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异界法》第542章


弃地翻查从工人身上脱下来的工装裤骂道,“这里肯定没有危险品了,赶紧来个垃圾桶,把这东西妥善处理了吧?”
“哪个桶?”有教官跟着起哄道,“不可回收,还是危险品?”
“这么臭,肯定是危险品!”
“安静!严肃点!”教头一脸复杂地看着这两个年纪不小,已经有家室的教官,“你们……要轻松可以,小声点……”
“是!”两个教官听到之后立刻立正,可他们刚想敬军礼时却又双双把手僵在半空——他们已经不是pla现役人员了。或许不在pla当中让他们的纪律意识松懈,但到关键时刻他们依旧能绷直身板,成为国家机器中的那颗齿轮,不负于自己的职责。
就像三十年前的那场动乱那样,他们的前辈把上面的命令执行到了最后一刻——不开枪,不反抗。不少军人,比起暴徒们还要更年轻的军人甚至为命令付出了生命……就算发出命令的决策者有失误,但坚决服从命令,纪律高于一切,这便是共和国军人的担当和传承。
可是,他们的行为被绝大多数后人认可了吗?造谣者和推墙党们不用去翻找史料和档案,用抠过脚的手便能得出结论:掀起冲突的是军人!一定是军人!这口锅很快被大多数人认可,就这样砸在了这些教官,甚至是当今异世界军政两界大佬之前辈的头顶上。
然而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那些牺牲的军人们并非是“参与械斗”,他们的手上有的只有他们自己的鲜血……反倒是那些靠“闹”想要达成自己不合理诉求的残渣败类最后成了有权解释一切的“反思者”,吃着他们同龄人的人血馒头,在天涯海角把酒言欢!
“在他们举起武器,妄图反抗国家秩序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足够我们拿起我们的武器将他们消灭!想一想吧,他们都能在人堆里引爆炸弹,消灭与他们无冤无仇的工友,路人,还有你们的战友,那如果他们抢到了你们的枪呢?他们会如何去伤害我们,去伤害我们应当负起责任保护的人民?”
说到这里,教头对着面前低头不语的皇家第二步兵旅,这个“埃尔塔人旅”的各级主官和官兵摇了摇头。
欲言又止的他本已经放下话筒,可在这一瞬间又捏紧了话筒递到了自己嘴边:“我知道开枪的责任很重,决心很难。可你们一定要明白,保护住信赖你们的国民,不让败类伪装起来伤害国民和侵蚀你们的声望与威名,这是你们最大的责任!就到这里,下课!”
(第三卷终)
第一章 借刀杀人
“‘解放者’啊……真是该死。 李局,能否把这个东西让我戴着手套拆解一番?”
看着陈列在面前的透明证物袋,某个着军装的大佬一下就认出了这件武器的真身,没有任何犹豫。
“‘解放者’?”被叫做李局的大佬也吃了一惊,“你怎么会知道这东西的名字?来,小王,给二部的同志准备好手套和工具……”
“不需要工具了,一根插销就行。”来自总参谋部二部的军人娴熟地戴上手套,打开了证物袋。“‘解放者’是北美联邦某位枪械工程师设计制造的一系列枪械总称,而它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能通过现阶段的一切安检器械,包括立体x光扫描在内。”
插销在他的手里灵巧地伸进通体白玉一般的解放者手枪某处,顷刻之后由插销和弹勾固定的枪身和零件就全部散开。解放者的组装非常容易,也不需要螺丝,因为它完全是“一次性枪械”,不需要考虑重复拆装导致的各种机械性能影响。
面对着散落一工作台的部件,这位军人首先拿起了一体打印的枪管,用手摸了摸它和机匣结合面的反面——在那一瞬间,他的眉毛抖了一抖,只是这细微的动作没有被任何人瞧见。
“没错了,这是地球的产品。你看呐,这独特的,只有3d打印才能显出的纹路。”他把枪管拿到了无影灯下,向四周的同僚展示着这柄解放者的特征。
四周的军警高层和刑侦老手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看大洋落的好机会,纷纷伸长了脖子细细端详。这种枪械用于实际运用甚至是犯罪的案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闻之甚少,若是能得到更多个中细节,这些人说不定还能整几篇内部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出来……
“那之前发现的圆柱形弹头,已经能确认它们的归属了吗?”
“恐怕不能。”这军人把零件一个不少地贴上标签纸,顺手便拿起了一直放在身边的单反相机,“我的意思是,和这次的弹头对比已经能确认那是解放者所发射的子弹,但依旧无法确认是哪一柄,是不是现在我们拿到的这一柄,我们也无从得知。换句话说,解放者每发射一次,其最基本的弹道性质就要发生一次变化。如果我们用它连续发射两次子弹来和之前发现的做磨损对比,那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两柄不同的手枪发射的。”
“是这样的,在它的最近两次测试中已经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弹道特性………”某个刑侦专家推了推眼镜附和道。
“居然擅自地对易损品进行测试!”来自总参的军官忽然用拳锤桌,气冲冲地打断了他的附和。“这柄手枪的寿命恐怕不会超过十发子弹!你能肯定它之前没有打过八发,或是它的寿命合格么?”
室内一片鸦雀无声。这东西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才是第一次得见,又怎么知道这东西的寿命有限?
“得亏它还没散架!”这军官脱下了手套,“所有的零件我都已经贴了标签,这件证物因为和涉外国家安全有关,所以我们有权将其带走……结论?听好了,这是百分之百的地球产品!而且应该不是来自国内!”
“会审”在一片阴霾中不欢而散。能证明凶器来自地球,反而让案件的水又深了几分,而各部门之间的猜疑和提防也在其后悄然加深。
“你之所以要把这东西带回去,而且不让它继续放在二部之外的其它地方,是因为那本来就是二部的东西吧?”
在从传送门基地地球端开出的一辆黑色轿车里,几个小时前还在异世界的总参大校怀里抱着一只和他手臂相锁的保险箱,听着身边领导的询问而默然无言,用轻轻点头替代了回复。
“行动代号‘定海神针’,这东西就像是能装进孙大圣耳朵里的金箍棒一样,能突破一切形式的非搜身类安检,把危险送到敌人身边。”这领导倒也不怕泄密,毕竟在这完全保密,隔音的车内讨论机密和安外外馆街甲45号一样安全。“可是据我所知,如果没有出错的话,这些武器早就已经一个不剩地被销毁了呀。我们委托国内某高校高分子成型研究所制造的四十八根枪管,可是全部都掌握在我们手里,在完成任务之后……”
“52”。大校的手在天空中画出弧线,继而他小声地解释道:“上面的标号如此。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说是我们的内鬼制造了多余的武器,研究所的器械和图纸被人窃取和偷用,或是有其他国家和势力得到了我们的图纸,意欲浑水摸鱼,这都是有可能的……”
“好了,推断原因恐怕就不是你的工作了。”大校的上级领导突然紧张起来,打断了他的陈述。“这件事恐怕要闹到中央去,天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天大的人物,像是姬生德什么的掉下来……”
即使已经明确盾城案的枪械是地球产物,可嫌犯依旧“逍遥法外”,踪影全无。门东市方面得到的信息是他们应该已经不在东埃尔塔,极有可能随船出海——随什么船,去了哪里?花了大力气在东北埃尔塔地区排查的当地警探们也只能给出一个结论:五成出国,五成南下。至于南下到哪里,路上转船去了哪个国,那就不是他们所能知道的了。
一计不成,便是另一计。案发两天之后,驻希尔齐港机场的各单位所属直升机便在四周海区进行大规模的抽检和搜查——根据计算,倘若“嫌犯四人组”是乘上了向南行进的船只,那么有大几率能被这“拦腰截断”的抽检所拦下来……
可埃尔塔夏季的沿海季风打碎了这一梦想。几天的高强度行动下来,无论是直升机的易损件储备,大修时间还是各单位机组的体力都已经见底,而收获依旧是零。
“嗨呀,好气呀。”摆弄着手边早已一点信号都没有的收音机,韩德尚只能一筹莫展地摇摇头。“他们肯定是察觉到我们手里有能够收听内部消息的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