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唐》第197章


“你说的这个啊,这几年一直在造船啊,只不过黄帝号这样的大船是没有造了,主要是巡洋舰和驱逐舰,这巡洋舰又下水了三艘,驱逐舰下水了五艘,第六艘也快了。”长孙澹说到。
“那为什么这里的船这么少?”
“这三大舰队都有任务啊,第一舰队一直留在星洲,第二舰队去了倭国,第三舰队护送香料船去波斯了。这里剩下的都是近防舰队了,有几艘还出去巡逻去了。”长孙澹解释道。
“那这舰只不够用,为什么不新建一些,在组建几只舰队?”武元庆有些不解,这钱又不是问题。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人,第二个原因是找不到人,这样回答你满意吗?”长孙澹还是一副贱贱的表情。
“好吧,你赢了。”武元庆算是无语了。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黄帝号’这样的船只已经算是一个极限了,如果要增加防护的话,那就要增加钢铁的用量,钢铁用量一上去,这船只的重量就上去了,这以风作为动力就明显不够了。要是不增加防护力的话,按黄帝号甚至是广州号这样的巡洋舰就足够了。”长孙澹这才算是将真正的原因说了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那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武元庆似乎有些不开心。要知道,他算是这支舰队的第一任的缔造者,这里有些骄傲,但也有着失落。他希望能够有一天见到比黄帝号更加庞大、同时威力也更强的战舰遨游在大海之上,这是每一个海员的心声。
“等等吧,也许过上个几十年就可以了。”长孙澹说到。蒸汽机已经开始了实际的应用了,如果将蒸汽机的可靠性在提升一些的话,这自然是可以的,但这个时间谁也说不清楚了。
“哎……”一声长长的叹息,武元庆认为这是长孙澹在安慰他。
离开了码头,二人乘坐这豪华的四轮马车向着工业区行去。
在路上却是被截停了下来。武元庆听到马车停车时的动静,准备探出头去,却被长孙澹给叫住了:“没什么的,这很正常的,现在刚好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这些都是来接学生的,没关系的,我们等等就是了。”
“接学生?你是说这里是一座学校?”武元庆问到。
“是的,这是一所小学,低年级的一般都是有校车接送的,一般这个时候都会采取交通管制的,稍安勿躁。”说着长孙澹居然眯上了眼睛。
武元庆实在是不敢相信,作为长孙澹的座驾,还是有着明显标志以及侍卫护送的车队,居然和那些贩夫走卒们一样被截留了下来,等候着放学的学生先走。这一切都远远的超出了武元庆的理解。
至于小学什么的,武元庆走的时候都还是一些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现在长孙澹居然这么快就把他搬了出来。
第三章 轮船与被扣押的船员
第三章轮船与被扣押的船员
武元庆将头伸出了窗外,这里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托挂着两节车厢的涂有红色油漆的马车,吵吵嚷嚷的学生们很快就按照各自的目的地找到了对应的马车,鱼贯从校门口行驶了过来。中 文网
“哎,哎,我们先去这学校好不好?”武元庆看见这规模不小的学校,捅了捅长孙澹说到。
“好,今天随你的便,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过等学生先过去了再说。”长孙澹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等到学生们都走了,耐不住武元庆是磨叽,长孙澹只好下了马车。
要是以后,长孙澹会很是向往这学校的,原因嘛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现在这学校的老师都是各个地方来的落魄的书生们,长孙澹对于他们的到来可谓是有多少要多少。
当然了,他们的任务也是很简单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后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不是说长孙澹不想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是手头上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手。
他们教授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识字而已,至于更高一级的教育倒也不是没有,这就是需要靠悟性了,而且这个升学率不到十分之一,在着这个倒不是长孙澹不想,而是没有那个条件,在大批的合格老师被培训出来之前,这是根本不可能有本质的提升的。
不过一旦深入更高一级的学校,那么所有的待遇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等到从这里毕业,基本上就会被各个需要技术工人的岗位招走,而更少的一部分则是进入各个研究所了。
这样的教育体制也是迫不得已的,长孙澹也很想搞个六年义务教育出来,可是这根本做不到。这个要一直等到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十八世纪的中后期才在俾斯麦的带领下由德国最先完成,这也导致了德国国力的迅增强。
似乎这是一个悖论,我们最需要的教育,因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可是我们却往往只会着眼于当下,而忘记了这个百年大计。当我们口头上喊的越是响亮的时候,往往也就意味着我们是不够重视的。
这些都扯的有些远了。
两人最终被门卫拦了下来,没有成行。武元庆望着空荡而又宽广的校园,多多少少有些遗憾。
“好了,等过一段时间,我们专门过来参观好不好?”长孙澹说到。目前整个金山就只有这么一座小学,当然长孙澹为了城市的愿景,已经圈下了几处用于修建学校的场地。
武元庆坚持情形也只有怏怏的离开。
离开了学校,两人接下来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海军的造船厂。
虽然说是海军的造船厂,可最近几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海运的需要,以及相对安全的海洋环境,一直是加班加点的建造着民用的运输船只。得益于海军造船厂先进的造船理念和质量管理,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此时的海军造船厂已经拥有了四条干船坞,儿这四条干船坞则是日夜不停的建造着各种各样的船只,拥有的工人已经过了二千人,甚至还有一部分工作是有妇女所担任的。
此时的造船厂正是热火朝天的时候,不论是天气还是气氛都是这样。是个巨大的干船坞里面都有正在建造的船只。
此时的船只都是有木料建造的,同时还会备有其他的物质仓库。高大的龙门吊配合着倒链可以很轻易的将巨大的船体和部件轻松吊起;木榫、铁钉和铆钉的结合使用让船只的连接更为紧密合理;隔舱处理更是造船业的巨大进步。
“那是什么?”武元庆盯着一个船舵很像但是放大了很多倍的部件问道。
长孙澹抬眼望去,有气无力的回答道:“那是轮子。”
“轮子?车轮?”武元庆越是糊涂了,这船上难道还要上马车吗?
“那是推动船只的轮子。”这炎热的天气真的让长孙澹有些接受不了了,他此时最希望的就是来上一壶凉茶或者酸梅汤。
“船上也能装轮子吗?”武元庆还是有些不明白。
其实这倒也不能怪武元庆。这种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这是轮船最早的含义。只是到了蒸汽时代,蒸汽推动着这种明轮前进,所以我们现在才将船只称呼为“轮船”。
听到长孙澹的解释,武元庆也有些明白了。当然这蒸汽轮船长孙澹是不可能说给武元庆知道的。
这时的轮船实质上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这样庞大的船体在海上靠人力推动这本身就不太现实。长孙澹的目的是希望等到蒸汽机实用化以后,能够有人主动的想到利用明轮将船改进为蒸汽动力的。
毕竟一个人的本事再强大,也不可能推动一个时代的整体进步的。
受到打击的武元庆再也不胡乱的问了,这样问长孙澹是很容易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的。明智的方法就是先不问长孙澹,留着以后慢慢问其他人。反正这以后自己肯定是要接触这些事情的。
自己几乎用最为恶劣的手段自绝于朝廷和贵族阶层,目的除了让自己那不学无术的弟弟继承父亲的爵位而外,就是希望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取的长孙澹的信任。因为武元庆知道,在金山自己的成就会更加的远大。这或许算是投名状吧。
人无欲无求的时候是可以获得很单纯的,但一旦有了**就不可能再单纯了。同样的道理,人希望得到的越少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