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遂明》第206章


带着。
所以从明面上来说,皇太极的兵最多,但暗中,还是多尔衮的兵多。现在多铎生死未卜,就算他带着的正白、镶白死个精光,加上他正蓝旗八千人,两人加起来的兵也和皇太极差不多。
德格类也叫道:“明廷的京城城高墙厚,又有火炮助阵,怎么打?依我之见,还不如去河北转一圈,只要捞得够多,还怕蒙古蛮子不服?”
皇太极气得手发抖,一时气郁胸口,说不出话来。多尔衮抬起头,淡淡的道:“德格类,不准和大汗这样说话,还不跪下请罪?”
德格类怒极,叫道:“我凭什么请罪?我所说的,有那一样不对?如果不是大汗搞出什么龙脉金牌,弄得咱们八旗实力大损,连火器场都让明军给炸了,咱们打京师,还用这么辛苦,用人命去堆?”
皇太极只觉得胸口一腥,跟着一口血喷了出来。他自从上次被李开国搞得气郁于胸,生了一场大病,养了月余才见好。此次南下,他的病也没有痊愈,只要心情一激荡,便会闷气于胸。这时被德格类顶了几句,登时便血气上涌,吐出一口血来。
皇太极的亲兵大惊,连忙拥上来道:“大汗,您怎么了?”
多尔衮怒道:“蠢奴才,还不快去请巫医前来医治?德格类,你跟我出来。”说着一拉德格类,将德格类拉出营帐。
亲兵急忙着皇太极扶到榻上休息,巫医也急匆匆的赶来,经过多尔衮和德格类的身边时,多尔衮使了个眼色,那巫医一个哆嗦,随即便见到多尔衮眼中凶光大盛,立刻微微点头,进帐去了。
德格类站在多尔衮的旁边,将这一切都收入眼底,他肚子里冷冷一笑,无论多尔衮现在想做什么,对于他来说,都是有利无害。别看他正蓝旗只有八千,可是比起正黄镶黄两旗一万三千人来说,更值得多尔衮拉拢,毕竟他和多尔衮是一条线上的人。
不出德格类所料,不过一会,营帐中悲声大起,两名亲兵双眼血红的冲出帐来,一见到多尔衮和德格类便跪倒在地,大叫道:“两位贝勒爷,快进去看看,大汗不行了。”
多尔衮和德格类大惊,当然是假装的。他们两人冲进营帐,只见皇太极躺在榻上,只是一声声出气,却不吸气。而那巫医却在跳着大神,唱着不知道什么驱魔的咒语。
“大汗,您怎么了?您怎么了?”多尔衮和德格类扑到皇太极的身边,伏下身体哭道。
才刚刚伏下身体,忽然多尔衮只觉得胸口一痛,跟着德格类也是后心一痛。多尔衮瞪大眼睛,望着皇太极手中的刀,全都明白了。德格类却早就被皇太极的亲兵背后一刀给捅死了。
皇太极嘿的一声,翻身坐起身来,一脚把还在用双眼瞪着他的多尔衮尸体给踢飞。看他龙精虎猛的,那里还有奄奄一息的模样。
皇太极狞笑着对多尔衮的尸体说道:“如果不是你们兄弟两人掌握这么多兵力,本汗早就对你们下手了。如今多铎一死,你们还活着做什么?来人,将他们的尸体拖下去,召集所有兵马,本汗有话要说。”
当然说话是假,清洗亲多尔衮和德格类将领为真。以皇太极的安排,这些人那里逃得过他的手心。不过半天,正白旗镶白旗和正蓝旗的头领尸体躺了一地。皇太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八旗兵所有不稳定因素清理干净。
虽然看起来丧失了大部份带兵的将领,鞑子实力大减。其实不然,现在皇太极强行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集中指挥,反而是实力大增。
做了这么多年的大汗,皇太极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集权才能够施行你的想法,别人才不敢违背。
现在所有的刺头都已经除去,皇太极自感实力大增,如果不是年头时李开国搞了那么一场,他还真想就此退去。可真的不行,他如果此次入关再捉不回多少百姓和金银粮草,他的位子也做不稳。
其实他也没想真的攻进京城,就凭他这四万多兵马,想攻进京去,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他还是不停的攻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逼崇祯皇帝和他议和。
别人不知道满洲的情况,他身为大汗岂能不知?现在的满洲,已经糟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已降的蒙古贵族离心离德,那些汉军旗降将也都被岳讬斩杀一空,还有那些马场,火器场。这么多年来,满洲人积攒的那些家底全都让李开国一场大破坏给折腾没了。
满人不善耕种,只善骑射。所以一直以来,都不能自给自足,就是不碰到灾荒之年,也只能依靠每年抢掠明朝的财物牛羊才能过得下去。如今满人贵族还行,有些余粮,可是那些低层次的满人,现在已经快要断粮了。
而且这一回满人军队实力大损,一是镶蓝旗全军覆没。二是龙脉金牌事件,各旗和他离心离德。三是蒙古降人蠢蠢欲动。他这一次来,是挟着满人所有的实力而来,就是为了逼崇祯皇帝议和。
只要能议和,每年满人都能得到一些贡物,然后他再想办法,平定蒙古和朝鲜,慢慢恢复元气。本来他并没有想对多尔衮和德格类下手,毕竟这两人也是猛将,而满人就缺少这样的将领。可是他们想要杀自己,那皇太极就不能手软了。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他强迫自己把对李开国的仇恨忘记,决定再攻一次城,这一次务必要把外城攻破,迫使崇祯皇帝议和。不过李开国那里他也派了五千人马前去骚扰,令其不能救援京城。
清晨,天才刚蒙蒙亮,皇太极亲自整军上阵,这一次,事关满人的气运,他不能不亲力亲为。鞑子们见到皇太极站在他们中间,登时士气大振。皇太极纵马来鞑子军中来回跑动,一边跑一边叫:“今日本汗亲自带尔等攻城,第一个攻上城楼者,本汗赏金千两,封奴一千。只要攻进城去,十日不封刀。”
鞑子们兴奋之极,都大叫道:“十日不封刀,十日不封刀。”皇太极一指京师城墙,大叫道:“攻城。”
战鼓“隆隆”敲响,鞑子们发了一声喊,抬着云梯就往城下跑。明军在城墙上立时发炮还击。
崇祯皇帝才刚刚醒来,就接到奏报,说鞑子正在猛烈攻城。其实不用人奏报,崇祯皇帝也听到炮声。他急命太监前去打听情况,同时急召内阁前来议事。
“张爱卿,五省兵马何时才能到京?”崇祯一见到他们就急着问张凤翼。
张凤翼立时回道:“启奏皇上,五省兵马正在日夜兼程赶来,最多不过七日,便可到达京师。”
成基命忧心道:“来得这么快,兵力疲乏,老夫要知会一下户部,多多准备一些粮草。”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们君臣如此对话,只是互相安心而已,纯属排遣一下紧张情绪。七天才到算来的快?崇祯皇帝恨不能五省兵马立刻就到。
就在这时,打探的太监屁滚尿流的跑进来,大叫道:“皇上,鞑子已经攻破第一道城墙了,正在攻打第二道城墙,不过守城的总兵祖大寿说,鞑子攻不破第二道城墙,请皇上放心。”
崇祯皇帝忽得一声站起来,就往外走。护卫的锦衣卫立时跟在后面。内阁大臣也都小跑着跟在后面,他们知道皇上要去做什么,登上内城城墙,看一看情势如何。
来不及乘辇,崇祯皇帝快步上了内城城墙,极目望去,只见德胜门那里黑烟滚滚,杀声四起,崇祯皇帝接过千里镜,看到明军正在奋力杀敌,不进的有鞑子被挑起,推下城去。即使是用千里镜隔这么远观看,崇祯皇帝都感觉到一阵血气杀气扑面而来,让他几日没睡的身体忽然有些不适。
崇祯皇帝放下千里镜,对张凤翼道:“李国的兵马呢?不是已经到京了吗?怎么不来救援?”
张凤翼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他总不能说,他派去的侍郎被李开国给打了板子,丢回来,说要崇祯皇帝给他十万人的粮草和粮饷才肯救援,那崇祯皇帝震怒之下,自己可就倒了霉了,非得下大狱不可。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欺上瞒下,让崇祯皇帝相信自己说的话。
当下他脑袋急转,连忙道:“皇上,那鞑子知道李国兵马进驻,一定会派兵骚扰,所以李国才会救援来迟,皇上莫急,臣再派人去看个究竟。”
崇祯皇帝能不急吗?眼看着鞑子正在攻打外城第二道城墙,这一道如果也破了,那整个外城就都暴露在鞑子的铁骑之下,京里八十万百姓可全完了。
当下他急忙对成基命道:“下旨,封李国为大都督,赐免死金牌一面,朕准他三代免死,让他速速来救。”
成基命道:“老臣遵旨。”刚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