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锦绣》第114章


既然贤德皇后孝期已过,朝堂的风波自然开始涌动。近两年擢升了户部侍郎的方炀耐性倒好,但是靠裙带关系依附在方家门下,却忍不住上书请皇上立后。
皇后乃国母,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可无首。贵妃暂掌六宫之权只能是权宜之计,断不可长期如此。
周承寅笑着问那个上书的臣子:“既然如此,卿认为谁能担当皇后之责?”
“臣以为,方妃娘娘秉性柔嘉,身出名门,可为皇后人选。”臣子道。
“后宫的事儿,你倒知道的不少。”周承寅泠然一笑,“只是方妃无子,立为皇后怕是不能服人心。”
那臣子有些惶恐,一直在朝堂上默默无闻的永熹侯却站了出来,“皇上。”
周承寅对于站出来的永熹侯并不惊讶,却还是给足了永熹侯面子,让永熹侯心中大为熨帖。永熹侯道:“皇上如今已立储君,国本不容动摇。方妃无子,才是抚养太子,入主中宫的最佳人选。”
周承寅却笑道:“你是太子的外祖,如今倒劝起朕立皇后来了。”
永熹侯心中一惊,有些揣摩不透皇帝的意思。这到底只是一句普通的感概,还是暗指廖家插手皇家事?
皇帝做事自然有其中的深意,永熹侯拱手道:“帝王无私事,皇上的家事亦是国事。如今只有确立中宫,才能让有心人消除妄念。”
“朕倒是好奇了,永熹侯说的有心人是指的谁?”周承寅笑得越发柔和了,永熹侯等一干臣子理智的闭上了嘴。
周承寅这才满意道:“立后是小事,暂不再提了。”
一除了孝,京中原先定了亲的人家,急不可耐的商量起婚期来。那个国孝期内就把媳妇儿接到自己家,作风很有问题的御史也终于成亲了。
御史台的同僚一打听,这位御史娶得夫人年纪已经二十往上了,都不由皱了皱眉。楚姓御史本就是凭空冒出来的,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自然被御史台的同僚排挤。
暗中排挤是一回事,人家发喜帖请人喝喜酒,怎么说也要给几分面子。
不想这位御史成亲,排场还挺大,来的人也挺多,送得礼更是不少。只是这个时辰,正主不应该在外头喝酒?同僚问了一个相熟的官员,那官员往耳房一指,便不耐烦的和旁边的上寮说起话来。
京都居,大不易。御史台又没有什么油水,这个楚弈成亲的竟然是平康坊内五间四进的宅子!同僚很不开心。
借着去官房偷偷摸到了耳房,却听见楚弈毕恭毕敬的声音。同僚鼻孔终于出了一口气,整整衣裳,抬头挺胸从门前路过,眼角瞥见的却是半截太监服制,和一把放在黄花梨桌上纹丝不乱的拂尘。
同僚眯着眼睛想要看清,楚弈却听见了动静,转头奇道:“童克,你怎的到了这来?”
童克总算瞧清楚了这个太监,却被吓的胆儿都没了。哪怕他只是御史台的七品官,但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蔡德忠谁不认识?!
没想到蔡德忠笑着对童克道:“原来是童御史,虽说宦官不能干政,但是童御史的咱家却是认得的。前几天,可不是您上书请了皇上立后么?”
童克觉得自己倒了大霉,连忙道:“公公误会了,童克不过是跟着族叔的脚步罢了。如今乃是同僚大婚,咱们只专心喝酒,谈什么国事?”
“说的也是!”楚弈大笑着拿了酒盅,和蔡德忠干了一杯,才对童克道:“是我慢待了你,你多担待些!”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童克赶紧接话,脚不沾地的飞快走了。
蔡德忠这才笑道:“他族叔,不会是大理寺卿童励吧?”
楚弈却郑重的点了点头,“就是以前的太常寺卿,皇上登基后擢升他为大理寺卿。童励的夫人是方炀的妹妹。”
“这些个诗书大族,也是弯弯绕绕的!”蔡德忠叹道。
楚弈捋着胡子大笑,手却顿在了半空。才想起因为菀禾不喜欢,早就忍痛把自己蓄得美髯剃了。蔡德忠瞧他呆头呆脑的样子,也不由笑起来。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自古都是如此。”原本应该豪气干云的话,楚弈说的有些尴尬。?
☆、葛莲(四)
? 文锦绣正在养心殿和周承寅说着永明公主的事儿。
幸阳如今已经能勉强爬了,见爹和娘说着话,脸都凑到一起了。没一个人理自己,乳娘也不在,伸手就抓起搁笔上的笔,拍在桌上的折子上。
文锦绣大笑,拍着掌鼓励幸阳再接再厉。周承寅无奈的看着母女俩,一瞧被朱砂污了的折子,嗬哟,又是立后的,干脆直接放到女儿面前让她玩。这种折子,留中不发才是正理。
“朱太妃怎么说的?”周承寅笑着问文锦绣。
文锦绣一边把有棱角的东西挪远些,一边道:“朱太妃只求是清白人家的女子就行,最好是读书人家的。王太妃就直接些,指名说想要姜家的小姐,最好还是姜巡的女儿。”
说到这里,文锦绣有些奇怪,“去年的时候,皇后想定姜巡的女儿。姜巡的女儿年纪应该不大才对,宋王已经十五岁了,王太妃怎么也要定姜巡的女儿?姜巡的女儿可真是香饽饽。”
周承寅笑道:“姜巡又不止一个女儿,不过长女似乎是原配所出?朱太妃的父亲好歹有爵位在身,王太妃娘家却是匠人。所以朱太妃只求平安,王太妃却想要富贵,希望能够靠儿子拉娘家一把。”
文锦绣抱着女儿哄着,一点都不关心这些事,“你拿主意就行了。”
“不急。”周承寅道,“长幼有序,如今承宪的才是大事。承安和承宋,再不济明年开春采选好了。”
“哟。”文锦绣眯着眼笑道,“是不是还要顺便选些女子充实后宫啊?”
周承寅一脸深情,“你就是我整个后宫。”
文锦绣一点都不买账,反而皱眉道,“你从哪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想让我吃不下饭吗?”
周承寅背手看着门外,笑道:“今个儿天气真好。”
碧蓝的天空映着皇城的琉璃瓦与红墙,恢宏大气。蔡德忠的徒弟跑进来禀道:“皇上娘娘,顺王来了!”
周承寅笑着说:“说曹操曹操到,让他进来!”
文锦绣抱着孩子准备避到内室。私下里就算了,当着外人实在不成体统。周承宪已然走了进来,见着文锦绣欲走,笑道:“嫂嫂,我还没见着我侄女呢,你要走,别把我侄女也带走啊!”
周承寅指着他的鼻子笑骂:“从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真是不成体统!”
文锦绣觉得这话耳熟的紧,哼笑着把孩子塞给周承寅,对着周承宪挑眉道:“我可不是你嫂嫂。见着贵妃,你难道不用行礼吗?”
周承宪苦着脸道:“你们两个人欺负我一个!”
周承寅满面春风道:“我们正好说着你的婚事,想要有人帮你?赶紧成亲才是。”
“看来臣弟的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周承宪故意蹙眉道,凑近周承寅瞧着幸阳,文锦绣觉着他就差两行清泪了。
“王爷觉得七月的婚期如何?内务府也好置办东西。”文锦绣笑问,“不知王爷是想先娶王妃呢?还是想左拥右抱?”
周承宪瞧瞧文锦绣,笑着对周承寅道:“皇兄,臣弟看不如把婚期挪到八月?七月太热,贵妃娘娘又要照看幸阳,怕是忙不过来!”
“你别拖着不成亲。”周承寅哪里不知道他的把戏,“八月要祭奠父皇,又是中秋,加上你的婚事,贵妃只怕更忙。如果你不想七月里成亲,那就挑六月的日子罢!王爷成亲礼部有章程,让内务府加紧置办东西就是了。”
“七月好!”周承宪击掌赞道,“牛郎织女相会银河,臣弟也该成亲才是!”
周承寅满意,才道:“我看你还是先娶陆家小姐罢!嫡庶尊卑有别,免得闹出事儿来。”
周承宪皱眉,不是很愿意。
“王爷怎么了?可是有不满?”文锦绣笑着问他。
周承宪反而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臣弟本来想着,娶一个是娶,娶两个也是娶。不如一并办了,也省的娘娘费事儿。不过既然皇兄发话了,那臣弟便先娶陆家小姐好了!”
“这是礼部拿章程,内务府办事。我只偶尔问上两句罢了,哪有什么费事儿的。”文锦绣笑道。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选了七月初的一个吉日成亲,至于侧妃王氏,特意推后到了九月。
谁知道顺王婚期一定,连带着按下去立后的事宜又被翻了上来。以永熹侯为首,方炀、童励、连武平侯世子都插了一脚,请求皇上立后。
武平侯皱眉看着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