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侠侣传》第45章


孙思龙这才听明白了,忽然想起与他比武交手之前说过一句,说少林拳法也有他的规矩,动武不动刀。对于苍岭寺而言,孙思龙也是闻名已久,但他没有必要向洞箫侠询问他与苍岭寺的故事。孙思龙看了宋秉义一眼,说道:“早知年轻人是西门大侠的门下子弟,我真不该做出这等令人耻笑的事情。三位若到了渭南之后,请转告一声,我向他赔礼道歉,希望西门大侠能够多多包涵。”
宋秉义应道:“在下会把前辈的美意转告西门大侠,一定不负所托!”
他们虽然有太多的话题,不知因何,一时却觉得无话可说。这时孙红叶为了打圆场,有意无意的问道:“你的武艺也很不错,都是武林高手。干嘛拉着一车布,我们还以为车子里装得全都是银子呢!原来你是贩卖布匹的贩子?”
宋秉义笑道:“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我家是做衣服的私商。每一次断货后,我都要亲自去洛阳购买一趟。”
他的话引起了洞箫侠的疑问,他将嚼在嘴里的菜咽下去说道:“义哥去时说很快就会回来,缺不知因何等了这么久?”
宋秉义答道:“我与曹师傅到客栈时正好缺货,才耽误了几天时日。因为眼下局势不好,在客栈时听商人们说,隋炀帝乘龙舟南下,已经到了四平山一带,各路反王起兵造反,领兵都向四平山纷至沓来。从江都到洛阳这一路上个个行业的商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客栈一时断货。”
洞箫侠把手中的筷子放在桌子上,拍案而起。怒道:“昏君不杀,天下何日才得太平?”
一言甫毕,他转身将要走出爽风厅,正好宋秉义坐在他的前面,猛地站起身来堵在了他面前问道:“你要到那里去?”
他听到隋炀帝乘舟南下的消息时,因何突然愤愤不平,这只有宋秉义和西门红月略知其中的原因,其他人那里知道他的心思。孙思龙与其他人都疑惑不解,只是愣神看着他,不知怎么开口。
俊成从苍岭寺期间,他就一直听闻外面的世局。在他离开苍岭寺后到咸阳外祖父家里,闻知隋炀帝南下江都,他为了报仇雪恨,就一个人动身了。这时又听说杨广已经到了四平山一代,他再不出手更待何时。当宋秉义堵在胸前时,洞箫侠说道:“我的父母,还有天下多少无辜的苍生,都死在他的□□之下。若不是昏君无道,我怎么会举目无亲,至今流离失所。我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别拦我,让我去杀了他!”
他说着让开宋秉义,又要向外走,宋秉义再次堵在了他前面,说道:“昏君该杀,但是不能死在你我的手上。天下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恨之入骨,不仅仅是你和我。如果他们认为杨广是个好皇帝,各路反王就不会起兵造反,朝廷也不会内乱。听人说,朝外有十八路反王逐鹿天下,朝内有皇室诸侯勾心斗角,谋篡皇位。眼下忠心不二的只有靠山王杨林,连宇文父子都阴奉阳违,敷衍塞责。隋炀帝此次乘舟南下,实际上是为了避难而已。”
红月听他一个人要去刺杀杨广,知道后果有多么严重。一旦行刺失败,必然会碎尸万段,或是凌迟处死。她与洞箫侠的感情到此而论,也算得上是情深意重。不看儿女私情,就是看在朋友的份上,红月也不愿让她的洞箫侠冒此一险。这时她也从椅子上起身走到他面前说道:“你也太有些自不量力,刺杀杨广是你想做就能做的事吗?他身边高手如云,还有成千上万的御林军势如铜墙铁壁。只怕你见不到杨广,报不了私仇。”
宋秉义跟随红月劝道:“凡事三思而后行,不可冲动。月姑娘所言极是,杨广身边有千军万马,你有多少胜算?别忘了我们是结义兄弟。天下有多少英雄的刀剑,都想割了隋炀帝的首级,何必要我们动手?”
洞箫侠道:“千军万马,高手如云,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十八路反王起兵造反,他们的意图不是为了杀掉狗皇帝,而是为了独霸天下,各自为政。君无道,天下乱,要想杀了昏君根本就不需要千军万马,那样只能让更多无辜的生灵死于非命。祸乱天下的是一人所为,就让一人承担,何必要躁动千军万马,小题大做?就让我一个人去杀了他,为天下人讨回公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既然我把生死置之度外,有何惧被他们千刀万剐!”
他说罢又要往外走,孙思龙看他俩无法劝说,便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说道:“少侠不可鲁莽行事,行刺杨广谈何容易。史上除了荆轲之外,还有那个刺客能够见到皇帝的面?再说各路反王已经领兵四起,我们应该静观其变。至于那些改朝换代之事自有他人处理,我们何必多此一举?非要把那些罪名强加在自己的头上。我也知道昏君无道,天下黎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是复始苍生,拯救天下此乃是一场大劫,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事情。你要冷静一些,一切需要从长计议。”
孙红叶见大家都在劝说,惊叹道:“啊!你不要命了?就算你是武林高手,武功盖世,可胜得了一人也胜不了万人。你的胆子真不小,你知不知道,行刺皇帝是要诛灭九族的!”
洞箫侠心怀怨恨的问道:“多少年来,天下哀鸿遍野,多少黎民啼饥嚎寒,谁顾民间疾苦?”
宋秉义道:“天下之大,灾难随处可有,只凭你我能关照几处?”
“是啊!替天行道的想法我孙某人也打算了许久。我也可以召集各路英雄起兵造反,共创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太平盛世,可是区区一个飞龙庄算得上什么?正所谓,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孙思龙说道。
孙红叶又参了一句:“今天与各位在此一聚是大家的缘分,因为我爹瞧得起你们才摆设酒席酬宾宴客。我们应该敞开心扉饮酒吃菜,杨广去江都是为了避难,还是为了消遣,与我们何干?这样做太不给我飞龙庄面子了吧?好端端的一场酒宴,看看被你弄得多扫兴?”
孙红叶的几句话说得倒是在理,洞箫侠一想自己真有点刚愎自用,不应该在这样的场面自称英雄。他再看看站在面前的宋秉义与西门红月,绝对是不肯让他一个人走出飞龙庄半步的。他在诸位的奉劝下,暂且打消了行刺隋炀帝的念头。洞箫侠用力攥了攥拳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其他人看他回心转意,也跟随着各归各位。
此刻的洞箫侠一脸忧伤,对他们诉说道:“我娘死在官兵的手上,父亲病逝在开掘运河的劳役中,小小的年纪举目无亲,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记得一次染上风寒,昏迷在荒郊野外,是化缘的僧人把我带到了太白山苍岭寺……”
他的话还没说完,孙红叶打岔道:“哦!原来如此,你的武功这么厉害,就是为了报仇雪恨?”
洞箫侠没有回答她的话,也再没接着往下说,他苦着脸,陷入沉思。孙思龙听后对他的遭遇和处境也深感怜惜。他只是没有接着说下去,故而岔开话缝说道:“过去的就让他随风而逝,何必再提那些令人伤心的往事。来!继续吃酒!”
“来来来,吃酒吃酒!”旁边的人也帮腔道。
席散时已是晚饭时分,因为天色已晚,在孙思龙等人的挽留下,他们三人当天留在了飞龙庄。晚上西门红月与孙红叶安顿在一个住处,这一晚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在酒宴上的谈话中孙思龙得知西门红月是他的女儿,他只是压在心底没有对谁去说。晚上西门红月与孙红叶住在一处,她们也没有彼此问东问西。因为白天初见时两人打斗了一场,晚上两人都喝得半醉,只是简单的搭理了几句就休息了。如果两人一起谈天说地,必然会说到一个话题上去。如果两人任何一个提到关于华山燕剑门的故事,她们就说到了一块,自然就姐妹相认了。两人在一起住了一个晚上,可是谁也没有提到关于燕剑门的故事,谁也没主动说出自己的身世。
这天清晨,孙思龙把劫来的马匹车辆一一奉还给了宋秉义他们,并且与女儿和飞龙庄的人为他们送行。车子拉着布匹出了飞龙庄的寨门,孙思龙拍拍洞箫侠的肩膀,对三人虔诚的说:“祝你们一路顺风!”
洞箫侠转脸微笑着说道:“我想劝奉庄主一句,眼下正在乱世当中,希望前辈高抬贵手,不要再做一些让江湖朋友看不起的事情。”
孙思龙举目向远处眺望了一会儿,然后回头对洞箫侠虔诚的说:“少侠所言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顿开茅塞。不过我孙某人向各位郑重承诺,我想在不久之后散伙了飞龙庄的弟兄,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