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说书人》第343章


说到这里,陈进才肃容,众人知道,他将要说出,这个从今往后八百年世界第一强国的名字,所以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准备听个仔细。
“往后七百多年,世界第一强国,名字叫做大不列颠!”
第257章 他们怎么统治这个国家
人族的发展一直以来,从来就没有和平能发展出好东西的。
从古到今,让人族迸出发展的动力,只有战争,唯有战争才是人类动力的源泉。
当你安于现状,可能就只能接受,别人发展后对你的欺凌,或者对你的迫害。
“大家知道大不列颠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吗?”
陈进才如是问道,想要别人对大不列颠或者说英国有个更好的认识,就必须得让他们知道残酷的现实。
他走到一幅地图跟前,那不是明朝的地图,那是清朝的。
那是英国最强大的时候,大不列颠的威名世界传扬。
在这一幅地图上,在这一幅世界地图上。
大不列颠帝国的,所有,占领范围。或者说所有领土,都涂了一个颜色。
那就是红色,非常醒目的红色。
这个是陈进才画出这幅地图的时候故意涂的。
为了就是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大不列颠帝国的领土有多大!
“知道这个国家有个什么别称吗?它有个别称叫做日不落帝国!”
陈进才很严肃的说出,英国的一个别称。
大英帝国的领土标志很显眼,所以众人可以一眼就看出,那一大片,红色的地域有多大。
特别是北美,那一大块地方。
还有澳洲那一块地方。
他们发现,哪怕是北美或者澳洲,两个地方的其中一个,都要比大宋,大到哪去了!
不说别的,就是澳洲,仔细瞅瞅都可以赶上三个大宋了。
三个大宋啊!
这还只是别人领土的一部分而已,连别人国土的1/5都不到。
也就是说,别人国土四分之一不到,居然是三个还多的大宋。
世界上真的存在有这么强大的国家吗?而且是,他们的领土跨度居然能跨越全世界那么大各个地方。
他们统治得过来吗?
不会是像蒙古帝国那样的,打过了就算是自己的领土吧!
学子们不知道,可是像赵佶与蔡京以及六大书院的那些教习院判山长,他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大到超过了一个度之后,带来的是统治的不便利。
赵佶曾经也是个想要做出一番大事做个好皇帝,要不然在原来的历史上,也不会同意用钱财去把幽云之地买回来。
原来也出过一番大力气要去学习怎么统治一个国家的,当然知道,一个国家大过了头,带来的便是政令的不便利。
就是大宋,先皇时侬智高造反,一些官员捂盖子与及遥远的距离,等消息传到东京城之时,侬智高已经占下了诸多州县,杀人无算。
若不是后来狄青千里迢迢从西北南来,一战而定,就南方这些久不经战场之兵,便是小半个山河破碎!
这便是地域遥远之忧,连大宋都是如此,难道那个大不列颠帝国如此之大的地域,又能例外不成?
要知道刚刚陈进才说过,未来的蒙古帝国,快马从东到西都要跑一年。
也就是说,如此西方有战事,将消息用快马从西方传递到东方的王帐,那都要一年后了。
那如果真的如此,什么黄花菜都凉了罢!
也许这就是偌大个蒙古帝国在那个叫做什么成吉思汗的皇帝死了之后土崩瓦解的原因吧!
连赵佶都知道这个道理,蔡京与六大书院的那些教习与山长院判们,没有理由不知道。
所以他们同有一个疑惑,那个国家的皇室,是怎么统治自己偌大的国土的?
不耻下问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修驰道以通天下,求政令之通达。
始皇帝时所修筑之驰道,哪怕是到了如今,还在使用。
由此可见始皇帝对驰道之重视,若不是他死得突然,扶苏又为赵高所害,任秦时兵锋之强悍,当不至二世而亡。
从汉武以来,始有六百里急脚,传承至今,为的不过是尽量要朝令夕至,交通消息所用!”
“先生刚才所说之蒙古帝国,想来其分裂败落之因,想来是耳目所不灵致之!
纵然手中兵戈强悍,横行天下,然而耳聋目盲,虽手有千斤之力而不可发!
诺大的土地不过是耗费钱粮兵卒,于国有何益?”
问出这句话的是岳麓书院的山长。
老人家虽然只是埋头做学问的人,不过,既然能主持这么大的书院,只会埋头做学问是不行的。
这个世界有个魑魅魍魉,诸多看不见的手段,作为一个影响深远大书院的家长,见识和手段必是当世之选。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看来,这么大的帝国横跨那么大一片地方,
而且,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怎么可能,维持住偌大个帝国领土的完整?
他这句话,其实不管是赵佶还是蔡京,还是别的书院的教习山长院判都知道,只不过他先一步问了出来。
所以看到岳麓书院问出来之后都眼光灼灼的看着陈进才,等着他的回答。
“啊!原来这个国家有这么大的问题,那白牛先生为何说这个国家是七八百年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一个学子疑惑。
其实疑惑的不止他一个。
“是啊!看来距离可比大宋要远,不知道多少百倍!
那可是隔着茫茫大海啊!”
那世界地图上用种种蓝色的水彩画出来代表大海的区域,是那么的辽阔。
毕竟在地球上70%以上是海水,而陆地却只有那么点。
在未来大海代表的是财富,所以陈进才画大海的时候很郑重。
因为哪怕是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大海深蓝世界的话语权,还代表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与利益。
迷茫,是眼前所有人脸上显露出来的表情。
陈进才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些人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关乎自己将来的部署。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中原对西域的认识,顺便还带来那里的使者。
从此,中原与西域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商路,然后商人们,经过西域后往大食那边走,这条商路,带给所有成功走过这条路的商队巨量的财富!”
“这条路,九百年后世人称为:丝绸之路!”
“可是现在,大宋通往大食那边的商路被西夏人截断的这些年,大宋与大食人的通商断过没有?”
(这是补昨天晚上的,今天晚上还有一章)
第258章 不用等到明朝(终于写好一章)
大宋与大食之间的商路断过吗?
从来没断过。
北宋初年,就有大食商人朝贡宋朝,不过,蒲希密不过是一个商人,竟谎称使节,其心可诛!
在北宋,泉州是大食人在中土第一座清真寺的落脚点。
泉州也是来往海商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大食跟大宋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断过,起码是行商从来没有断过。
不过,因为西夏人的崛起,在陆地上阻断了,大宋跟中亚之间的交流。
所以商业交流重心,从陆地上转换到海上。
等所有人将大宋与大食的商业贸易的重心从陆地上转到海上时候。
他们居然发现,相比陆地上所需要的时间,海运居然快多了。
从巴格达到泉州,走海路比陆路要快很多。
而且,一个驼队才能运多少东西?就是牲口路上消耗的粮草物资都是巨量。
而海运的,一船就能拉好多个驼队的东西,然后路上也没有牲口消耗粮草和水。
这就又省下一大笔的财货,一趟买卖跑下来,所赚的钱财居然比跑陆路要多了十几倍甚至更多。
这样一来,都跑海路了,谁还跑陆路啊!
“哦!朕想起来了,前些年还有大食商人,到东京进贡!这些人颇为恭顺!”
赵佶想起来了前那两年到东京城给自己进贡了一批象牙做笔杆的上好毛笔的大食商人,记得当时他们就说在泉州上岸的。
对于这些识趣的外国人,赵佶可是有着挺好的印象,便开口说道。
“恭顺?哼哼!你大宋皇室最后血脉,差点就全部死于他们大食人手中!赵宋迁到泉州的宗室五千余人,尽数被他们屠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