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龙惊蛇录》第89章


忌哼了一声道:〃法禁愈严,而愈不可胜禁。〃 赵敏叹道:〃话虽如此,只是天下何时才能太平!〃 张无忌热血沸腾,慨然道:〃我身为明教教主,虽因情形所逼。但我自观阅了杨逍所著的《明教流传中土记》之后,于明教教义甚是叹服。朱元璋若是欺人太甚,我便杀了这厮!〃 赵敏道:〃明教的历史渊源,敏妹倒不甚清楚。无忌,你就详细地讲给我听听罢!〃 张无忌遂将杨逍所著之《明教流传中土记》一书,摘其要向赵敏讲了。 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中国人才始习此教。
唐大历三年六月间,长安洛阳建明教 〃大云光明寺〃。此后太原、荆州、扬州、洪州、越州等重镇;均建有大云光明寺。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此后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代官府均严禁明教。明教徒为求生存;行事不免诡秘;以至摩尼教的〃摩〃字,被人改为〃魔〃字,是以“摩尼教”竟被蔑称为〃魔教〃。
明教教众大多是穷苦乡民,不论谁家有难,诸教众一齐出力相助。但官府欺压人民之事,无一日间断,是以明教与官府之间的抗争,源源不断。
北宋方腊教主在浙东起事;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衙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 张无忌道,〃虽然历次起事均惨遭失败,但明教早已深入人心,朱元璋又岂能禁得住?〃 赵敏道:〃此次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与张大教主亦有干系。〃 张无忌惊道:“哪有此事?”
赵敏道:〃你身为教主,对部下管制不严,致使朱元璋拥兵自重。你心胸狭隘,在濠州城竟被朱元璋用计轻易逼走。虽说你不愿做皇帝,但你这一抛手走开,明教此番虽然夺得天下,非但不能光大明教,明教只怕要就此灭绝了。〃 张无忌惕然心惊; 明知明教之所以如此,与自己心无大志实有干系。但他如何敢当这天大的失误之责,便强辩道:〃明教被禁,已是数百年之事,但始终屹立不倒。朱元璋未必便有此能耐!〃 赵敏道:〃朱元璋身出明教,深知明教在人民心中之影响。他之所以得了天下,可以说全仗了明教教徒殊死奋战。他岂能不知明教的厉害!既然他朱元璋能够利用明教得天下,别人为何不能?但此时天下已是他姓朱的了,留着明教,于他自己非但无用,反而是一大隐患,故而只有对不起了。朱元璋若不把明教彻底消灭,定然连睡觉也不安稳!〃 张无忌早听得汗流夹背,惊恐异常,大声道:〃敏妹,别讲了!〃 赵敏道:〃今日我偏要说个痛快。你自己既不愿做皇帝,将个朱元璋扶上宝座,自己反而被其所害。你此时欲杀朱元璋,杀了他之后,怎么办?是不是由你来做这皇帝?张大侠自不会干这等被天下之人误解的蠢事。那怎么办?〃 张无忌直听得六神无主,无言以对,双腿用力一夹,战马吃痛,狂奔而出。赵敏亦打马跟上,直奔光明顶而去。 张无忌和赵敏上得光明顶时,尚幸并未出甚意外,但山道之上,戒备异常森严。明教教众均识得张无忌夫妇,二人遂一路上山,直入光明顶圣火厅内。 却见杨逍、范遥、紫衫龙王、青翼蝠王、铁冠道人张中,小昭、常胜王,以及五行旗各旗旗使,天地风雷四门头领俱聚在圣火厅中,似在商议甚么大事。一见到张无忌夫妇,众人大喜,均起身相迎,少不了一番寒暄。
待坐定之后,张无忌道:“杨教主,朱元璋已布告天下,严禁明教,此事可曾获悉?” 杨逍道:〃属下已然接到消息,早晨尚接到一道圣旨。〃言罢将一卷圣旨递给张无忌。
张无忌展开圣旨一看,但见抬头写道:
奉天承运。张无忌冷哼一声,接着看下去。圣旨道:
尔等妄称明教,烧香集徒,夜聚晓散,蛊惑民心,为害社稷。今看尔等至诏书到时,三 日之内,遣散教众,匪首杨逍、范遥、紫衫龙王黛绮丝、青翼蝠王韦一笑即日启程,赴 应天投 官。违者即命铁骑剿灭,杀无赦。
钦此。 
张无忌淡然一笑,将圣旨交还给杨逍道:〃杨教主可有何计策?〃 杨逍道:“属下正召集众位头领商议此事。大伙决心拚死一战,决不投降。此刻教主驾到,正是明教洪福。” 张无忌道:“送诏书之人可是冷面人?”
杨逍道:“不是。属下数年来一直派人打探冷面人下落,不得所终。”
张无忌微徽点头,心知绿敏和殷涛之事,小昭定然对杨逍讲了,当下道:〃此人若不露面,那是最好。但尚须早作准备。〃 杨逍道:〃属下等初时已存必死之心,此刻教主既到,便请教主通盘指挥,对付朱元璋罢。〃 张无忌道:〃此事万万不可,杨教主休再提起。一切尚由杨教主指挥,我专门等候冷面人罢。〃杨逍知难勉其意,遂将光明顶的准备情况讲了。
张无忌道:〃杨教主安排得甚是周详。只有一事,我有点放心不下。〃言毕望着赵敏。赵敏会意,遂将那日冷面人围攻天鹰山的详情讲了。众人面色凝重,圣火厅中良久无语。末了杨逍道:〃如此看来,沿途关卡,须重新布置,以防火攻。再者,亦须多备兵刃长箭。〃 张无忌亦道:“正该如此。请杨教主下令罢。” 杨逍略一沉吟,便道:“紫衫龙王、小昭、常胜王和教主夫人赵敏精通奇门遁甲之术,光明顶的改建,便请四位劳神了。”四人躬身领命。 杨逍接着道:〃烈火旗再派教众多储备石油。余下之人,听紫衫龙王指挥。〃烈火旗掌旗使应了,转身而去。
杨逍又道:“锐金旗全旗教众赶制弓箭。洪水旗多备毒水。厚土旗,巨木旗全部听命紫衫龙王。” 众头领接令,紫衫龙王、小昭、常胜王、赵敏四人亦出了圣火厅,勘察地形,改筑关卡。 圣火厅中尚遗下张无忌、杨逍、范遥、韦一笑、张中五人。沉默良久,张无忌道:〃朱元璋既铁了心要剿灭明教,只怕来者不善。在下有一言相劝,自古言道,大丈夫能伸能屈。光明顶虽为明教圣地,但若情势严峻之时,尚请杨教主和各位兄弟从长计议,切勿蛮横冒死。〃 范遥道:“教主之言甚是,留得青山在,何愁无柴烧,朱元璋既然叫我等到应天投官, 咱们何妨一去”
韦一笑道:〃朱元璋如此不顾义气,说不得,咱们便去一刀将这厮宰了,出出胸中这口恶气。〃 张中一声长叹,脸色黯然无光。自武当山中秋大战之后,五散人只余下他一人,几次欲自行了断,均被杨逍等苦苦劝住,但却终日长吁短叹,不再言语。 张无忌道:〃既如此,光明顶的密道需派人把守。此暗道已被天下人得知,只怕朱元璋早料到咱们此着,到时若再派重兵把守,或将之炸了,那却麻烦。〃 杨逍道:〃教主放心,此节属下已略有安排。光明顶的暗道已被天下英雄知晓,属下已命人重新挖了一条暗道。〃 张无忌道:〃杨教主真乃智者。既如此,咱们便出去转转,看紫衫龙王有何吩咐没有。〃 一行人出了圣火厅。虽知前途黯淡,但未始便不能周旋,是以人人脸上,均是镇定异常,帮着紫衫龙王改筑关卡。第三日午间,一切均已准备就绪,专等朱元璋来攻了。 第四日清晨,诸人均不约而同 来到圣火厅中。互相见了,只点头示意,很少言语。各找个座位坐下,闭目养神。 过了半盏茶时分。便有教众飞报圣火厅,道明军十万,已向光明顶方向驰来。此后隔半盏茶时分,便有人禀报明军动向。到得正午时分,明军已经在光明顶山下布阵完毕。统兵之将,正是李思齐。 张无忌和赵敏闻言大感惊讶。李思齐系元朝有名的关中四将之首,怎地带兵来到此间? 杨逍见二人神情,便道:〃启禀教主,李思齐原据守西安。库库兵败之后,西征军直入奉元路,李思齐退守风翔,接着又退至临洮。西征军一路进逼,李思齐势穷力竭,只得降了。朱元璋让他统兵十万,倒是放心得下他。〃 小昭道:“李思齐及元朝大将,深恨明教。朱元璋派他统兵前来,自是深有意味。朱元璋麾下的将军,大多与明教有香火之情,若由这些将领前来,朱元璋如何放心得下?”
张无忌苦笑道:“光明顶上,最多亦不过二万之众,朱元璋竟派十万大军前来,倒显得极是小心谨慎。” 众人议论纷纷,痛骂朱元璋竟如此歹毒,便在此时,忽报李思齐遣使前来,杨逍道:〃请迸!〃 使者进入圣火厅,将一封书信递给杨逍。杨逍看过之后,不动声色地递给张无忌。张无忌接过,但见信上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