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捕皇帝》第119章


“臣等知错认罪,求皇上严惩。”
李适踱了数步,一声冷哼道“不要以为朕会饶恕你们,但凡参与者,一律罚奉三月,贬做护卫,随朕往山西缉拿郭家兄妹问罪!”
吴扬严容闻听顿时大惊失色。
清晨郭府宅院,云雾笼罩中,一个健硕的身影时隐时现。闻鸡起舞是郭晰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虽然岁月不饶人,清霜染白发,但一招一式依然那么矫捷迅猛,那么气势磅礴。
半个时辰后,云开雾散而风清气爽,朝霞辉映,染红了东天。
郭晰练功完毕,气归丹田,长长的呼着气,略显疲惫的坐在一棵垂柳下歇息。
“令公,喝茶。”家人奉上茶。
郭晰接过,若有所思的慢慢饮着,柳梢上喜鹊的几声鸣叫打断他的沉思。
“喜鹊叫,喜事到,令公,这是好兆头。”
“嗨,喜鹊叫听的多了,怎么可能都有好兆头。”
“再过五天就是您寿辰,而且,两位公子、少夫人、孙少爷都要回来,全家欢聚,为您拜寿,这还不是喜事?”
“全家欢聚?”郭晰笑笑,额头的皱纹好似舒展许多,可是片刻笑容尽失,忧忧一声长叹,“没有全家欢聚之日,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永远也不会有。”
家人怔怔,半晌醒悟,忙道:“奴才说错话了,奴才言语不当,惹起您伤心事。”
“算了,没怪你。夫人呢,在做什么?”
“夫人还在看公子来信,这两天她一直掐信不放,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发呆有时流泪。对了令公,按日程算,公子他们该到家几天了,怎会延误这么久呢?”
“是啊,我也再想,世事难料,难道、京中有事?或者、菱儿……”他不愿再想,可又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恰在这时,一个人影如飞而至:“ 令公、令公,公子回来了,两位公子、少夫人,几位孙少爷、孙小姐都回来了。”来人未到近前就气喘吁吁的喊叫。
“啊?”郭晰站起,“都回来了?”
“是啊、是啊,刚进府,就在客厅。”
郭晰愁眉一展,喜上心头,迈开虎步急匆匆来到客厅。果见儿子、儿媳及四个年幼的孩子正围着夫人说话,虽带一身风尘及劳顿,确喜气洋洋,兴高采烈。
“爹,儿子回来了,儿子给你叩头”
“儿媳叩见公公。”
“爷爷、爷爷、”两个较大的孙子也忙跪拜。
“哎、哎。”郭晰蹲下身,看着孙子,喜的胡须发颤,目中瞬间含了热泪,“好孙子,长这么大了,上次爷爷见你们时,你们才八九岁,现在都长这么高了,忠英十四岁、云英十二岁是么?”
“是,爷爷,这是我妹妹琼英她九岁,这是二叔家弟弟忠杰他也九岁。”
“哦?是么?”这两个孙子、孙女令公夫妇二人虽都见过,但那时只有两三岁,相隔几载早已是印象模糊。昌平公主已将两个略显陌生的孩子揽在怀内,拭拭泪道,“琼英啊,路上累不累啊,忠杰,想爷爷奶奶么?”
“不想,因为不知爷爷奶奶什么样子,现在知道,爷爷长胡子,奶奶爱流泪。”
公主闻听不由一笑,“谁说奶奶爱流泪,奶奶是在笑,在高兴。”
郭江忍不住道,“爹娘,你们不要只顾孙子孙女呀,我们还跪着呢。”
“是啊,让我们起来,还有让你们更高兴的事呢。”
郭晰呵呵一笑,拉着两个孩子坐下,对两对夫妇道:“一路劳乏,谁让你们跪了,自已起来就是,还要我搀你们么?”
“爹娘一项偏心,我们不挨打挨骂就是好事,哪敢祈求爹搀我们,不过还有一人要见你们,她应该会有特殊待遇吧。”
“还有谁呀,你们带朋友回来么,在哪,怎么不让进来,岂不是慢待客人?”
“不是朋友,你们猜猜看,是谁?”
公主疑道,“谁猜的到,你们弄什么玄机,还不让人家进来?”
“婆婆,是她自已要给二老惊喜,藏起来了,我们去带她来。”两位少夫人出去不久回来,带进笑容嫣然的菱儿。
老夫妇神情一滞,猛的呆住,目光顿时模糊起来,“是、菱儿……”
“爹、娘。”菱儿双膝一跪……美眸中泪光闪烁,“菱儿回来看你们了。”
昌平公主揉揉眼睛,“菱儿,真是菱儿。”她激动的浑身发抖,疾步上前揽过女儿,泪水不可抑止的再次流下,“菱儿,真是我的菱儿么,我不是做梦吧?”
“娘,不是梦,我真的回来了。”
“菱儿,娘苦命的女儿,娘没想到还有机会见到你。娘好想你呀。”
“我也想你们,娘!”母女二人抱在一处,泣不成声。郭晰及郭海郭江夫妇无不含泪。
小孩子却不懂内中复杂的情由,忠杰拉住郭江的手,“爹爹,不是说回来给爷爷贺寿是高兴的事么,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流泪哭泣呢?”
郭江忙揉揉眼睛,“是高兴的事,是因为太高兴才流泪,我们家太久太久没这么高兴了。”
昌平公主扶起菱儿,“是啊,我、怎么又哭了,今天全家团聚,大喜的日子是该高兴才对。”
郭晰神色凝重的走过来,“菱儿?”
“爹?”
“出了什么事?你怎会突然回来?”
“哪有什么事?”菱儿盈盈含笑,“您大寿将至,菱儿特意恳求皇上应允随哥哥回来给您拜寿,您不知道,菱儿有多想念二老。”
“那、那你是一人回来?皇上没派人护驾么?”
“皇上当然不放心,他原本要人护送我省亲,可是我不想,我是回来拜寿的,我们是一家人是父女兄妹,可是若时时拘束于君臣之礼,那还有什么意思,岂不要人人别扭,所以皇上答应让我私装随哥哥回来,没有惊扰任何人,拜寿之后要马上随二哥一同回京。”
“哦,是这样。”公主含笑点头,“看来他对你很好了,我们整日提心吊胆,就怕你受委屈。”
“娘,我很好,现在真的很好,很幸福。”
公主无限疼爱的拍拍她手,“好啊,这样我们就放心了,你爹和我再不用担惊受怕了。”
郭晰看着菱儿,再看看两个儿子,却是半信半疑。
菱儿终日若无其事的陪伴父母说话聊天,郭海郭江夫妇便开始张罗父亲的大寿,因时间短暂,全府上下日日忙碌的不亦乐乎,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热闹喜庆。
六月初十终于到了。
清早郭晰一如既往的练功毕,在院中徘徊几趟,处处张灯结彩处处的欢声笑语令他百感交集,倍感欣慰和兴奋。可是回到房中,却是与外面不同的情景。昌平公主带着儿孙虽守在餐桌旁,却谁也没有了往日的笑颜,更无人说话。见父亲回来,郭海郭江把头低低垂下。
郭晰自知有事,尤其餐桌上少了一个人,疑心顿起。坐下道,“怎么了,可以开饭了。”
“开饭?哪还有心思吃饭,令公,你没发现菱儿不再么?”
“看见了,在睡觉吧,不用叫她。”
“不是,丫鬟说昨天很晚有人送信给她,她看过信很早就睡下,可是今早却不见了。”
“哦,是谁送信给她 ,去哪了?”
公主看着郭海兄弟,“菱儿的留书呢,到底写的什么?”
“其实,她也没写什么,只是让我们放心,她不会有事,会及时回来给爹拜寿的。
郭晰已是面沉如水,一拍桌案,震的碗碟相碰发出刺耳的声响,“到底什么事瞒着我们,你们还不从实讲来!。”
“爹。”郭海郭江一齐跪倒,“事到如今,我们不敢再有所隐瞒,昨晚送信的是大内总管安公公的人。”
“安公公?”
“是,信上说朝廷派钦差来到太原府……”
守望江山
晋阳宫,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当年修建的行宫。
安远侍侯着李适梳洗穿戴,“皇上,昨夜休息的还好么?”
“还好。〃
”幸亏对外只说是奉旨钦差不见官员,否则只怕他们朝见一夜也不得安宁。”
“嗯,贞儿和盈儿呢?”
“皇子和公主途中劳乏,睡得很沉,现在还未醒呢,看样子很累。皇上,为什么要带皇子和公主来呢,不过也好,至少还能见到宸妃一面,公主梦中还叫母妃呢。”
安远话外有话,李适如何听不出,瞪他一眼道,“最好你猜不到,否则朕多少秘密都要被你泄漏。”
“奴才惶恐。”安远急忙跪倒,“奴才纵有天胆,也不敢妄猜圣意,更无胆泄漏私密。”
“哼,朕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都为宸妃背叛朕,严容、吴扬、薛辉、董岩还有你,你昨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