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甜娘》第117章


涉及到这么专业的问题,石榴就没有发言权了,她只是负责出个点子。偶尔的指导一下大方向。具体的负责落实,就是别人的事了,现在家里说起种蘑菇,柱子才是权威,既然柱子这么说了,石榴和柱子爹娘也就不再多说。
“还有啊,柱子也回来了,等下去小妹家一趟。送点过节的东西,也让小妹放心!”柱子娘又吩咐柱子。
秋收的几天孙小妹一直在田家帮忙。柱子娘对这个媳妇很是满意,提前准备了中秋节的礼品,本来想自己送去,现在柱子回来了,正好送过去,也让小妹知道柱子回来了,不要再担心。
“嗯,知道了!”柱子一边答应一边去翻带回来的包裹,“这里有我带回来的种子,还带了几包县城铺子里的点心回来,虽然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但是花样比咱们这里镇子上的要漂亮些。”
柱子娘和石榴、杏儿凑过去看,果然那点心和镇子上的不一样,不都是圆形的,还做成方的,三角的,表皮上印着各种花样,还有的直接做成花朵的样子,很是漂亮。
“这些分几包给小妹家带去!”柱子娘边看边拿出几包给柱子。
柱子点头答应,因为石榴和杏儿总是拿小妹来逗柱子,现在柱子的脸皮也厚了些,不再提到小妹就脸红,倒让石榴和杏儿觉得无趣了很多。
晚上石榴趴在窗台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真是又大又圆,稀疏的几颗星星,偶尔一阵风过摇动院里的竹子和树叶,却让人莫名有一种凄凉的感觉,还记得那年的中秋节,李文达拿来了桔子,那时候李文达没有对自己表白,永安也没有说出他的心思,一家人说说笑笑,好像也没有这么多的烦恼,想起来好像就是昨日,但是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李文达出门去学做生意,永安现在在县城不知考试结果如何,家里人也在担心着,莫非这也属于成长的烦恼?
中秋节已经过了,永安终于回来了,镇子上的车马行的马车特意把永安送到了柱子家的门口。
柱子爹打发走马车车夫,柱子娘拉着永安朝屋里走,虽然想问考试的结果怎么样,但是又紧张的问不出口,不时歪头看看永安的脸色,石榴看永安一脸的轻松笑意,不由放下心来。
只有杏儿急的拉着永安的手,“永安哥,快说说,考的怎么样?我都急的不得了,柱子哥天天都去镇子上的车马行看看你回来了没有,却没想到马车直接把你送回了家。”
永安笑着拍拍杏儿的头,又歉意的笑着看着柱子娘,“大娘放心,让你们着急了,这次考试通过了!”
听了永安的话,柱子娘一下子做在了凳子上,“哎呀我的山神爷爷,我这都着急了好几天了,现在看你回来了倒紧张的不敢问了!”柱子娘一边说话一边拍拍自己的胸口。
石榴也觉得心头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高兴的笑着忙去给大家倒水。
“你瞎紧张什么啊,我就知道咱永安肯定考的不错。”柱子爹一边说一边高兴的咧着嘴笑。
“还说我呢,是谁一大早就让柱子赶紧去车马行看看了?昨天晚上还一直叨叨着,永安这次要是考不上,就好好看书来年再考的?”柱子娘终于放松下来,开始一边笑一边吐槽柱子爹。
“嘿嘿,我不也是担心嘛!”柱子爹的嘴巴高兴的都合不拢了。
“让大伯、大娘你们担心了,成绩刚刚出来,我看过就忙赶回来了!”永安看看柱子爹娘,又看看石榴,虽然石榴一直没有说话,但是永安知道石榴肯定也在一直担心,但是当着爹娘的面,也只能笑一下,也不好上前去说些什么。
大家都围着永安听永安说这次考试出了什么题目,他又是怎么作答的,虽然柱子爹娘根本听不明白,也很是感兴趣的听着。
石榴听着好像和八股文相差不多,但是自己也没写过八股文,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一样,不过听着永安娓娓道来,爹娘和杏儿都全神贯注的听着,不由觉得很是温馨。
第159章 考试制度
永安也很是感动,离开家这么十多天才知道,自己心里是多么的惦记着这个家和这家里的人,也许是因为以前太盼望着有个家了,被大伯大娘收留之后,也在这个家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温暖,离开的这么短短几天的日子里,心里除了惦记着石榴,也想着大伯大娘和柱子、杏儿,现在回到家里,和家里人围坐在一起,才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安心,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家里的一份子。
虽然大伯大娘并不明白自己所说的关于考试的一切,但是他们关心自己的一切,杏儿从自己一进门就一直拉着自己的手,仿佛分开的不是十几天,而是几个月几年的时间,还有石榴,永安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石榴的目光在关注着自己,那样关心的热切的目光让永安心里感觉满满的暖暖的。
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柱子满头大汗的跑进屋,“永安哥,我本来想去接你的,没想到车马行的车夫说你直接回来了,我就赶忙跑回来了。”
柱子一边说一边喘气,石榴又赶紧给柱子端水,柱子咕咚咕咚喝完水,又高兴的咧着嘴说道,“我听那车夫说永安哥考了全县第一,是特等!是不是?”
“啊?什么特等?这考试还分等级的吗?”柱子爹和柱子娘都看着永安,石榴和杏儿也看着永安。
“我刚才正要说,还没来得及说到这个呢!”永安笑着说道。
其实柱子爹娘、柱子和石榴都一样,对这里的考试制度并不清楚。之前家里根本没有识字的人,对读书人只是一味的敬畏,之后就是搬到镇子上。也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去学堂念书,只知道只有好好读书才可能当官,出人头地,具体的要怎么考试,考试的规则又是什么根本都不清楚,现在只得让永安好好的解释一番。
原来这里的科举制度共分三次,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是读书的孩子都可以参加这种小考,当然说是童试,并不是小孩子都可以去参加,除非是天才才可以。这小考也是要经过各自镇子上的学堂先生选拔。统一交一定的费用,由先生去县里的书院报名,统一命题考试,也就是永安参加的这种考试,一般是一年两次,即春天和秋天各一次,称作春试和秋试。
小考考试通过之后,考上的学生就要到县里的书院读书学习。当然有的富贵人家也可以请了先生在家单独授课,不过那费用就比较大了。一般人家也是负担不起的。
这种童试成绩也是分等级的,特等的学生在进入书院学习之后是食宿全免,学杂费也全免的,再就是优等,食宿免费,要交一定的学杂费,再就是中等,可以免费住宿,但是饭食自理,学杂费也要拿,再就是一般的了,食宿费和学杂费都要拿,更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连一般的也考不上,但是又想去书院读书,以冒充读书之人,那怎么办呢,那就要交一定的赞助费了,交足了费用就可以去书院上课,在石榴想来这童试就相当于小学考初中吧。
在书院学习几年之后,就可以参加一年一次的‘岁试’,也叫做督学考试,大概相当于初中升高中,督学考试合格之后就可以称做“秀才”了,一般也要在书院学习几年时间才可以参加岁试,当然岁试的考试结果也是要分等级的,优等、中等、下等。
只要通过了督学考试,就算是中了秀才,按照考试成绩的等级都可以有一些钱可拿,这不算是俸禄,美其名曰‘助学金’。一般考试成绩优等和中等的,可以继续在书院学习,或者到州府的学院去学习,之后参加三年一次的‘科试’,也就是高中升大学的考试了,只要科试通过就可以称为‘举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俸禄。
科试的考试成绩也是分等级的,前三名还要经过‘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决定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的也可以按照等级做个小官,所以一般岁试考试成绩较好的都是一考再考,力争能中个举人,让石榴想起那个考中了举人却发了疯的范进。
督学考试成绩下等的秀才们有些就做了师爷或者办一个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其实只要在书院学习过几年,就是考不上秀才也可以在镇子上办一个学堂,教孩子们读书,只不过没有‘助学金’可拿,只能依靠孩子们的学费来维持生活。
柱子爹娘和石榴、柱子、杏儿听完永安一一的详细解释,不由张大了嘴巴,“原来这么复杂啊?看来我们之前想的太简单了,只想着读书就算是有出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