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大文豪》第146章


这燕王比起那三十出头的吴王,显得年轻得多,最多二十一二的模样,长相却不怎么与承平皇帝相似,没有吴王长相与承平皇帝那般相像,但是眉宇之间还是能看出一点点皇家血脉。这燕王气势比不得吴王的锋锐,多了一些儒雅气息。
黄明本还要催促手下上前救人,此时看到对面阵中开了一条小道,小道中走出了一个身穿蟒袍之人,也是认出了来人是燕王殿下。连忙跪拜在地,口称:“拜见燕王殿下。”
这燕王虽然没有什么权柄在手,却是没有人敢轻慢的,黄明更是不敢缺失了礼数。
祝振国也是反应过来,连忙下马,也是单膝跪地,口称拜见。一时间所有在场之人也随之拜见。
“造反不成?”燕王夏文瀚此时已经到了两方的中间,满脸的愤怒,不管怎么说,这天下都是他夏家的,两方人马在城中厮杀,这燕王心中哪里还会不怒。
黄明倒是口快:“回禀殿下,这中京来的祝振国私自绑架北河郡主官,胆大包天,微臣率部来救,方起厮杀。”
此时整条街道,还在马上的就只有燕王一行人与还被绑在马上的云时道、韩须仁与李达。其他人都跪拜在地。燕王回身看看,立马也就看见了这被绑在马上的云时道。
“哪个是中京来的祝振国?”燕王夏文瀚显然是大致相信了黄明的话语,对着这些铁甲汉子喊道。
“微臣祝振国,奉皇命来北河郡调查科举舞弊案,缉拿一众涉案犯官返京,还请殿下明察。”祝振国此时直接拉出了皇帝的虎皮,也是现在说别人也没有什么作用,唯有皇帝才能为自己撑住场面。
“可是当真?”燕王倒是没有想到是这么回事,心中对这北河郡的科举事情,虽然不太了解,也是听过一些风言风语。又听到是奉皇命,燕王心中已经亲近不少。
“殿下,这祝振国信口开河,他既没有手谕,也没有圣旨,是他私自绑架朝廷大员。望殿下明察。”黄明不等祝振国回答,立马接话,觉得此事必然要落定下来,自己是有理的一方。
“回殿下,千真万确,微臣便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冒用皇上圣谕。”祝振国紧接着说一句。心中却是自信得很。
也是这个世界为官的,哪个敢乱说皇命,乱说皇命者,即便是有一千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燕王心中也是如此想法,怎么可能有人没有得到皇上圣谕,便敢信口开河。却是燕王哪里想到,这祝振国严格来说,还真是没有得到皇上的圣谕,只是刑部派出来的而已。
“云大人涉案,你可有证据。”燕王显然信了这祝振国的话语,此番却是更在意的是案情是不是真与这云时道有关。有无证据才是事情的根本。
“回禀殿下,此案人证已经被微臣送到中京,物证便在后面的箱子中。”祝振国听了燕王问话,显然是相信了自己,心中也是安稳不少。
两方厮杀,最后来一个没有任何权柄的王爷做裁判,倒是有些奇怪。却是这王爷也是此时唯一有资格做裁判之人。此时事态发展也就是这王爷的一句话了。要是这王爷信了祝振国,这黄明便再也不敢说话或是动手了,只怕还要担心自己的小命问题。
“把物证搬上来与本王看看。”此时的燕王却是装作一副正直模样,好像审案的官员一般。
却是没有人知道,这燕王闲散二十年,便是自己父亲也不亲近他。今日却是他第一次体会到皇家身份的感觉,两方千人厮杀得你死我活,尸横满地,却是自己一句话就停手了,都跪在地上等候自己裁断。
这燕王二十年人生,还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场合与作用,第一次显露出这样的威风,心中更是享受。
年底事情忙
年底事情忙,武夫大文豪更新会没有保证,抱歉,但是尽力拿出一切时间来码。新书有点点存稿,能撑几天。
第171章 燕王同路
第一百七十一章燕王同路
此时绑在马上的两位大人听见燕王要看证物,面如死灰,燕王夏文翰虽然是个闲散王爷,却也是在某些意义上代表着皇家,代表这皇家的威严,代表着国家朝廷的威严。
有些事情别人说的话语都有辩解的余地,不论多大的官员的弹劾,对于两位大人来说,都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却是这皇帝儿子说的事情,那便是基本板上钉钉了,再怎么说,皇帝对于自己儿子的信任都会高过对于官员的信任。
证物已经被从马上卸了下来,摆在了两方人马的中间。此时燕王也是翻下健马,打开箱子,随意抽出一卷试卷翻看着。
“嗯,此人不错,颇有些才华。。。。”这燕王名字都叫夏文翰,显然从小读书也是不错,这燕王在诗书上还是有一个的鉴赏水平的。
“这个人也还行,北河文风不昌,取个举子倒是勉强。。。”燕王又打开一卷。
祝振国听了心中有些紧张,这些试卷自己并没有翻看过,只是找到了就直接绑在马上,此时听这燕王口气,似乎看了两份试卷,都问题不大。不由得祝振国心中不急。
燕王翻了两卷,觉得问题不大,抬头看了看祝振国,祝振国此时已经解开了头盔面罩,露出一副生涩的少年面孔,这燕王此时看到祝振国青涩的面孔,皱了皱眉,身手进巷子里,使劲往巷子底层插了进去,随便又拿起了一卷。
祝振国也是满脸希望的看着燕王夏文翰,心中只希望这一卷能是个证明自己的试卷。
“嗯????怎么回事???狗屁不通,岂有此理!”燕王夏文翰突然面色一变,试卷已经被他一手扔到了街面一具尸体之上。
燕王大怒,挥手示意身边的随从把这个箱子里的试卷都倒出来。又随手捡起一卷,打开之后,才看几眼,又被丢在地上。又是一卷,又被丢在地上。
“来人啊,把北河郡抚衙门围起来,还有学政府也围起来。”燕王这话是对自己随从门客吩咐的。
几十个随从除了几人还留在夏文翰身边,其余人等,全部上马分成两队,左右穿过两方人马,往街道走去。显然往祝振国这边来的一队人马是去包围郡抚衙门的,另外一队穿过黄明人马的则是去围韩须仁的学政府邸的。
祝振国依旧跪在地上,不过此时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知道事情大致是妥定了。
“黄明。”燕王道。
“微臣在!”这黄明心中忐忑,跪在地上许久,看到这燕王刚才发脾气把这些试卷直往地上丢,心中更是忐忑。
“都起来,收拾尸首,带人回营,听候吩咐。”燕王此时似乎有些享受权利的味道,只有在今日这种场合,燕王才第一次享受到权利的感觉,平时虽然都颇受尊敬,却是从来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
黄明慢慢站起身来,答了一个是之后,左右环顾一下,心中暗自叹息一声,虽然这燕王并没有资格来命令自己,但是此时场景,已经不是听不听吩咐的事情了。事情总有一个收尾的办法,若是此时不按照燕王的吩咐做,难道接着再战?
北河兵丁已经在收拾着地上的残局了。祝振国带着一百号人却还跪在一旁,刚才也听到楚王说都起来,却是不知是吩咐所有人都起来,还是只吩咐黄明一边都起来。祝振国也不好私自做主,只能接着跪着。
燕王慢慢却是慢慢走向祝振国这边,脸上带笑,走到面孔青涩的祝振国面前,大笑一声。
“哈哈。。。你便是祝振国?适才刚在听伶人唱曲,正是一首《青玉案》,一夜鱼龙舞啊!今日也是一日鱼龙舞,正应了景。都起来吧。”
祝振国单膝跪地,甲胄在身,倒是有些觉得累了,连忙站了起来。左右庄汉们也跟着站了起来。
“谢王爷。”
“祝振国,本王倒是看着你越来越觉得欢喜,文武双全的人物,我大华好久没有出现了,本王素来喜欢儒将宁立恒,今日我大华又要出个宁立恒了,当真可喜可贺。”燕王看着满地尸首,却是没有一具铁甲汉子的尸首,这祝振国领着百人就敢与两千人战,实在是勇武不凡。这宁立恒正是大华开国年间的一个传说中的大将,正是书生领兵的典范。
“殿下过奖了,学生久得师尊教诲,天地有正气,学生秉行正气做人做事,自当勇往直前。”祝振国听这燕王的话语,也是知道这个燕王是个读书人,还刚刚听了自己的诗词,说话间便自称学生,也是极为妥当。
“好,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