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扬明》第753章


钱士升、王应熊、唐世济等人也纷纷出列,站队支持。
“功臣不可不赏,请陛下三思。”
几个大学士和左都御史站队,份量太重,其余的大臣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斤两,全都选择了沉默。这种事情,反对就是自寻死路,赞同就是昧着良心,还是选择弃权吧。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慈有些绝望,初次坐上龙椅的兴奋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如坐针毡原来这张椅子并不好坐,还烫人。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平南侯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可是全盘答应陈新甲的提议,自己又有何脸面面对列祖列宗?
夏天南见朱慈迟迟下不了决心,便添了一把火。
“陈新甲所说的待遇,臣受之有愧,也不敢让陛下为难。这样吧,陛下随便赏赐些粮饷打发臣便是,也算对将士们有个交代,明日交接防务后,臣就领兵回广东驻地,老老实实坐镇南疆,终身不踏入北直隶一步。”
温体仁会意,像相声捧哏的一般接上话头:“平南侯何出此言?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除了你,谁还能保障京师的安全,又靠谁抵御入寇的鞑子,另外西北未平,再出一个李自成又如何是好?”
夏天南“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回答:“阁老太抬举鄙人了。京城防务,自有京营打理;辽东屏障,有关宁军在;西北流寇,不是还有洪承畴洪总督吗?”
方正化站在朱慈的身后,忍不住开口:“按说这朝堂之上没有咱家说话的余地,可是有几句话不吐不快。京营糜烂成啥样了,诸位心中都有数;关宁军若是能拦得住鞑子,也不会让鞑子三番五次在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了;洪承畴虽然能干,但双手难敌四拳,恶虎还怕群狼,拦得住张三,拦不住李四,张献忠、罗汝才之流若是避开官兵主力窜到北直隶,洪总督也无可奈何……”
朱慈听得心里发憷,李自成攻破京城的一幕,他再也不想面对第二次了。虽然明知温体仁和方正化的话有些夸大,但是琼海军对流寇、鞑子的震慑力无人能及,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除了让夏天南坐镇京师中枢,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他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文武百官,无奈地说:“陈爱卿的提议很有道理,温爱卿和方正化的话也很中肯。既然如此,就由礼部办理夏爱卿的一干封赏事宜,大将军加何种尊讳由内阁商议,至于大都督之职,就交给兵部办理……”
夏天南轻轻一笑,拱手道:“臣谢主隆恩!”
他看了看一旁的杨嗣昌,眼珠一转,又道:“臣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考虑。”
朱慈无力地说:“夏爱卿有什么请求,但说无妨。”
“杨嗣昌虽然不适合兵部尚书一职,但终究是前朝重臣,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放到合适的位置即可。现任礼部尚书吴宗达大学士年事已高,操劳封赏事宜未免强人所难,臣提议将杨嗣昌降级使用,擢礼部侍郎,具体操办此事。”
众人哗然,堂堂兵部尚书,降级为侍郎不说,还要亲手操办对头封爵的礼仪流程,这简直是裸的羞辱啊。
就在所有人以为杨嗣昌会拍案而起,请辞乞骸骨的时候,杨嗣昌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对朱慈说:“臣愿意为礼部侍郎,具体操办此事。”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忍辱负重到这地步,杨嗣昌也真够坚强的。
见杨嗣昌本人都同意了,朱慈也没什么好说的,他摆摆手:“那就这么办。登基大典和平南侯封爵事宜,都交给礼部,由杨爱卿主办。今日便到此为止,后续事宜,留待下次朝会再议。”
第七百四十章 征虏大将军
朝会结束后,所有人怀着不同的心情散去。
夏天南一派显然是最大的赢家。他本人拟封爵国公,加大都督入朝参政,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军政一把抓,成了真真切切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站在了大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温体仁继续稳坐首辅之位,成为夏天南朝中最得力的助手;方正化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提督东厂,虽然没有在朝堂上提及,但是这种人事安排不需要经过廷议,直接由皇帝下旨即可,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等于为夏天南在宫内安插了帮手,还掌握了特务机关;陈新甲这个新鲜出炉的兵部尚书虽然不算嫡系,但是靠拢的势头非常明显,等于阵营中有增添一大助力。如此一来,军、政、特都抓在手中,夏天南的实际权力比皇帝还要大。
其余人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朱慈兴致勃勃而来,扫兴而归;杨嗣昌从云端被打落尘埃,一落千丈;没有被波及的文武百官心里也不好受,往常皇帝都不能彻底拿捏住他们这些臣子,可是枪杆子在手的平南侯大有一手遮天的势头,以后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夏天南自然不会顾及这些人的感受,他笑眯眯地与温体仁等人并肩往外走,一路上顺便商议接下来的安排现在他羽翼丰满,大权在握,自然不需要忌讳什么了,就算公开和温体仁的同盟关系,也不怕任何人进谗言事实也如他所料,他们这一行人大喇喇并行,其余的大臣都避得远远的,不敢靠近,连指指点点都不敢。只有陈新甲以平南侯一系的人自居,不顾其他人的目光,腆着脸加入了这一行之中。
他对温体仁说:“阁老,咱们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只剩下一些枝节问题,不如趁热打铁一并解决了。东厂已经落入了方正化手中,锦衣卫我也不想放过。我这次出征,把琼州几个部下也带来京城了,其中有一个叫周国新的,是前锦衣卫广州百户,忠心能干,这次我想让他一步到位,直接执掌锦衣卫。”
温体仁斟酌了一番,谨慎地劝道:“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虽然地位不如以前,但还是非常重要的所在。按常理来说,外臣是无法染指的。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天子势弱,平南侯想要插手,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让一个外省的百户执掌京城锦衣卫,未免也太耸人听闻。不如听老夫一句劝,不要急于求成,至少表面上还是给天子一些脸面……”
夏天南想了想,说:“阁老说得也有道理,咱们吃相不能太难看。要不这样,让周百户调入京城锦衣卫任指挥佥事或者镇抚使,过渡一下,指挥使的位置就让前任千户卫忠来坐这个卫千户被我捉去琼州打磨一番,还算听话,比起骆养性等人好掌控些。”
温体仁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好多了。卫忠既然是锦衣卫十四千户之一,资历摆在那,连升四级虽然太快,总好过一个外地百户一步登天。骆养性是先帝的人,确实也不适合继续呆在指挥使的位置上,找个由头打发去养老便是。”
两人三言两语就决定了锦衣卫指挥使的去留,以及新任指挥使的人选,看起来轻描淡写,可是被跟在后面的陈新甲听见了,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下巴都合不上了厂卫历来是皇帝手中的禁脔,也是对付百官的利器,其人事任免,外臣绝对无法染指,可是在平南侯眼里,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由此可见,这位平南侯的强势到了何种地步。陈新甲不由庆幸万分,幸好自己把赌注都压在了平南侯身上,这一把算是押对了,将来的仕途定然前程似锦。
夏天南说完了锦衣卫的安排,想起了另一件事,转头搜寻:“兵部的新尚书呢?”
陈新甲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上前,低头哈腰说:“新甲在此,平南侯有何吩咐?”
夏天南看见他这副小受的模样,笑了笑,说:“虽然任命还没下来,但是兵部的事情你要先担起来。既然陛下信任我,让我总督天下兵马,那么各地的军队就要接受我的统一改编和安排,其中的细节问题,咱们去你衙门详谈。”
陈新甲眉开眼笑,平南侯下了朝就找他商议要事,说明已经接纳了他,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办好这份差使。他恭恭敬敬伸手一迎:“请平南侯移步兵部衙门,下官把各职司的主官都集中起来听平南侯训话。”
“呵呵,训话可不敢当,兵部是咱们武将的上司,陈部堂这话折煞我也。”
温体仁见夏天南要去兵部,便说:“那老夫就去内阁,召集同仁,把平南侯的大将军尊讳和职司都定下来。”
夏天南拱手道:“就仰仗阁老了。”
一行人在金銮殿外广场分道扬镳,夏天南带着陈新甲去了兵部,温体仁便顺道去往内阁。
到了内阁之后,温体仁命人去请其他的大学士。过了没多久,几位内阁成员先后赶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