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助我去宫斗》第136章


这次行动最大的意外,就是秦琇莹没死。沈芳奕深深愤恨,她怎么能没死!明明是那么好的时机,避开了皇上,五个持刀刺客围攻,居然还是没能要她的命。哪怕只是伤了她也好啊,皇上如果见到宠妃受伤流血,也很可能失去理智,掉入她沈芳奕所设好的陷阱。可秦琇莹偏偏毫发无伤,如此一来,未来形势可就有了变数。
她现在无计可施,只能暗暗祈祷,形势没有那么糟糕,皇上也没有那么厉害。
至于后宫的其他人,今晚自是受了好大一番惊吓,在听说皇上遇刺消息的同时,就被羽林卫封了宫门,任何人不许随意进出,新老嫔妃都未曾见过这个场面,一时间光是被吓昏倒的就有好几个。而在这样时候,昏倒也只能等着自然醒来,御医也是不许传的。
次日之后,行刺事件很快传遍了京城,并继续往更大的范围扩散,人们纷纷议论,这一定是闻家不甘心失去大权,为闻嘉慧倒台的事对皇上进行的报复,若非皇上与曈妃娘娘洪福齐天,有神佛保佑,说不定就被这群乱臣贼子得了手。
闻世忠与其党羽虽不满于这些民间舆论,却也无可奈何,老百姓是不需要证据就可以来议论是非的,一个人张嘴说说话的事儿多么轻松无谓?可全城甚至更多的人都在说,就形成了一道可怕的力量,大有积毁销骨之势。
朝堂上也有人借机参奏闻氏党羽,倒像是破鼓万人捶。只可惜,这个“破鼓”还没破到那个程度,闻家的势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消灭殆尽的。在此过程中,皇帝濂祯一直不怎么发表意见,对嫌疑犯是谁不置一词,这令臣下们一时看不明白,皇上是在筹谋些什么。
经过了近期的变动,除了傻子之外,再没人会相信当今皇上只是个醉心于玩玩乐乐的傀儡昏君了。所以大家相信,皇上的沉默,一定有其道理,一定是在蓄势待发,至于什么时候发,怎么发,他们就不得知晓了。
三天,行刺事件过去的短短三天里,发生了不少事。首先是宫廷侍卫头目从头领到百户,被整个换了一茬,原先的头头脑脑都被送进了诏狱。皇宫大内有人行刺,这正给了濂祯一个绝佳理由替换掉宫廷侍卫的所有头脑。皇宫出了刺客,你们这些保安头头哪个能没罪责啊?即使是轮休在家的也脱不了失职的罪过,统统抓起来再说。
临时补上职缺的,多是从羽林卫统领卓冬琴手下指派而出。于是就在这短短三天的时间内,皇宫周边已经尽在皇帝掌握之中。宫里宫外都看明白了一件事——皇上再不是从前他们眼中的那个皇上!
作者有话要说:
☆、105、宣判
闻嘉慧的出轨事件让濂祯对闻家的出手打击提了前,而这次的刺杀事件又让他秀肌肉的手段提了前。调动羽林卫是个关键手笔,这一招使出来就等于是开始暴露实力,显露了亲政的意愿。这事濂祯是经历了刺杀事件之后当机立断自行做主,事后才拿来与朱芮晨商议。
见朱芮晨听完一时沉默没来回应,濂祯解释道:“我知道我这是先斩后奏,不过我可不是一时冲动。我想得很清楚,这是个突袭敌方的大好机会。甭管策划刺杀的究竟是谁,先借这个由头控制羽林卫和宫廷侍卫再说。在这样的当口,没人讲得出理由来阻拦,等到他们想出借口来时,该掌握的咱们都已经掌握了。”
朱芮晨苦笑摇头:“皇上做的决定,哪有什么‘先斩后奏’之说?依微臣之见,皇上这次的举措没什么不妥,这确实是个急需抓住的大好机会。”
濂祯放松下来笑了笑:“那就好,我还担忧我一时疏漏了什么。毕竟这一步迈出去,咱们从前的筹谋就都要拿到明面上来了,以后便要与人真刀真枪的过招,再没了退路。”
朱芮晨道:“依着微臣与皇上这几个月来的部署,若说从此与人正面开战,朝堂上的实力也算可以抗衡了。尤其有了之前闻妃的风波对闻家的打击,咱们已经没那么多的顾虑。只是眼下还有一个环节薄弱了些。”
“什么环节?”
“兵权。”朱芮晨回答的言简意赅,又掷地有声。
濂祯沉默了下来,深知确实如此,朝堂力量可以慢慢布局渗透,这兵权可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全盘拿下的,一支小小的羽林卫能控制皇宫皇城,与天下比起来可就远远不够了。
“皇上无需忧虑,”朱芮晨继续解说,“闻家即便手握兵权,也最多只会拥兵自重来对皇上做些要挟的事,绝没公然造反的胆量。咱们眼下还是顺着皇上已开了的这条路走,到时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也就是了。”
濂祯点了点头。事到如今,发愁是半点用处都没有的,只能往前走,尤其要走好面前的这一步。
行刺事发五天之后,就到了结案陈词的时候,濂祯将包括太后在内的后宫诸位主子们都请到了一处,并且选了一个饶有深意的地点——皇后寝宫坤裕宫。
妍贵妃随着众人走进,向皇上与太后见了礼,又接受了其余嫔妃的见礼,脸上一直平平淡淡,既没了往日的随和笑意,也不见任何忧虑烦躁。这五天下来,她没得到半点机会与宫外的人联络,甚至连宫内发生了些什么、皇上都调查了哪些人和事,都无法切实掌握,所以对今天皇上要宣布什么,也是毫无头绪。
坤裕宫正殿的地屏宝座,此刻正由濂祯坐着。妍贵妃看了看宝座,又朝面无表情静坐一旁的太后看了看,心知胜败都在今日一举,如果事情是依着自己布下的线发展,这个位子就唾手可得,自己长久以来最大的敌人就将被扳倒,将来需要提防的就是这位后起之秀的皇上,想来总不至于比敌对闻家更加艰苦。可如果不像自己安排的那样,那么……就是大势已去。
待得所有人都就坐之后,正座上的濂祯开始了冷淡的陈述:“三日前的行刺一案,如今已查出了一些眉目,眼下到了揪出幕后主使的时候了。”
小嫔妃们都不约而同地朝太后望了一眼。在戒备森严的后宫中,能调动刺客近了皇帝的身的,恐怕只有这一位主子能办到了。
此时此刻,太后垂着眼帘,静默不语,脸上波澜不兴。
濂祯继续道:“五名刺客,皆为宫廷侍卫身份,其中三人为鲁续长手下,两人为崔成忠手下。”
许多人的心就此提了起来,鲁续长与崔成忠两个卫队长都是闻家的人,而且是忠实走狗,这事众所周知,尤其鲁续长还和太后一个近亲是儿女亲家,关系更是非同一般。既然刺客直接出自这两人手下,那幕后主使岂不是真相大白?
众人看看太后又看看皇上,想象着片刻之后这两位boss级人物当众翻脸,会引发什么样的剧烈冲突。
妍贵妃端正而坐,默然听着,仍未显露任何表情。琇莹坐在她的下首,也是一副静待下文的姿态。太后与濂祯也没有显露出任何紧张,眼下倒成了相关人物个个平静,而旁观人物个个紧张的状态。
濂祯顿了片刻,大殿内一片寂静,只隐隐听到宫妃们的步摇与耳坠等饰物发出的轻微声响。终于听到皇帝又吐出两个字:“来人。”
四名太监并四名带刀侍卫应声进门,见过圣驾。
濂祯将目光冷冷转向妍贵妃:“芳奕,方才朕已差人封锁了怡和宫。你是个体面人,无需让下人动手了吧?”
此言一出,除琇莹与太后之外,全场色变。妍妃瞬间面如土色,缓缓站起身道:“皇上……”
濂祯注视着她:“你还会觉得意外?以你的才智,早该想到这回的事会败露于我手才对。又何须如此震惊?”
太后忽地冷笑了一声,插口道:“妍贵妃震惊自是情理之中。皇上近日来的做派与从前大相径庭,怎能不令人震惊呢?”
妍贵妃虽白了脸色,却仍紧绷着不露怯意,她扫了一眼那几名太监与侍卫:“皇上,行刺之事非同小可,此事若要为臣妾追责,可需得有真凭实据。”
濂祯唇边浮上冷笑:“你是觉得单凭朕的本事,不足以查得出真凭实据,才抱了这最后一线希望?你想的没错,朕是没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有母后相助,就好得多了。”
妍贵妃一听这话更是脸色灰白,不敢置信地朝太后看过去。她千算万算,也未算到皇上会去与太后联手调查。从前水银案的事被太后知道,她曾怀疑到是皇上有意透了风声,但那只是皇上想假借太后之手来打击她,谈不上什么联手。
而后来出了芸贵人惨死,继而闻嘉慧落马,皇上与闻家一系早该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能维持着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