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史前部落》第117章


,要么就是从关琳发现的那个山沟沟地方进来,要么就是从川三地区一路打过来,所以川三地区的防卫至关重要。
现在那个山沟基本上被关琳他们封住了,如果浪人部落敢从那里来的话,估计只有吃亏的份,所以现在防守的重点就是川三地区,川三部落防好了,啥都好;要是川三被攻破了,那后面的川二川一的两个部落估计都玄了。
可是不巧的是,等到川三部落的人到了穆特部落的的时候,关琳正好也在那边修城墙,所以就扑了个空,好在巫师岢在,在听明白了川三部落的来意后,就直接把曾被喊了过来,曾被可是当时和鹰他们一起建围墙的,对这个比较懂。
听说巫师岢找自己,曾被一开始还挺纳闷的,巫师岢可是从来不找自己的,有什么事情会找自己呢?等到明白了巫师岢的找自己的原因后,心直口快的曾被就开始唾沫纷飞的说了起来。
曾被确实知道的蛮多了,毕竟跟着鹰建了那么多的城墙和房子,就连那个站岗的门楼子都会建。现在既然巫师岢说了要好好教教川三部落的族人,那就教吧,川三部落也不算外人,首领索以前还说过想加入穆特部落的想法呢,就是神女琳没答应,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巫师岢之所以敢自作主张的同意教川三部落如何建竹子围墙的,除了曾被想的之外,还一个原因,就是巫师岢知道伟大的神女琳正带着族人们在建石头做的城墙,这个竹子做的围墙已经不是最新的了,应该可以告诉其他部落了。再说也不是一般的部落,而是非常好的友好部落呢,自己的阿爸还是部落的首领,绝对不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川三部落的族人虽然没见到神灵,却学会了建围墙。曾被也是一根筋的认真,把围墙的做法都手把手的教给了川三部落的人,就连坑要挖多深都说的清清楚楚,偶尔用话不能说明白的,还直接动手示范,就像那个门楼的做法,可谓是绝对尽心。
竹子围墙在穆特部落来说真不是什么秘密了,对关琳来说就更不是什么事了,这就好像是一个篱笆,能有什么好奇的。当时只不过是因为条件的限制,才不得已做的,条件够了,都能建砖墙了,谁还稀罕这个土篱笆呢?
所以关琳回来后听巫师岢说了这件事后,觉得一点都没什么,反而觉得巫师岢做的很对,还狠狠的把巫师岢夸了一顿,夸的巫师岢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不就是同意教人家建个围墙吗,至于这样说吗?
当然关琳回来的目的不是夸巫师岢的,所以夸完巫师岢后,关琳就开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只不过瓦和门没做出来,倒是做出来另外一样东西,这倒有点超出了关琳的预料。
163。意外想到马车
关琳发明出来的是马车,关琳自己都没想到。点子的来源是回部落的路上看到一根从一个小山坡上滚下来的一段朽木,还吓了一起回来的兰一跳,当时关琳也没想到什么,只是很用心的安慰了兰几句,就像大姐姐安慰小妹妹那样,很温馨的。
之所以想到了马车,是因为在部落想门和瓦的时候突然想到马车的,当时主要是想的这些东西都比较重,完全靠人搬手抬的话很累人,一向关心族人的关琳突然就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了,也就很自然的想到了马车。
其实关琳比较常见的还是那种两个轱辘的平板车,可以马拉,可以牛拉,也可以人拉。人拉的就叫人力平板车,马拉的就是马车,牛拉的当然就是牛车了,关琳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大人用平板车拉东西,像庄稼啊砖啊什么的,基本是没都可以拉,只要你拉的动。
其实马车在中国出现还是很早的,起码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马车除作为战争工具外,主要为各种权贵出门乘坐,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中国这种万恶的旧社会十分可恶,什么都要讲排场,人为的把老百姓分为三六九等,两开个会讲话都要分个先后顺序,搞得跟啥似的,还不允许别人反抗!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北方一些城市普通人家仍然不敢擅自乘用马车。
中国古代并无四轮车发现。在战国时代的器皿刻纹中,出现了一些四轮车。如山东长岛出土的残鉴、淮阴高庄出土的铜器。不过,这种车舆为龙舟形的四轮车并非用于日常生活,而是用作礼仪活动。战国时代的这种礼仪用四轮车。应当是从商周时代的两轮车发展而来的。
关于马车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我们大中华先发明出来的,也有说是西方下发明出来的,于是就出现了本土说和西来说两种观点,各有各的观点,谁也不敢肯定的说马车究竟是怎么出来的。
坚持本土说的。说马车是由4000多年前的中国夏王朝的一个叫的人发明了马车,而且是双轮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大中华丘陵地带比较多。比较适合使用双轮马车。后代的乘用车和战车都是根据奚仲的双轮马车演变而来的。而在遥远的西方国家,可能是因为地势比较平坦的缘故吧,他们比较喜欢四轮的马车,造型也不错。比较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好看归好看。但你要说谁先使用马车的,还真不好说。
关琳可不管是谁先发明马车的,也不管做出来的马车是不是好看,关琳现在想的就是做一个马车,而且是真正的马车,部落里这么多的马,不做马车做什么,做出来以后也可以坐人。那多好啊!
其实马车的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简单的说。其结构就是两个轮子,一根轴,几块木板,n多颗钉子,在加上一匹马和一些绳子,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马车结构的组成部分了。你也可以说的复杂的,说什么辕、轴以及辖子什么的,说的别人听不懂,自己也不一定明白。
关琳还是像以前那样,先找到了老多克,然后把马车的样子画给老多克看。要是放在以前,老多克还能大概看明白关琳画的意思。但是这一次,连老多克都有点糊涂了,一点都看不出来画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可真不能怪人家老多克,以前关琳画的东西都是很规整的,要么是圆的,要么是方的,偶尔有点变形的也是很简单的那种。这次画的马车可就不一样了,不但有圆的,而且还有方的,关键还是这边多一块那边多一块的,老多克抓了好几次头都没想懂,不得不抬头眼睛巴巴看着关琳,好像在说不懂呃!
看着老多克的样子,关琳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次的确画的有点复杂了,可能对自己来说好理解,但是对一个从没见过马车的史前老人来说,的确是很难明白的,估计找个年轻的来也看不懂,要不也不至于马车要很久以后才能出现的。
关琳想了半天,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马车分成几个部分来画,先画了两个轮子,然后是车轴,接着是车辕,最后就是车身上的板子。画完后再一一指给老多克看,老多克边看边点头,果然明白了很多。
马车里有几个地方是最关键的,一个是轮子,一个是车轴,这两个部分要是哪一个出现了问题,这个马车就报销了。轴和轮子关键,也是最难做的,关琳打算把这两个轮子交给老多克他们老年人做,轴和其他的,关琳打算找其他的族人来做。
两个部分难做难就难在用什么材料来做的,这是比较麻烦的,关琳记得以前看过古装电视剧里面马车好像都是木头做的,外面在配上铆钉,至于到底是用什么树,这个关琳还真不知道,总不能随便选一种吧,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不过好在现在是石器时代,大家对磨制石器比较熟悉,所以关琳在衡量了一阵子后,还是打算先用石头磨两个石轮子看看,连石磨都能磨出来的老多克他们,磨两个车轮子应该也没说明问题吧,关琳心里想道。
轮子的事情解决了,关琳又去找到了曾被,要他去找些木头回来,用来做车轴和车辕什么,木头要越硬越好,尤其是做车轴用的,像石头一样用才好呢。说道像石头一样硬,关琳不知不觉就想到了铁,要是有铁就好了,那上面放多少东西都不用担心断,关琳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看过有人把平板车堆得跟小山似的,还照样能拉走,从来不用担心车轴会断,因为那是铁做的。
看来有时间还是应该再找找铁矿啊,现在虽然是有铜了,做做生活品和刀啊箭啊什么的还行,要是拿来做个车轴估计就不行了,估计上面做点人都可以把它压弯。还有好多地方需要努力啊,关琳在回房子的路上边走边想着,差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