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熙朝密嫔》第57章


定。当初,这位良嫔便是跟郭贵人交情不错,她若是从中得知了什么,要挟郭贵人也是未可知的。更何况如今才看着这位良嫔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但是宜妃自也是不敢贸贸然的去怀疑谁或者如何,这宫中哪一个都看着可疑。哪一个不是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人。所以想弄明白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关键还是德妃。德妃会知道是谁吗?德妃这样平白受了冤枉,却从来不与她多说什么。她一直被禁足着,而德妃却是一直都自由着。她想着,说不定德妃便是知道些什么的。但是知道些什么,宜妃也明白,德妃不会跟她说。毕竟她的那位公主的死与她有关。所以想从德妃那里知道些什么,就要首先制压住她。
所以,方才宜妃那话其中,大多是针对于德妃,但是也有试探于良嫔的意思。
而如今良嫔这样说,宜妃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如今她想借的是人家八阿哥的力,静观其变便是了。
八阿哥素来做事都是滴水不露的。从前,在朝堂上交给他做的事是这样,如今在这内务府,亦是。方方面面都是照顾的极是周全,而一时之间,关于八阿哥的称赞声也是前朝后宫,到处一片的。
不明白皇阿玛到底是何用意,自然便是要做事周全,且面面俱到的。与此同时,继续观察皇阿玛的意思。
皇阿玛看起来没什么情绪,那便继续静观其变,悄悄观察,小心行事便是。
宫中那些针对于太子的流言,自是八阿哥命人放出去的。只是流言这事,不好揪其源头,所以只能任由着,太子也只能听着。
皇上虽说将太子一派的势力尽数削去,可是对于太子却是跟从前无异,照例的还是亲自教导,然后让太子学着治国。一些朝廷要事总要找太子过去商量,然后听一听他的意见。
太子经过索额图一事,倒是显得比从前沉稳了不少,方方面面叫皇上看着也是满意。只是自然,尚需时日观察。
太子妃还是闲来没事便去永寿宫坐一坐,只是没那么勤便是了。芙蕖年岁大了,其实也早该搬出永寿宫,回阿哥所居住了。只是养的久了,便是格外的舍不得。于是皇上不说,王晚歌便那么一直养着。还请了专门的女先生在永寿宫教授功课。有时太子妃的小郡主来了,便也会跟着学上一学。
这一日,太子妃又来了,只是除却带了一个小郡主,身边还带了一个丫头。那丫头看着十三四的年纪,跟太子妃长的甚为相像。
王晚歌自是一下子便明白过来,这一位是谁了。便是皇上在她跟前提了两回的,石家的那个小丫头。
这小丫头跟太子妃一母同胞,到底是同一娘亲教授出来的,脾气秉性看着倒是也一样。很是合了王晚歌的眼缘。当初王晚歌便对太子妃赞赏有加,如今对这个小丫头也是赞赏有加。
小丫头名为落嫣,尊尊有礼的。
小丫头呆了会儿便是随着太子妃回去了。王晚歌对这位未来的准儿媳妇自是很满意。太子妃走了没多久,竹子走了进来,对王晚歌说道:“娘娘,这宫中众人都往启祥宫跑的勤,从前这良嫔到底是从这永寿宫出去的,咱们是不是也要……”
王晚歌起身,一边走一边说道:“前些日子八阿哥荣升内务府总管,不是送去了贺礼了?如今又去什么,随我去看看芙蕖。”
第59章
既然选择了太子,就断没有再同其他皇子亲近的缘由,更何况王晚歌又素来不是那样的人。
芙蕖如今八岁了,本就从小聪明的很,如今更是一副鬼灵精的样子。懒着赖着不肯听从女先生的管教,而提出来的话更是叫人哑口无言。比如数算,她会问,先生,“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读女戒,也会问先生:“为何女子什么都要遵守,男子便不用吗?有女戒,那是不是应该也有男戒?”
读论语,也会问先生:“为什么孔子那个老头子说的所有话都是对的?先生不是说过,是人就会犯错吗?先生还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此时王晚歌站在门外,便听见了芙蕖诸如此类的问题。此时她在问:“为什么女子能生孩子,而男子不行。为什么男子不行?”口中问着这样令人无法回答的问题,而神色却是十分认真求教的样子,睁着一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女先生。
王晚歌迈步走了进去,女先生见了王晚歌便是福身行了一礼,芙蕖也是赶忙给王晚歌行了一礼。而王晚歌却不叫她起来,只是对她说道:“没有为什么。事实便是如此,你记住知道便是。”
芙蕖在王晚歌面前甚是乖巧,更何况怕王晚歌刚才觉得她是在故意为难先生。于是乎对王晚歌如此说话并不做反驳。
王晚歌也不知道如此说她是对还是不对,反正便是如此对她说了。不然,当真不知道这丫头还要问出什么来。
而就在这时,屋外兰香来禀告说,玲珑公主在外求见。
王晚歌叫兰香直接将人领到芙蕖这来,看兰香的神色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兰香的亦是。既然早便打算不与德妃为伍,那么便断没有将她的人还留着近身伺候的道理。而兰香也从来没所谓的样子,尽心的做着自己分内的事。不过兰香如今也是快到了出宫的年纪了。
玲珑被引致芙蕖的书房,见了王晚歌先是行了一礼,而后才看向了芙蕖,很宠溺的微笑。
玲珑如今着实是长成大姑娘了,一十七岁,花一样的年纪,也是花一样的容颜。按理说,这样的年纪也是快到了指婚的年纪了,只是王晚歌却从来没听皇上提过。不过她倒是有意无意的在皇上跟前提过两次玲珑的懂事,只是皇上都没太说话。
对于玲珑,王晚歌也没太多与她说的,她是个主意极正的人,说也未必能说进她心里去。更何况,王晚歌也没有把握便一定能让玲珑不远嫁,不和亲。
皇子公主的亲事素来便是政治的附属,若是能不去和亲自是好的,可是若是非去不可,却也不是便要寻死觅活的。
玲珑在书房里同芙蕖说了一会儿话便走了,临走时又是对着王晚歌一阵感谢。每次玲珑来永寿宫便要说上一次,感谢王晚歌对芙蕖的照顾。十三阿哥亦是。不过十三阿哥倒是没有玲珑来的勤一些。
四十二年转眼便是过了。宫中经过了一番康熙的大动作,如今又是陷入了一片寂静安静之中。众人都过着自己的日子,像是无心‘站事’似的。只是王晚歌知道,每个人不过都是在观望而已。局势不明,只能观望。
转眼便是到了年下。这是八贝勒爷首次同礼部张罗过年的事宜,却也张罗的十分好,较凌普那老臣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宫中自又是一片赞美之声,还好的是,太子那还是十分淡定的神色。
四十三年时,宫中也没发生什么太大的事,只是贵人高氏所出的一位阿哥夭折了。
而四十四年时,宫中却又是发生了一件大事。高氏又殇了一位公主且不说,康熙再次南巡且也不说,是为苏麻喇额涅突然病重。康熙儿时,鳌拜专权,又不得常见孝庄皇太后,这位当时在太后身边伺候的苏麻喇姑便成了康熙和祖母之间唯一的一个情感枢纽。而本身苏麻喇姑对康熙便是十分的好,自小照顾康熙。而在那晦暗的几年,其实苏麻喇姑和康熙、孝庄可说是相依为命。人总是记得患难时的真情,是而康熙后来对苏麻喇姑便当成了亲祖母似的照顾。而如今苏麻喇姑突然病重,自也是在后宫中掀起了一丝波澜。
十二阿哥胤裪是在苏麻喇姑身边长大的,而这一次,康熙除了亲自侍奉之外,还叫了十二阿哥侍奉左右。可是无论如何,也是未能挽留住苏麻喇姑的生命,终是去了。
其实王晚歌没太见过康熙的伤心的样子,从前听闻他因为孝懿皇后的去世十分悲戚,可是看见他时他却是谈笑风生的。而如今苏麻喇姑的去世,王晚歌在康熙的脸上也未有找到太多悲伤的成分,只是觉得神色看上去有些落寞。
苏麻喇姑的丧事也未有大肆操办,虽然生前地位不凡,可终归身份也只是一个奴才。
康熙的落寞自也是未有持续多久。他总是那副淡淡的冷冷的君王模样。
四十五年时,玲珑的婚事总算是有了结果了。嫁于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纠结了那么久,却还是远嫁了蒙古。而不仅仅玲珑的婚事有了结果,通贵人所出的六公主,也有了结果,也是远嫁蒙古。而与此同时,宫中一位庶妃袁氏所出九公主也有了指婚,却是指婚给了汉人。
明明有指婚给汉人留在大清的机会,却是给了旁人。初听到这个消息,王晚歌有片刻的愣神,不过片刻后便是没了,指婚已经下来了,能如何呢?只是皇上,到底是何意思呢?
似乎这几日皇上很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