,乃是国运所在,绝非儿戏,焉能朝令夕改?主上不可能如此草率!如果他还没有想好之前,是绝对不会让李猪儿去郑王府传旨的,还让郑王入主东宫,就算是临时改变主意,也不可能如此仓促就贴出皇榜!依我看这件事情,恐怕大有蹊跷!”
“可是皇榜总不可能有假吧!”这是又一名手下人说道。
“嗯?”史朝义闻言,似乎找到了什么灵感,他又看了刚才说话的那名手下人一眼,“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手下人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冒犯了史朝义,赶紧说道“将军勿要误会,属下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
史朝义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让你说你就说,罗唣个什么!”
那名手下人见史朝义面色不善,只得说道:“属下刚才说,皇榜总不可能有假吧。”
史朝义眉头紧皱,突然问道:“这皇榜是谁贴出来的?”
一名手下人答道:“是千牛卫的人贴出来的。”
“千牛卫?”史朝义的眼睛皮一台,“你们确定无误,看清楚了?”
那名手下人说道:“小的们亲眼所见,绝不会错。”
史朝义见手下人言之凿凿,这才确信无疑,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背负双手,低头苦思,手下人自然不敢打扰。
半晌之后,史朝义突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