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如丝》第39章


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得看电视。
张弛终于说话了,“唉,想的好,随心的少,我看这厂子是建不成了,还不如不去呢。”
诗怡:“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张弛:“我们一进人家那厂子,就觉得自己太自不量力了。首先,资金就需要上千万呢,人家那规模是大,可是所有的设备缺一不可啊。现在咱们村在争取资金,可想而知,其他的村也有这想法啊。虽然咱们的项目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审批到那么多资金,我原来估计几十万就差不多了,这也差太多了。”。
'''
诗怡:“要那么多了?这是没想到,那可怎么办啊?”
张弛:“这就属于市场调研不够,我当时就傻眼了,若昊他们也都和我一样。”
诗怡:“最多就是不办了,我原来就觉得太残忍了。”
张弛:“不去时信心十足呢,现在连底气都没了。”
诗怡:“这款还没下来呢,你那么失望干嘛。”诗怡这也就是一句安慰的话,没有任何说服力,张弛的心情异常的低落。这是诗怡和他在一起感受到的张弛如临深渊般的绝望,希望太大了,失望就会更大,何况他又不是光为自己一个人的。
生活仍在继续,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四哥从牧区给张弛带回一个好消息,说那里有一部分小型的制肉干儿的厂子,投资不会太大,而且倍受人们的青睐,如果做好了,还能得到大批量的订单,远销全国各地,但就是养的牛太少了,如果要做的话,反而还得买牛,要不根本供应不过来。张弛就像在暗夜中看到了光明,无论能不能做的成,他都被投资较小这一项吸引了,至少也是一个项目,一下子又精神焕发了。诗怡就是静静地听他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张弛:“如果办不成肉联厂,我就把这个肉食加工厂办起来,你说怎么样?”
诗怡:“你说行就行。”
张弛:“主要是得把资金放在首位,做点力所能及的就好。”
诗怡:“那是呗。”
张弛:“我觉得你在应付我。”
诗怡:“没有,我又不懂,就是不想破坏你的好心情。”
张弛:“其实我也是外行,到时,还得实地考察一下,我发现涉及到办厂就有技术的概念了,不是有了设备资金就能操作了,这就是想与做的区别。”
诗怡:“你是不想去牧区了?”
张弛:“有点。”
诗怡:“那你就去。”
张弛:“你不去?”
诗怡:“我?我去了就是添乱了。”
张弛:“我可是告诉你,那里有的是美景了,让你体验一下早穿皮袄午披纱的生活。”
诗怡被说动了,“要不就去看看。”
如果说大海和天空是澄澈的纯蓝,那沙漠就是无垠的辽阔。当如白云一般的羊群落入牧区的绿荫时,仿佛天地都融为了一体。如白云坠落于大地,你只需驻足观赏,就如彩屏中的某一个图片,然而这就是自然的蒙古草原,粗犷的蒙古歌声在空旷的天地间回旋,就那么随意的放声高歌,也像神曲一般悦耳。
张弛在四哥的引领下,去了肉食加工厂,这次他觉得有实现的可能,大约30万就能启动,而且把成品经检验后塑封装袋,做好销售推广,前景可观。因此,张弛很是兴奋,带着诗怡欣赏沙漠变幻的气温,一日如过两季的不可思议。中午的沙粒岂止是烫脚,估计烧水也能开了。晚上就像进入了冬季,盖的少了都能冻醒了。就是如此的奇妙,在高低起伏,毗连相接的山丘那边,昏黄的太阳就慢慢从眼底下滑,跌落到地平线以下,稀稀落落的几间蒙古包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觉直泛心头。好像只有在这里才能发现,原来,天并不那么高,地也并不那么遥远,而自己就像一粒小沙子,偶尔停留并融入到这里,潇洒地体验了一番别样的生活情趣。诗怡依偎在张弛的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情无边亦无际。
☆、柳暗花明
诗怡对此次的沙漠之行留恋不已,不时的和张弛提说:“那里真有人间仙境之感,那儿的人们生活的简单,真实,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和争锋。”
张弛:“不虚此行吧。”
诗怡:“是啊,怡然自得的原生态生活,令人羡慕的生活。”
张弛怎么会听不出诗怡对游牧生活的那一份自由的渴望,“你难道就没觉得有一丝荒凉感吗?”
诗怡:“有啊,但依然不能抹杀掉那一份天蓝如海,闲云野鹤的生活情趣。”
张弛:“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随心所欲的,你说,咱们这里除了不能把沙漠给你撅过来,有什么不能实现的?”
诗怡:“你就是名符其实的狂想者。”
张弛:“敢想也是一种态度。”
诗怡:“我是深受其害。”
张弛:“完全错误,我做这一切最大的受益者恰恰是你。”说完轻轻吻了一下诗怡的额头。
马场迎来了第一批捧场的人,就是高乡长和李行长,还有他们的工作搭档。七八个人开了两辆车,陆陆续续从车上下来。张弛听说他们要来,就以为贷款有了着落了,心里是既激动又兴奋,早早就在马场等着了。他们来的太是时间点了,正好刚从牧区买回了骑马装和马鞍之类的,赶紧悉数拿出来。一人一套,结果有两个怎么也不骑,说没骑过,怕出丑。于是,高乡长和李行长还有另外的几个人都装备齐整后,先后出发了。
高乡长:“你这办了马场也不去办个手续,怎么对外开放啊?”
张弛:“现在还不到对外呢,我想等这里所有的项目都一点点的实现了,一块儿去申请,不算犯法吧?”
高乡长:“暂时还过得去,关键是你没营业呢。”
张弛:“想呢,也没人来啊。”
高乡长:“我得问你个事儿,你要如实回答。”
张弛:“什么啊,说的这么严肃。”
高乡长:“你在县里是不是有亲戚了?”
张弛愣了一下,反应了过来,“哦,是,是诗怡的。”
高乡长:“从没听你说过,要不是我撞上了,你还不说是吧?”
张弛:“我就是按部就班,诚恳的想得到援助,没想过越级,也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高乡长:“你小子长能耐了,现在不是你想不想找的事儿,而是人家指名要你去找他,弄的我也措手不及了。”
张弛:“啥?那我还不如和你说的自在呢。”
高乡长:“你还是看看去吧,我也不知道。但他有绝对的发言权,咱们村可是人家的管辖范围。”张弛被这一消息弄的忐忑不安,送走高乡长一行人,就去找诗怡了。
张弛:“你陪我去吧,我心里没底。”
诗怡:“我还没见过呢,我去了说什么呢?”
张弛:“我就怕这下黄了,听说你这亲戚田书记铁面无私的,六亲不认。”
诗怡:“你那幼儿园谁为你出力了,你忘性太大了。”
张弛:“可我这回没有把握了,万一被咔嚓了呢。”
诗怡:“清正廉明多好,我看,我是帮不上你。”最终诗怡还是答应和张弛去一趟,成不成,也得有个确切的答案。
说起来这田书记是诗怡的叔,从市里调过来的。幼儿园人家可是给费了心的,这次是不得已才来的,张弛那么在乎这个意向。诗怡是很不愿意趋炎附势,攀高枝的一个人,觉得身份有别,更是不愿多加打扰。当见到这位田书记时,诗怡对以前的想法做了个改观。他个子不太高,脸白白的,一进去就起身相迎,然后把身边的人都支出去了。诗怡还得张弛给介绍呢,真是汗颜。接着,他开门见山地问张弛:“你想开肉联厂了?”
张弛:“嗯,早就想了,可是,现在觉得不大可能,要上千万的资金呢,就想着能开个肉食加工厂也好。”
田书记:“你具体说说。”张弛就把他的想法如实地汇报了一遍,田书记听到涉及村民时,不住点头,听完后,他说:“很好的一个意向,但你不能就是和你们乡长说,或是和我表述,你要写成一个书面计划书。然后,我们县委的领导班子要经过集体商议,给你做个合理的评估。上千万的资金可能是达不到,但上百万是可能的。现在有好几个村都想争取这笔资金,到时就分散开了。在这儿,我得说你了,你就不能打个招呼吗?这是我们县委目前最看重的惠民,为民的项目了,还怕我沾了你们的光了?”
张弛有些诚惶诚恐,“那里,我是怕影响你的声誉,这不是以权谋私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