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腰》第59章


她真想撕破了孟宓的这张脸,有什么不懂的,蔺华不过是惦记着她的身份,他只是想自己成为霸主,即便是李宓王宓,他也照样下得去手。
殷殷极力说服自己不与孟宓计较,她用力按捺自己的妒火,不去听前院的动静,可耳畔眼前,全却是那些魔音,全是他与别的女人在一起……
孟宓本以为上阳君温润如玉,谦谦君子,后来却是自己听不得那个动静了,放下杯盏自己离开了,后院撞上了钻研苦思机关雀的张偃,孟宓一眼便看得出张偃手里的这只鸟儿将来要做何种用途,但她不担忧这个,张偃虽是当世罕见的能工巧匠,但始终是旁门外道,楚国奇人甚多,不差一个能与他分庭抗礼的人。
那天静谧的午后,她在桓夙的身边读着《楚史》,就看到过类似的记载列传,不说前人,单是桓夙的师父,微生兰大人,也是张偃决计比不了的。
“孟小姐。”张偃将机关雀放在梨花树梢,这只伶俐的雀儿已经能独立支起红色的小脚,稳稳地立在枝头,张偃欣慰地笑,冲孟宓也分外和气。
孟宓忍不住问:“上阳君将辞官么,怎么竟日,全不见他上朝?”
张偃颔首,“孟小姐,这事不该你问。”
他是蔺华身边最得力的部下,也是最懂蔺华之心的部下,张偃一定了解蔺华接下来的每一步计划,可他始终敌对之人,孟宓暗暗皱眉。
但峰回路转,张偃却告知她:“公子,想在秦国离任以前,风光迎娶孟小姐。”
孟宓大吃一惊,“什么?”
跟着又摇头,“这不可能,上阳君明明知道,我是楚国的王后,他怎么能娶我?”何况,蔺华根本连碰她一下都不屑。
张偃微笑,“世人皆知,楚国的王后红颜薄命,自损于阁楼之中了,楚王爱妻,至今不肯续弦。这事,是一桩美谈,也是一桩笑谈。但我公子要迎娶的人,是如今活在人世的甘棠,孟小姐以后,会是独一无二的蔺甘氏。”
没想到上阳君的执念这么深,他不肯放过自己,还让自己与他成亲。若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楚侯得知了,不说心里如何嫉妒,至少她是他的妻子,夺妻之恨,万一……
孟宓得到的消息不多,她收到的桓夙的近况,还是楚国郢都陷入了混战中,楚侯下落未明。这个时候,她决不能再给他添堵了,要想办法。
也不是她偏颇,蔺甘氏,当真没有桓孟氏好听。
作者有话要说: 行了,接下来泥萌猜到了吧,逃婚——
包子孟宓的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迟早会跳到楚侯的头上作威作福2333
那个场景肯定很幻灭哈哈哈
PS:万一逃婚途中,干柴遇上烈火,你们说怎么着吧?
☆、第51章 合谋
孟宓不清楚蔺华在秦国的势力; 但上阳君与甘棠大婚的消息; 不胫而走; 蔺华甚至刻意放出了风声; 孟宓猜想桓夙一定会在极短的时日内得知此事。
“我不能让大王分心。”孟宓一个人待在厢房内踱来踱去。
没等她想出逃婚的法子; 桓夙已经先采取了举动。
四月,五万大军; 已频临旬阳城下。
蔺华韬光养晦日久,似乎也没猜到桓夙会杀回马枪,原来他羁留宛城不去,明知郢都出了内乱; 竟是为破而后立,先杀后赦; 任由一个七岁的娃娃在郢都指点江山; 他再点齐了五万人马回来谋夺旬阳。
这个楚侯,一定盯着旬阳很久了。
秦王本欲玉成蔺华与孟宓的婚事,奈何不知听了谁的进言,说甘棠便是楚侯的已故夫人孟宓; 原来楚夫人尚在人世; 秦王吃了一惊; 心道; 桓夙与寡人早已立下盟约,何以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定是他夫人深陷秦国,将沦为他人之妻; 以他楚君的傲气,定然不能容忍。
又想道,旬阳是秦国重地,桓夙此举无疑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若是不将他的王后还回去,此事恐是不能善了。北边晋人枕戈待旦,南面强楚来势汹汹,此时与桓夙撕毁盟约,无异于自毁城墙。
这门婚事不能应许。
“来人,替寡人取了帛书来。”
秦王高喊了一声,忽听得门外有人奔来,迭声直道:“启禀大王,事态不妙。”
“何事惊慌?”秦王皱眉,隐约察觉到不对,蔺华出任秦国左相,只说了三月为期,如今期限已到,他是不是——
“上阳君人已不在咸阳!”
“什么?”秦王拍案而起,怒不可遏,暴吼:“寡人养你们一帮废物,还看不住区区一个上阳君!”
那臣子额头淌汗,忙跪了下来请罪,“大王,上阳君在咸阳城中早有部署,他一直刻意隐藏实力。”
他一早便劝谏过秦王,蔺华是郑国不受待见的公子,却绝不是表面那般光风霁月,是个可以由人拿捏的软柿子,他心比天高欲出任秦国之相,定是谋划已久,既然如此,他在秦国焉能不留下后招?
作为郑国人,蔺华在三王宴时期现身,无疑是妄图挑起秦晋齐楚四国的混乱,他趁乱牟利,夺取兵权,登上郑国王座。
秦王眼下才想明白这事,可上阳君早已逃之夭夭,秦王气急败坏,“着人回复楚侯,便说,蔺华已是秦国大敌,待捉拿他,寡人亲自向楚侯请罪,妄他念及同盟情谊,撤出旬阳。”
那大臣有一言,又不知当讲不当讲。楚侯桓夙哪里是要与秦国结盟,那王后之事,不过是个借口,他真正要的,不过是旬阳城罢了。
转眼旬阳被围已经半月,城中军心紊乱,士气不振,桓夙亲率大军在十里外扎营驻寨,山脉蜿蜒,在磅礴的雾气中灭没横生,王帐里的烛火,焰光微微耷拉了下来。
桓夙披着一件玄色的长袍,等在灯下,疲倦地揉了揉眉宇。
“宓儿,你定要平安。否则,孤很难保证不会做使生灵涂炭的事,你也不想这样对么?”
斥候兵远远传来一身长啸,“报——”
桓夙恍然起身,掀开帘大步走了出去,斥候兵将秦王来信呈了上来,桓夙几乎是伸手抢过来的。
“大王,这是——”小包子眼尖,留意到桓夙峻厉如墨的眉峰,越收越紧,他便知道事情更棘手了。
桓夙冰冷地扯了扯薄唇,“秦王来信,上阳君已离开咸阳,不知所踪,他让孤退兵。”
兵临城下了,秦王自然会想辙将事情推个干净,小包子砸吧着唇,为难地绞了绞手指。郢都战事方毕,卜诤也被逐出了楚国,按理此时大王应该快马加鞭赶回郢都,平复人心,重掌王权。
发兵旬阳本是半年之后才该计划之事,但是大王已经不能等了,他原本是打算用这样的威胁逼迫秦王交人,甚至令人加疾放了消息,说欲与蔺华成婚的甘棠,是他楚侯的夫人,可还是迟了一步。
那上阳君诡计多端,七窍玲珑的心肝,到底是能料敌预先快人一步。此时底下人一片愁云惨雾的,既不好劝桓夙离,也不好劝他留。
“冯汜何在?”桓夙自军中点出了一人。
一身先锋官装束的中年男子越众而出,肃然下拜,“但请大王吩咐。”
“你带一对人马,乔装改扮,打探上阳君踪迹。”楚侯沉静穆然地负着手,岿然不动的身姿屹立如岳,冯汜愕然不知往哪出去,他们楚侯又道,“尧城。”
这是秦、楚、郑三国接壤之处,隶属郑国,冯汜仍是不懂楚侯为何笃定尧城,但既然大王有命,做臣子的当然万死不辞,“谨遵王命。”
“不可打草惊蛇。”
“诺。”
冯汜连夜点齐了人马飞奔西去。
屋檐下大红的宫灯一盏一盏地飘摇着,微霏的细雨钻入孟宓的斗篷里,脖颈都是微凉的水。
遥遥撞见一袭白衣的蔺华,上阳君撑着一柄竹骨伞,衣裳下摆湿了一层,站在浅水的洼地,风雨晦暗不清,孟宓只听他说道:“阿宓,我会在尧城娶你。”
“可我不想嫁给你啊。”孟宓摇头,无奈艰酸地红了眼眶。她骨子里承袭了楚国的女儿的热情,也有她们的专一和执拗,一旦对一个人动心,便很难改变。即便去年知道桓夙捧杀了他的父亲,她再痛的时候,恨过桓夙,躲过桓夙,可从来没想过,便不喜欢他了。痴也好,傻也罢,她心里始终只有桓夙一个人,矢志不渝。
经历了这么多,孟宓对生死的事已经不怎么软弱了,却还是绷紧了身体,执着地说道:“上阳君此时惹怒楚侯,对郑国,则是大患,你真的要一意孤行么?”
蔺华微微嗤笑,“我若是怕过桓夙,自初便不会带你离楚。阿宓,你与他并未正式大婚,你还可以成为我的妻。”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