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第246章


写?br /> 车夫道了谢,就跟着方石进去了。
“你现在能够放心了吧?”程礼这才看着李玉儿笑道。
李玉儿笑着点了点头,跟着程礼回了书房。房间里油灯早已点亮,在灯罩里散发出了暖黄色的光,把周围渲染的安静而温馨。
周围一片安静,这时李玉儿的心也宁静下来,打开颜娘子的信,认真的从头看到尾。
信上说,圣旨虽然已经从程府丢失,但雍南商会的人一直注意着程府,圣旨的流向一直都在掌控之中,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即找回,让李玉儿不用担心。
看完了信,李玉儿还有点疑问:“姐夫,颜姨说商会的人一直知道圣旨的下落,但如果有人闹出来怕也是不好吧?”
“其实,圣旨的事情可大可小。不闹出来,圣上即使通过特殊渠道知道了这个事,也可以大事化小;如果闹大了,朝廷为了颜面就不得不把这个案子办大,到时候凡是和程府有关联的人,无论是亲是仇,都落不了好,连知府大人也逃不掉。”程礼思忖了一下,还是决定把这个事情给李玉儿细说:“虽然丢了圣旨只是程府和窃贼的事,但为了各自家族的兴衰荣辱,通州府所有大家族,都会一致压下这个消息的。”
李玉儿像是被拨开迷雾了一样,对这个事情有了透彻的了解:“也就是说关于圣旨这个事,对通州很多家族来说都是一损俱损,他们非但不敢落井下石,还得帮忙打掩护?”
“嗯。”程礼点头,“通州的大家族在在旱灾时,被钦差杀过一批,再洗劫过一批,剩下的都是元气大伤,在程府败落后,就没有几个能真正影响一州的大家族了,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小虾米,立威的时候想杀多少都可以。”
这个说辞和白天的‘圣上仁慈’大相径庭,但李玉儿却相信了现在的这些说辞。
“这么说盗取圣旨的肯定不会是那些士绅家族的人,难道是三教九流?”李玉儿还是有些不安:“三教九流的人,会不会不知道严重性,绕过那些士绅把事情闹大?”
程礼直接把他的那封信递给李玉儿:“偷圣旨的那个盗贼和雇佣那个盗贼的赌坊都被监控了起来,这个事情闹不出来。”
李玉儿看过程礼的那封信后,彻底安心了:“明天还去不去府城?”
“当然要去。”程礼也想要看看程府里的人现在是个什么表情。
虽然这个事情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也能打击程谢氏,但还是险些给程礼带来了麻烦。
李玉儿沉默了一阵,还是对着程礼道歉了:“玉儿这次做的太冲动了,险些连累了姐夫。”
“是有点冲动,以后这种事直接给我说,让我去做就行。”程礼看着李玉儿叹到:“你这个年纪最该无忧无虑啊。”
李玉儿没想到程礼会说出这样的话,有点惊奇:“我以为姐夫你……”
“以为我不愿意用这些手段是吗?”程礼有些自嘲的看着李玉儿。
李玉儿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
“事实证明只有这种手段才是有效的。”程礼脸上的讥讽之色更浓了:“我以前自命正直,却处处受制,还让芷娘跟着受累,让你来护着这个家,真是天真到愚蠢,天真到无能!”
程礼那一瞬间散发的自厌情绪,让李玉儿心惊:“正直和善良一样,从来都不是错。错的不是你,你不能拿别人的错折磨自己。”
“你放心,我不会钻牛角尖的。”程礼看着李玉儿焦急的样子,心中温暖,刚刚的一些负面情绪都变成了想要奋斗的动力。
☆、第227章 解决
第二天; 天刚蒙蒙亮; 李玉儿和程礼就一起去了府城。
程礼在李玉儿的酒楼里; 会见了雍南商会一个管事; 两人在密室交谈了之后; 程礼彻底放心了; 不再急着把圣旨找回来。
“玉儿; 程府的这个事情; 我们就当着不知道; 也不用管了。”程礼对李玉儿道。
李玉儿看程礼的神色,觉得他对这个事情很有把握,便不再放在心上了。
当天他们就回到了清河乡; 不管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乱转的程府人。
圣旨这件事的隐忧在程礼和李玉儿的心头去除之后; 程家的生活就彻底的平静下来,除了往来府城的信件更频繁了些。
这天,又有一辆低调的马车来到程府门前,给方石递了一张帖子。
“是知府大人,他终于知道这事了。”程礼早有预料; 看到帖子后立马换了衣裳,跟着焦急的知府管家去了府城。
程礼这一去; 就在府城待了两天; 李玉儿有点担心; 但这是农忙时节,家里有几十个帮工和佣户,实在走不开; 只能按捺着性子管理好家里。
因为程谢氏早已离开,在程家帮忙的方家人妇人也就离开了,碰到这种农忙时节,李玉儿也忙得脚不沾地:“闲的时候不觉得,一忙的时候,才发现家里的人还是好少。”
“堂嫂马上就要出月子了,等她回来的时候,家里也能松快些。”方大妞帮李玉儿递了一杯茶道。
方大妞说的堂嫂,就是嫁到方家坡的翠蒿,她怀胎十月,在一个月前产下了一个女儿。
“团团洗三没办,满月会办吗?”李玉儿问道。
团团是翠蒿的第一孩子,李玉儿很重视,提前准备好多寓意吉祥的小物件,打算给她添盆,没想到方家根本没办,李玉儿只能把准备好的东西私下里送给翠蒿。
方大妞有点不好意思:“我们这边也只有男孩满月办酒席,现在又是农忙,怕不会办。”
“知道了。”李玉儿心里有点不舒服,但也不能强迫别人改变习俗,只想着有机会把团团接到程家来。
第三天,程礼坐着马车回来了。
虽然程礼脸色看不出喜怒,但李玉儿见他人平安,就已经放心了:“这次去府城顺利吗。”
“顺利,知府大人彻底被惹怒了,程府里那个人的诰命就要没了,惊吓过度又受了大打击,现在只能躺在床上。”程礼说这个话的时候十分平静,如果不是李玉儿见他脸上的抑郁之色散尽,多了几分豁达,还看不出这事儿对他的影响。
听到程谢氏的下场,李玉儿只觉得心中畅快:“希望姐姐在天之灵也能看到。”
“我们下午就去拜祭芷娘。”程礼说着又从车上拿出了纸钱香烛,看来是早就打算拜祭阮芷娘。
下午,程礼、李玉儿和带着安乐的奶娘,一起去了阮芷娘的坟地。
坟旁撒的五谷已经开花结果,间或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一些鸟雀在期间鸣叫,把周围衬托的更加清幽,听见人的脚步声,一下子便扑腾着飞散开了。
程礼点上香烛,在坟前沉默地烧纸钱。
李玉儿摆好果品,又把她做好的小菜也摆了出来:“姐姐,这是你最爱吃的菜,也不知道你现在还喜不喜欢。这次来是要给你说一个大快人心的好事,程谢氏快要没有诰命身份了,现在躺在床上,再也不能作威作福了。安乐很健康,现在会爬了,在学走路,会说话了。”
“把安乐抱过来。”李玉儿对着奶娘道。
李玉儿接过安乐,对着坟茔道:“你看,安乐是不是很像你,尤其是鼻子和眼睛。”
“姨姨,花花。”安乐指着坟前的小花喊道。
安乐不知道这个地方埋葬的是最爱她的母亲,看着安乐的笑脸,李玉儿心里浅淡的忧伤又突然浓烈起来。
“不哭,安乐,不要,花花。”安乐笨拙的擦着李玉儿脸上的泪水。
是啊,安乐不伤心,是因为她不知道,这并没有什么错。况且,她们不是都盼望着安乐快乐长大吗?不懂忧伤,这样正好。
“好,小姨不哭。”李玉儿擦干了眼泪,看着地上被微风吹得轻轻起伏的花草,摘了几朵递到安乐手上。
当所有纸钱都被烧完了时候,天边的太阳已经变成了橘色了。
临走前,李玉儿又回头看了一下,周围的树梢都开始在风中起伏,可吹在脸上的风却十分温柔。
“这里的景致很漂亮,先夫人应该很喜欢。”奶娘试图拯救低落的气氛。
“先前,后面山上的树木稀疏,也是这几个月才变成这个样子的。”李玉儿又想起姜家恶毒的计谋。
程礼看着李玉儿冷下来的脸色道:“放心,我不会放过姜家的,这次引得姜家和谢家参与程府的那件事,让他们得罪了知府,算是收利息了。”
李玉儿没想到程礼还做了这个事情,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她不会天真的以为姜家参与那件事,是为了帮程府找圣旨,肯定是想告发,把事情闹出来,以此来打击程谢氏和程礼,只是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