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锦绣》第123章


启安公主没好气道,“我怎么看不出来?还不是袁晋庭那个死脑筋的。。。”
“他不行你上啊!”文锦绣满不在乎说道,叉了块苹果送进嘴里。
“你又不是没有经验。”文锦绣挤眉弄眼道,启安狠狠瞪了她一眼。
问过德仪,商量了周承寅,文锦绣准备把德仪的婚期定在十月。哪时文锦绣的孩子也生下来了,才有空闲好好操办。至于安王的宋王的婚事,有德仪这个姐姐在前面,自然只能往后推。
王太妃又进宫求了周承寅几回,甚至还求到了文锦绣这里,不过周承寅和文锦绣都没有见她。
不想王太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让宋王府的幕僚买通了些好钻营的学子,在京都大肆谴责长福公主,想要替儿子挽回些颜面。
长福公主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何况驸马王学璞是建永十四年的探花郎,可比那些举人秀才有影响力多了。于是宋王就成了没有尊卑贪图美色不顾廉耻的蠢货。
周承寅瞧着事态愈演愈烈,最后大袖一挥,双方各打一棒。长福公主削减封地,宋王成亲后就藩。
世宗之时藩王造反,世宗之后皇子封王,封地照给,诸王留京。京都物华天宝,王爷只偶尔领些差事,最大的职务就是混吃等死。
而宋王的封地,远在西南,光路途就得走上三四个月。万一宋王去了会造反?西南可比靠近广州府的岭南要荒芜的多,宋王去了,先要适应水土不说,还要跟那里的土人打上一仗。
等他站稳脚跟了,就会发现还没有开发的西南,根本没有多少进项。至于没有发掘的金矿铜矿。。。只要你敢开,周承寅会更欣慰等你肥了,然后派军平乱。
五月的时候文玉妆成了亲,文锦绣赏了一柄玉如意给她添妆。
三太太何氏为了显摆自己攀上了国公府,一百二十抬的嫁妆塞得满满当当,要是没有文锦绣的玉如意和李氏的字画撑着,三房少不得要担上“暴发户”的名头。
谁知道文玉妆刚出嫁不久,李氏就急急忙忙的往宫里递了牌子。李氏没有诰命,不好频繁入宫,文锦绣只好遣了小福子出宫去询问情况。
“娘娘,文老太爷病了!老太爷让文家四爷的亲事提上了日程,大太太想要问您,五爷的亲事怎么办?”小福子面色十分凝重。
文锦绣双腿一软,差点倒在地上,亏得小福子及时搀住了她。
文锦绣没想到向来健朗的祖父会突然病了。若是小病,自然不会逼着小辈们赶紧成亲,之所以这样急,是老人家怕自己万一有个不好,继哥儿和绪哥儿要守三年孝。
继哥儿倒还好说,可是德仪公主今年已经十八了。。。
代替小福子的是周承寅,他把文锦绣扶到榻上,青杏给文锦绣端了杯热茶。
“你别急。我已经让小荣子带了太医,去文家给老太爷诊治,也捎带了些药材。你祖父是前些日子中了暑,这几日严重了,才作此打算。老人家吉人自有天相,你不要太担忧。”周承寅安慰她道。
文锦绣摇头,眼中已有泪水,“可是我心里害怕。。。”
周承寅抱着她,摸着她的头道:“别怕,人总有那个坎儿。你如今还怀着孩子,正是艰难的时候,别想太多了。我刚才下了旨钦定了你弟弟为驸马,德仪年纪也大了,早些下降也说得过去。”
“说不定老人家心愿了了,精神头足,病也就好了。”
文锦绣把头埋在周承寅胸膛里,闷声哭了半响,才小声道:“我想回家。。。”
“那得等你把孩子生下来。”周承寅道,“你月份大了,身子也重,这路上难免会有意外。等孩子生了下来,我下旨命宫妃省亲,你也好风风光光的回去。老人家瞧了,心里肯定高兴。”
周承寅把什么都做了,文锦绣不知道说什么好,拉着周承寅的袖子又哭了起来。
周承寅只好哄着她,“别哭了,都是做母亲的人,小心让幸阳瞧见了笑话你。。。”
“她敢!”文锦绣一边拿着帕子擦眼泪一边道。
周承寅突如其来的两道旨意让京都哗然一片。一是德仪大长公主定了六月下降,驸马竟然是贵妃的弟弟;二是娘家在京都的宫妃可回家省亲。
文老太爷的病情倒是有些好转,只是仍旧卧病在床。七月的时候周承寅总是看着文锦绣的肚子,忧心忡忡的问太医,“这月份也到了,怎么还不生?”
如今七夕已过,文锦绣知道他在害怕什么。再过些日子就是中元节,若是赶上那个时候出生,难免有人嘀咕这个孩子“不祥”。
天热的紧,周承寅怕文锦绣受凉,不敢多用冰。生产的时候文锦绣汗如雨下,屋子却闷着不敢透一丝风,怕出了一身汗着了凉,月子里不好过。
这一胎比生幸阳的时候更艰难,连幸阳都跑到产房里,小手摸着文锦绣的脸,奶声奶气的说了句:“娘亲加油。”
周承寅上朝的时候都心不在焉,下了朝就赶到了产房外,连太子都跟了来。
“父皇,文母妃会好好儿的。”周载澄说,周承寅露出了一个很是勉强的笑容。
过了一天一夜,周承寅才听见孩子的哭声。已是深夜,少有人留在泽秀宫,周承寅再也顾不住,一下闯了进去。
“你没事就好,你没事就好。”周承寅抓着文锦绣的手,激动的不能自己。
文锦绣瞧着他憔悴的样子,张了张嘴,才断断续续道:“。。。我。。。再也。。。不生了。。。”一下闭上了眼。
周承寅心中一惊,听见青杏道:“皇上,娘娘太过劳累,已经睡着了。产房污秽,皇上还是早些出去罢!”
周承寅松一口气,自动略过青杏的话,反倒从庄嬷嬷手里抱过婴儿,仔细的瞧了瞧。
似乎和幸阳刚出生没什么两样。。。不对。。。头发好像多些。。。嗯。。。鼻子像自己。。。眉毛像。。。?
☆、乱象
? 文锦绣给儿子起名为“载海”,周承寅倒是吃惊了一把,笑道:“海纳百川,倒是个好名字。”
“你不就是嫌弃我不会起名吗?”文锦绣撇嘴道。
幸阳眼巴巴的瞧着母亲怀里的小东西,嘟着嘴道:“弟弟!丑!”,文锦绣笑嘻嘻的捏了女儿的脸,“那是,我们阿茜是最漂亮的!”
周承寅无奈蹙眉,“你别惯着孩子。”拉过幸阳细细的教导,“茜儿刚出生的时候可是和你弟弟一样。。。”
快两岁的幸阳不太懂父皇的意思,只能大概明白是说自己丑,揪着周承寅的头发哇哇大哭了起来。
文锦绣抱着儿子在一边幸灾乐祸。
文老太爷的病一直反反复复,文锦绣月子也坐得心焦。徐德妃忙着操办德仪的婚事,因为时间赶,内务府准备公主的嫁妆来不及,只好便宜了有门路的商贾,直接采买。
顺王妃陆氏又进宫了,带着娘家新妇陆文氏。
文锦绣笑着让跪在地上给自己行礼的文玉妆起身,又赏了她一些东西,才和坐在身边的陆氏说起话来。
七月的月子房透着一股子怪味儿,哪怕撒了再多的玫瑰花露也不济于事。陆氏依旧笑得端庄,和文锦绣絮叨些家常。
文玉妆小心翼翼的抬头,打量着倚靠在迎枕上,许久未见的二姐。
似乎胖了些,面色红润,眉眼舒展。抱着孩子的样子十分慈爱,笑容张扬而任性。文玉妆当然知道,只有过得极好的人才会这样。
文玉妆也时常照镜子,许多男子都喜欢她这样弱柳扶风的女子,但是她痛恨自己的怯懦,却怯懦的害怕改变。
皇宫里的吃穿用度,不是只剩空架子的国公府能比的。甫一进门,她那婆婆就要拿了她的嫁妆补贴家里,文玉妆才知道,梁国公府的家底一半贴了做王妃的大姑;另小半就是给自己下聘的聘礼。
原本以为丈夫是个瘸子,见到后文玉妆心中还是窃喜的。陆悦晖仪表堂堂,待自己也还算温柔体贴,走路有些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你在想什么呢?难得见着娘家的姐姐,高兴坏了罢?”陆氏一戳文玉妆的额头,揶揄道。文玉妆回过神来,只低头羞涩一笑,“让贵妃娘娘和王妃见怪了。”
文锦绣笑道:“你在闺中就是这样子,总爱读书。不像我,是个不学无术的。没进王府前,我病了一场,你竟然还送了我一本《宋词笺注》,我都不好说,其实我最厌烦这些的。”
陆氏笑着应和:“娘娘聪慧,自然不需那些。”
文锦绣并不如何想搭理她,只对文玉妆道:“我总觉得读书是好的,只是你要想好了,是你的东西,就应该守得紧紧的,可别让别人抢了去。”
陆氏听着文锦绣意有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