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给朕站住》第66章


她的意思再明了不过。但我也只剩下了平静与无畏。
她面无表情地打量着我,眼神还算平和,但我发现,她无论变成什么样子,与生俱来的气势始终不减分毫,或许,早年皇宫中的争宠之位,储君之位练就了她今日的胆量与气魄,以及阴狠毒辣,即使已高枕无忧,但仍抹不去渗进血液里的狠绝。
“哀家——一直不喜欢你。”她缓缓说道,细心地打量着我的一举一动。
“臣妾知道。”
听闻此话,她眼底的笑意更加浓烈,轻轻叹口气,“可说来也奇怪,埈儿似乎……待你不同了……”
“皇上的心思,臣妾并不了解。”
“呵!既然话尽于此,我们便开门见山的好。”
“臣妾随太后娘娘。”
“哀家不问你,你为何要陷害张嬷嬷,若哀家问,你定也不会说实话,而哀家最不想听到的,便是有人对哀家撒谎。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
“臣妾明白。”
“但哀家必须要让你知道,在皇宫里,除了皇帝,便是哀家说了算,哀家绝不容许有任何人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动心机,更加不能恃宠而骄。”
恃宠而骄?哼!真是奇怪啊。您怎么不细数一下,轩辕子埈曾对我做过的事呢?你怎么不提及,他曾经对我的那些伤害呢?若论恃宠而骄,放眼宫中,谁能抵得过静贵人?您却把这顶帽子扣到我的头上,试问,我如何能担当得起?!
“哀家虽身为太后,但无论身份怎样改变,哀家‘母亲’的这个身份是永远也变不了的。时隔两年,人心难免会发生变化,就像皇帝……哀家真是不懂,一开始明明不爱你,现在却偏偏对你用尽了心思,但对于哀家来说……并不是好兆头。”
我静静听着,对于她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好反驳。既然已被别人认定,多余的解释只会增加无谓的猜忌与争执。她或许没料到我会如此平静,眸中有一闪而过的诧异之色,接着,便是高深莫测的微笑。
“怎么?”她声音听上去懒洋洋的,透着漫不经心的味道,“皇后娘娘,哀家说了这么多,你却连一句话都不准备说吗?”
听闻此话,尤其是看到她眼眸中虽含着笑意,但却讽刺无比的眼神时,一瞬间,我心底的倔强开始泛滥,不安分的因子开始来回流窜,微勾了唇角,同样还她一个凉薄的微笑,平缓着说道:“太后娘娘教训的是,臣妾不想为自己做任何狡辩,只是臣妾终想说一句,皇上疼谁爱谁,并不是旁人能够左右的了。天下虽大,却大不过一个人的心思,能够左右一个人的行动,却左右不了他的思想。”
她重新抬眸看向我,唇畔的笑意愈发深沉,双眸微微眯起,刹那间,我似看见那道和轩辕子埈如出一辙的眸光。
她缓缓说道:“皇后娘娘真是好口才啊。先前一句话都不说,被哀家逼得紧了,便讨出这样一番挑衅的言语来。”
我再无心与她斗嘴,明明心里已经看开,却还是沉不住气地逞一时口舌之快,不得不再次警告了自己,不敢她说什么,只管由她去就好了。
正文 下卷下次机会
下卷下次机会
太后忽然轻声叹了口气,似很无奈,似很痛心地说道:“先皇在世时,宠幸的那些妃子,哪个不依仗了先皇的宠爱,在这宫里作威作福?最终呢?到头来,还不是不得善终。骄傲了一世,荣华富贵了一世,但有什么用?‘树大招风’这个道理,皇后应该明白吧?千万不要因为皇帝的一时宠爱,从而忘了根本,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那就不好了。”
若不看她说话时的表情,此番言语听起来,再配上她的口吻,多像是一个慈祥的老者来告诫自己的后辈,那般语重心长,那般苦口婆心,但现下,却只觉说不出的滑稽可笑。
“皇帝一时迷了心智,可哀家作为母亲,却不能袖手旁观,所以,你明白哀家的意思吗?”
话尽于此,我既然不是傻子,又怎么听不出她的意图?无非是想挫挫我的锐气,是想给我一记闷棍,好让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在皇宫里,这招早已屡试不鲜,对于权位高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手段。
我定是上辈子曾和太后结了什么仇,所以,她才见不得我有一丁一点儿的好。
“皇后,哀家不怕你去皇帝那儿告状。至于说些什么,更是无所谓,随你开心就好。今天这一趟,哀家更不会让你白来,只是人老了,难免会心慈手软一些。嬷嬷!”
张嬷嬷快步上前,弯腰道:“老奴在!”
“嬷嬷,该怎么做,你明白吧?”
“回太后娘娘,老奴明白!”
“好了!”她挥挥手,再次抬眸打量了我,方才缓缓闭上双眼,“下去吧,哀家累了!”
张嬷嬷挺直腰杆儿,抬起下颚,作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将目光投射到我身上。那副神态,像极了静贵人。
她手指帐帘方向,阴阳怪气地说道:“皇后娘娘,请吧!”
皇祖母在世时,以前我时常来探望她老人家,对暖春阁自然也是十分熟悉,从来不知道正殿后面,会有这么长的一条甬道,似乎望不到头。因为终日见不得阳光,故异常潮湿阴暗。每隔几步,墙壁上会有盏昏暗的烛火照亮脚下的路。
张嬷嬷那张皱纹横生的脸在忽明忽暗的烛火映衬下,透出无限的诡异与寒冷。
她忽然停了脚步,正当烛火最弱处,我霎时便想到,人人口中都会提到的“鬼”,阴森,恐怖,不由让人汗毛倒竖。
漆黑中,我只能看到她闪着凌厉之光的眼眸,含着怒火紧紧地盯着我。
她这一生,跟着太后,把所有的坏事都做尽,亲自操控了宫中那么多嫔妃的生死,一定未曾料到,晚年时竟会着了我的道儿,栽在我手上。
虽然轩辕子埈利用了我,但却坐实了她的罪名,若不是太后把她从牢里救出,吃不准她现在已是死尸一具。
千算万算,不如天算人算。这句话用在我们两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
她空旷且低沉的声音响起,被回声一扰,像是从地狱而来。
“太后娘娘说你变了,和以前判若两人,果真如此啊。”
我双手捂住伤口,发生一声轻笑,分辨着她的面容,“我可以认为嬷嬷这是在夸我吗?”
“当然!如果你不怕半夜会做噩梦的话!”
“嬷嬷都不怕,我怕什么!”
“我老了,凡事自然看得开一些,但娘娘不同,娘娘还年轻,总不能心神不宁地过一辈子吧?”
“那就多谢嬷嬷提醒了!”
“太后娘娘不问你为何要陷害我,我自然也不问,太后娘娘交代老奴要办的事,老奴定当全力而为。”
“既然这样,嬷嬷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
“唉!老奴终于理解了太后娘娘的良苦用心,这么做,也不无道理。”
听到她叹息,比听闻任何的笑话都要有趣。
空荡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甬道中重新响起,伴随了衣衫不停摩挲的声响,抬眼处,只见墙壁旁再昏暗不过的烛火,顿生错觉,仿佛我此时此刻是走在通向地狱的道路,已于阳间深深隔绝,再回不了头,接踵而来的,是伤口的疼,经过昨晚的折腾,伤势加重,好不容易敷了药,暂缓了一下,只是现在看来,已是无用。
太后娘娘交代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而在后宫之中,有很多不见血不见伤的惩罚。张嬷嬷身为宫中的老嬷嬷,定是深谙此道。即使今日不死,恐怕半条命也要丢在这儿了。
只是,我突然想到一事,自轩辕子埈登基,先皇驾崩之后,早年有些嫔妃蹊跷而死的传言在后宫已不再是什么秘密,太后娘娘也心照不宣,默认了此事。她没了后顾之忧,更不再惦念着先皇是否会取了她的凤冠,自然再毫不避讳。
但倘若这一步走出,压上得是方墨然的声誉,我的名声和性命,以及轩辕子埈的尊严,还有皇室的脸面。
我神经瞬间绷紧,适才的疼痛顿消,只剩了满腹的犹豫与决心。
“吱呀”一声,在甬道尽头的木门开启,温暖的烛光氤满一地。张嬷嬷先我一步走进去,我在她身后,打量了四周,再普通不过的房间,有桌椅板凳,雕花木床,摆设极其简单,一点儿都不像是皇宫应有的样子。在木床正中央,我看到了一抹纤细且熟悉的身影,她缓缓抬头,唇边勾起嘲讽的淡笑,晃动了不盈一握的腰肢,从床上站起,慢慢向我走来。
“皇后娘娘!”
静贵人,她怎么会在这儿?
烛火下,她一张鲜红的嘴唇愈发明艳鲜亮。
“妹妹用不用给姐姐行礼呢?”
她始终容不得我,不管是两年前,还是两年后。今日之事,她怎么可能不见风使舵,横插一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