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荣华无量》第129章


歌细黛的声音轻飘飘的,“腹部疼,心口疼,头疼,头晕,眼睛疼……”
徐知达愣了愣,心中在暗笑:疼死你。
御医不断的切脉,随着切脉的时间推移,他们的脸上都渐渐的蒙着诧异。
徐知达紧紧的盯着御医们的表情,见他们的疑云越积越盛,不禁觉得奇怪。
在床榻之上的歌细黛,咬着唇承受着疼痛的侵袭,时而轻轻的痛吟一声,其余的时候均是强忍着一声不吭。
御医们再次退至屏风之后,在交头接耳的探讨。
徐知达体现出了慈祥,在榻前语声舒缓的对歌细黛宽慰道:“无大碍的,你多多休息便好。”
歌细黛连点头都疼得无力,她似乎连动也不能动,只是一动便疼得难忍。
徐知达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自然是觉得愉快,在愉快的同时,当然是想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走出屏风,见御医们还在商议,好像还没有定论。徐适达将御医们带到寝宫的殿外,威声道:“说吧,太子妃是怎么了。”
御医们如实道:“回皇后娘娘,太子妃的脉象正常。”
正常?徐知达脸色一变,若是脉象正常,歌细黛怎么疼得那般剧烈?
一名御医无奈的道:“实在令下官们费解。”
徐知达冷然问:“查不出太子妃疼痛的根源?”
有一位始终沉默的御医开了口,谨慎的道:“不知太子妃今日都食用过什么?”
闻言,徐知达遣宫女把田田从榻前唤来,田田想了想,道:“太子妃殿下今日食用的与往常的一样,就是……”
徐知达的眼神直直的逼视着田田。
田田感觉到皇后的居高临下的压迫感,顿时胆颤心惊的,顾不得考虑太多,脱口而出说:“就是在四象殿里,吃了御赐的点心兰花酥。”
此言一出,众人已有了几分猜测。
徐知达的神色不明,心里在暗忖:是景盛帝有意对歌细黛下毒?
“哦,晌午时,本宫也在四象殿里食了两块兰花酥。”徐知达的口吻平常。
御医们猜测太子妃是中了毒,可是,怎能怀疑皇帝。况且,皇后的这句话,无疑是在为兰花酥开脱。他们也见惯了宫中的尔虞我诈,脸上的表情并无异样。
田田垂目不语,将难题抛给了皇后和御医们。依歌细黛的症状,切脉查不出病因,倒是有中了剧毒的可能。
事到如今,如何是好?世间有诸多剧毒,既然敢对太子妃下毒,必是罕见之毒。就像当初天圣皇后中毒,丝毫查不出是何种毒,抑或说,查不出是哪些种毒。正如此时的五皇子,御医们查出了其中的几种毒,却无法确认是否有别的毒,从而无法准确的制解药。御医们不免无奈的心道:下毒之人真是心思缜密,同时下多种毒,以至于无法精确的将所有的毒查明,无法针对某种毒服用解药。
徐知达在思量着如何趁机致歌细黛于死地。
有名御医认真的权衡后,如实的说道:“依太子妃的脉象,不像是中毒。”
徐知达最想听到的就是这个诊断,不管歌细黛是否中毒,最好先延迟几天,拖得越久,越无药可救。
停顿了片刻,这名御医又道:“但是,也无法断定是否有特殊的毒,能让人在中毒后,脉象显示正常。”
徐知达心中一沉,语气也沉凉了,正色的道:“你们立刻会诊,务必精准。”
御医们只得无奈的应是,提出想要再次切脉,皇后准了。在床榻之上的歌细黛,已是陷入了昏睡中,身子不时的会抽搐一下。
真是如坐针毡,御医们在第三次切脉后,请求能望诊和闻诊。徐知达见歌细黛的病势太过蹊跷,就准了。
御医们不敢怠慢,在望诊和闻诊后,依旧看不出任何的病象,完全是一切正常。就连女子常有的‘宫寒’,在太子妃身上也寻不到。太子妃是极其健康的体质,气色与精气都出众于常人,可见她平日里很会调理,抑或是心情自内而外的愉快。他们唯有跪在皇后脚下,道:“下官们愚笨,无法查出太子妃的病因。”
徐知达一怔,这帮御医是在推辞,不愿再为太子妃诊治。
当初天圣皇后重病在榻时,御医一次次的会诊,均无法诊断病因,却又迫于皇威,不断的为天圣皇后尝试各种药,天圣皇后自知死期将至,不愿伤及无辜,便在弥留之际,请求皇上能颁一道旨意,说道:‘天下之大,病毒之多,岂是御医都能医治得了的。不如就有言在先,如果御医能诊断出病因便医治,如果无法诊断,不可贸然用药,只需直言查不出病因即可。’
景盛帝同意了天圣皇后的请求,颁布了这道让整个尚医司感激涕零的圣旨。从此,御医们再也没有因为医治不了皇室的病,而被牵怒砍头的了。他们若会诊不出,便坦诚相告,否则,若是贸然医治,以及将病征泄露出去,都会遭凌迟。
有景盛帝的旨意在,御医们有恃无恐的坦言推辞。毕竟一位是皇后,另一位是太子妃,万一那句话说错了,可都得罪不起。
徐知达无法强行的为难御医,只是冷声的叮嘱了一番。
待尚医司的人退去后,徐知达唤来田田,就像是了解情况般的无事的问:“皇上为了何事赏赐太子妃兰花酥?”
田田诚然道:“奴婢不知。说来也怪,陛下本是动怒至极,后来不仅消了气,还赏赐点心。”
徐知达沉思了片刻,留下三名宫女在榻前侍候太子妃,便走出顺承宫,去见皇帝。她对皇帝叙述着,说是经验丰富的老御医也查不出缘由,还说了太子妃的病征,不免会露出痛苦与担忧之色。
景盛帝听罢,斜暼了一眼,“御医都无法会诊,你来寻朕作甚?皇后是没有别的办法?”
徐知达叹气道:“只有遍寻名医了。”
景盛帝淡淡地道:“有皇后多费心,朕放心。”
徐知达隐隐的一愤,他的话里怎么听怎么有嘲讽之意,她却要如以往一样装着毫无察觉,面露真诚的道:“臣妾祈愿太子妃安然无事。”
到底是不是皇帝对太子妃下的毒?徐知达一点也琢磨不透,因为皇帝的城府极深,难以看穿。倒是一个好的契机,虽说是遍寻名医,一时应该也寻不到,如此一耽搁,歌细黛的病情必会加重,病入膏肓了也怪不得别人。当然,也可以安排一个人假装成名医,随便诊出是一种神奇的毒,再以毒攻毒的让歌细黛服下剧毒……。顿时,徐知达的脑中,想到了很多除去歌细黛的办法。
皇宫里有个消息被急速的散播了出去,道是皇宫中有人得了复杂的病,若是谁医术高明,请即刻进宫会诊,必有重赏。若是谁认识名医,尽可推荐,也有重赏。
即是御医都无法会诊的病,自然是要医术相当高超才行。如果有名医进宫,会先经由尚医司鉴定,才能到太子妃的榻前。
当然,要隐瞒太子妃生病一事,以免引起骚动。
顺承宫内,守卫禁严,没有皇后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
田田始终焦急的等待着歌细黛的身子快些恢复,全然不理会皇后留下的三名宫女。那三名宫女说是侍候,其实是监视,就站在床榻前眼睛眨也不眨的监视。在寝宫的外面,也有数名安佑宫的侍从在值守。
歌细黛偶尔会醒来,一醒来便就疼得抽搐,抽搐得极其倍受折磨。不久,便就疼昏过去。如此的往复。
有次,趁着歌细黛醒来,田田将备好的膳食端过去,她勉强的吃了几口就全吐了出去,难以下咽。
就这样,歌细黛在丝毫诊不出病因的折磨里,煎熬了一夜。丫环田田在榻前寸步不离的守候。
天亮后,倒是传来了好消息。
皇宫门前的告示上贴着悬赏令,有四个人揭榜。反正能医好就得重赏,医不好也就作罢不会招罪,有志的名医皆愿意一试。
清晨一早,徐知达就到了顺承宫看望太子妃,很是关怀的样子,那悲哀之情真是全然呈现在脸上。得知歌细黛始终神志不清,醒来的时候就喊疼,疼得无法忍了就昏睡过去,她心中大悦。
御医每隔两个时辰就会为歌细黛切脉,均是脉象正常。可是,看歌细黛的模样,分明是陷进了病疼的沼泽里,且越陷越深。
歌细黛到底是中了什么毒,是什么病因以致她不是昏迷就是疼痛,可脉象却始终正常呢?
在晌午时分,一位乡野大夫通过尚医司的层层考核后,被蒙上了眼睛,跟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