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沧海》第333章


王大海拦住喊话的特警,必须把事挑明着讲,于是提高嗓门,幽默地说:“这件事呢,本来想跟你汇报一下,你看看你,好像对李副市长很忠诚,说要带人就带人走,搞得我有点慌了神,所以赶紧向市长报告,得罪之处真的请多多包涵。”
喊话的特警心里一惊,今天的事在滨江通了天,王大海话中有话,不知道来路有多深,停住脚步,铁板一块的脸立即绽放出菊花,点头哈腰地说:“还得请王董事长在市长那里多多美言几句。”
王大海轻蔑地看了喊话的特警一眼,回答道:“那要看我的心情高兴不高兴。”
喊话的特警双手作揖,向王大海道歉:“是我瞎了眼,让您受惊了,今后用得着的地方,一个电话马上就到。”
王大海拍拍喊话特警的肩,并握握手,一同走出市政府大院。他看到大院门口还有黑压压的人群,奇怪地问身边的刘春花:“不是说,国企厂的上访工人已经撤离了吗?”
第三○九章 金光大道(完)
(《最沧海》在中国作家梦想杯激情鼓舞下,今天完本了,感谢广大书友们的热情支持,作品进入梦想杯复赛。)
面对市政府大门外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刘春花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王大海没再继续追问,牵着刘春花的手,快步甩开特警,一头雾水往前奔。
“海哥,你没事吧!”一个粗壮的声音从人群里喊过来。
王大海立马定住脚步,警惕地顺着声音的方向搜寻,远远地看到原来是他一起滚稻草玩到大的发小,现在的妹婿章文,顿时,一身被看押的憋屈与疲惫一洗而去,两眼发出兴奋的光芒,他感觉听到的是气势磅礴的声音,是扬眉吐气的声音。
王大海一刹那激动后,脑海里闪现国企厂上访工人静坐堵门的情景,看着迎上来的章文问:“怎么是你们?”
“怎么不能是我们?”章文反问道。
章文用一只手叉开刘春花,两眼与双手绕着王大海高大的身躯上下左右地检查,看看没有缺胳膊少腿的,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商场也不是战场,不要搞得大惊小怪的。”王大海推开章文的手说。
“商场比战场还要残酷,战场上还可以举白旗投降,但商场上尔虞我诈,必须置对手于死地。”
“你看看,我没事。”
“不是我看,是有一个老大人委托我看仔细一点。”
“是谁?”
“海哥应该猜得到是谁?”
“不要卖关子,照直说。”
“老太君。”
“是母亲,她老人家怎么知道我被扣住了。”
“老太君有心灵感应先见之明,上次说海哥有血光之灾不是很灵验吗?”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母亲,自从搞企业后,总是让母亲担惊受怕,寂静的深夜,救火车一叫,母亲都要急忙爬起来,观察一下,鸣叫声是不是来自德豪公司的方向。”
“海哥,不是我说你,有权不用过作废。”章文把话打住,看了一眼王大海,接着说,“长江在省高检已经升到处级干部,把他抬出来,滨江的这些小杂碎还不都是哈巴狗。”
王大海知道弟弟王长江在办理李建国案件中荣立三等功,并在开庭审判后不久就升到副处长的岗位上,肩负起更大的重任。王大海内心深处为王长江高兴,王长江终于走出高考时因为他的坐牢而影响到王长江报考国防生政审不合格的阴影,成不了国防生把王大海恨了一个大窟窿。王大海对于有弟弟的这层关系,始终保持缄默从不提及,希望兄弟俩人像在不同的空间并行的两颗行星独自运转互相辉映。
避开章文的好言相劝,王大海想再问一问章文是怎么来的,以及上访工人的情况,但话到嘴边又吞到肚子里,跨出大门,他不但听到久违的熟悉声音,而且还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老书记曹爱国站在最前面,身后是王鹏、吴兵等数也数不清的相濡以沫的公司员工,顿时心潮澎湃,两眼湿润。
王大海是一个真正有血性的男儿,在人生拐角处,重新开始,从当年的好胜心,到现在的事业心,绝不曲意逢迎求得别人理解与重视,勇往直前也不怕别人忽视与攻击,虽然他的人生始终在飘零,在风暴肆意的大海中有时迷失方向,但想到母亲的牵挂,看到员工们坚定支持的目光,那就是他事业追求与前进中的幸福港湾,给了他勇气与力量,对市场追逐中时常碰到的一潮潮一浪浪的讽刺与诋毁,从不胆怯与退却,而是执着地不断追寻,披荆斩棘。
吴兵挤到曹爱国的前面,他还在为没有带人把国企厂的人赶跑而感到内疚,先开口向王大海道歉:“董事长受苦了,这件事怪我。”
“我一个人受点苦,大家都平安了。”王大海安慰道。
“董事长可不能再有这个想法,这次算幸运,万一有个什么的……公司与全体员工更遭罪。”
“你有更好的办法说服上访工人。”
“对付不讲理的人,只有用拳头来说话。”
“现在搞企业不是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单靠胆子大就能赚到钱,已经不时兴打打杀杀。”
“枪打出头鸟,古人说的话,今天还照样管用。”
“我们是做企业,不是做侠客。”
“打掉几个出头的,大不了拿钱出来摆平,董事长一个人出头露面,风险太大。”
王大海看看曹爱国,看看王鹏,又看看围住的员工,他动情地对吴兵说:“大家要记住,我这次去英国招商,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是条虫,我们中国人听了还老大的不乐意,其实,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难道不是一直喜欢内讧吗?”
对于王大海沉稳处理这次两企之间重大冲突事件的风格,合资成功后,肯定要大批使用到国企厂的技术工人,成功地化解两企之间的敌对情绪,曹爱国打心眼里高兴,看到王大海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走出国门的企业家,这是德豪公司股东的福祉,也是一千多名员工的福祉。他帮腔说:“要和气生财,可不能破坏合资环境。”
曹家国的话勾起王大海的心思,他掌控的德豪公司始终潜在水下一点点壮大自己的实力,怎样做到有一天一出水就能一飞冲天,华山一条道,只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才能使公司走得更远更稳,一个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根本出路在于合作,完全靠单打独斗根本没有前途。王大海清楚地知道德豪公司已经遇到发展中的瓶颈,如何突破,必须引进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目前的捷径走合资之路,引进外企的资金与技术,聘用国企的实用人才。
想到即将实施的新一轮发展蓝图,王大海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但要走得更远,需要一大群人。”
“道理都懂,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我们不需要敌人来帮。”吴兵坚持自己的观点。
“有位哲人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王大海把来接他的员工当作洗脑的宣传队,必须首先打破国企与民企的身份概念,为了合资企业的利益,通过聘用走到一起,不论高低贵贱,一律平等,效率优先,只谈员工对新企业的贡献值。
“有些与董事长英雄所见略同,吴总的做法叫不打不成交。”曹爱国插话说,“关键我们要快马加鞭把合资企业建设好,尽快投产达标,发挥经济效益。”
站在一旁一直静观沉默不语的王鹏,听到曹爱国讲话中提到加快合资企业建设的事,他再也沉不住气了,本想等员工散去以后,坐在回公司的小车上向王大海单独汇报,既然挑起话题,他随即走到王大海的身边说:“董事长,我带来了一份从英国发到公司的电报。”
“天大的事,真能憋得住。”王大海急切地说。
“特警不让进,怕我们搞串供。”王鹏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掏电报。
王大海巴不得自己伸手去王鹏的包里拿,可等抢过王鹏递上的电报,两眼傻傻地看着,上面除了王大海三个汉字外,剩下全是ABC英文字母,无奈之下,他并不甘心,反过来看纸的背面,一个汉字也没有,不懂英文,拿着电报一筹莫展,他正准备幽默地调侃说英文盲,睁眼瞎。
“董事长,还有一份汉语翻译。”王鹏从公文包忙乎一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