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48章


什么玩意儿,竟然这么祸害天下。”从此以后,高洋的癫狂真的收敛了许多,对赵道德也尊敬有加,言听计从。
在这个故事中,赵道德所面对的风险,是官场上最高的,一言不合就掉了脑袋,这种事遭遇到的概率极低。但赵道德在这件事情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也是官场上的老世故老乡愿所无法达到的。
在官场上,任何一个掌握权力的人,都和高洋一样,因为身居高位,所以会感受到决策时的强大压力,一旦决策失误,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会为此事负责。高洋的这种表现,就是外界的强大压力与内心的极度放纵糅合在一起,导致了他人格的崩溃。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暴君,都是因为人格崩溃而出现了行为乖张的举止。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急需重建自我人格,在和这一类状态的人物打交道的时候,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那么你就会失败。
在高洋面前,还有一个劝谏的典御史李集,他却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丢掉了自己的脑袋,而赵道德却没有。这两个人的区别就在于李集的劝谏纯粹是无的放矢,而赵道德的劝谏,却恰好击中了疯皇帝的脉门上,其言其语有助于高洋自我人格的重建,所以高洋立即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依赖。
有心机的大臣劝谏,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脑袋,如果脑袋保不住,那就用脑袋换取清名。这一类大臣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纯系是从自我出发,丝毫不理会疯皇帝高洋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的劝谏,所说所谈,其言其语,无非是强迫高洋做一个明君,可这活如果高洋干得了的话,他至于疯掉吗?正是因为高洋无力面对复杂的政局,化解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才需要群臣们帮忙,可是这些大臣张嘴闭口,全无半点建设性的意见,这只能让高洋感觉到更大的心理压力,疯得更厉害。
而赵道德只不过是提到了高洋的父亲,这就让高洋在绝望中迅速地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多么希望父亲还在世,能够指点他,帮助他化解心理的压力。正是因为有这种隐秘的心理需求,他在内心深处,立即将赵道德与他的父亲等同起来,这就赋予了赵道德教训他的权力——父亲打不争气的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纵然高洋是个疯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多也只是撒腿逃走,反抗的心思,那是绝对不敢有的。
这样我们就揭开了心地纯净的年轻人在官场上能够获得成功的奥秘。这秘密就在于,这样的年轻人,在官场上最易于激发起老前辈们的父爱,视之如子侄,爱护有加。例如大明末年,史可法入京赶考,到了京师之后,卧睡于一座破庙中,恰好士大夫左光斗途经于此,翻阅了史可法的书稿,对这个勤奋的年轻人油然而生出莫名的好感,于是到了考场之上,大笔一挥,史可法就登龙官场了。此后,朝中士大夫与太监阉党展开了决战,却因为明熹宗昏庸,左光斗及朝中知名士大夫悉数下狱。史可法不敢直面与阉党为敌,就易装为乞丐,去监狱里探望恩师,被左光斗破口大骂逐出。左光斗之所以骂史可法,那是因为他在心里将这个年轻人视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他受到自己的株连。正是靠了这些知名士大夫的提携和保护,史可法才成名天下。
明代的史可法,与北齐时代的赵道德,其成功的心法别无二致,区别只在于赵道德替代了北齐高洋父亲的角色,而史可法替代了清流士大夫左光斗子侄的角色。这两条心路的成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赵道德与史可法的心地纯净,倘若有丝毫的杂质,也无法获得对方的认同。
第65章 “迷”的失败境界
迷,特指歧路临前,无所适从。
迷是指在外界敏感信号的刺激之下,人的正常思维被搅乱,从而导致了错误人生的悲剧。这种悲剧如果发生在执掌权力者的身上,那就意味着国家的悲剧。
东汉末年,汉桓帝死后,灵帝登基。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治理天下的时候,他的乳母董氏赶到,劝他说:“你现在终于当上了皇帝,这真是太好了。赶紧,狠命地捞钱吧,多多加赋,钱捞得越多越好。”
当时听了这番话,汉灵帝心里说不出来的别扭,就道:“我身为皇帝,一登基,不曾有德行惠及民众,就取财于民,这不妥当吧?再者说了,这天底下的百姓,都是我的子民,他们的钱,就是我的钱,我还有什么必要非要捞钱呢?”
董氏听了,摇头道:“孩子啊,你让那些坏心眼的读书人,把你给教傻了。你想一想,你是皇帝,不从老百姓那里弄钱来养你,难道还得让你再养天下的百姓吗?这皇帝就好比池塘边的渔夫,这百姓就好比池塘里的鱼,你捞上来的鱼,才是你的,才能够吃得开心。这天底下,哪有老百姓过着富裕日子,做皇帝的却要苦自己的道理?”
汉灵帝一听,乳母说得有道理啊。这天底下的钱,落到了老百姓的手里,我就花不到,那我何苦为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让自己遭罪呢?
此念一起,汉灵帝立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庸皇帝。从此他再也不顾百姓的生死,无限制地加赋,收上来的钱太多,就交给太监们,在皇宫后门处设置了铺面门脸,专一往外放高利贷。他的恶政害得天下百姓蹈死无路,纷纷起来造反,灵帝担心自己的皇位坐不长久,就在宫里到处挖坑,把搜刮上来的钱埋藏起来,指望着万一自己被推翻,也好带着这些钱逃走。
汉灵帝就是为钱所迷,忘记了他是干什么的,结果葬送了东汉江山。
到了大唐时代,又有一个唐高宗李治,为美色所迷,也是把万里江山拱手送了人。
迷住高宗李治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则天。最初的时候,她是宫中的一个才人,侍奉已经五十多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偶然的一次机会,李治入宫而来,两人打了个照面。野史书上说这两人当时就搞到了一起,单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宫里的头一桩事,就是把李世民睡过的女人统统遣散出宫。这是因为李世民的儿子马上就要住到宫里来,如果留这些女人在宫中,万一被新皇帝睡了,伦理上就乱了套。所以这些女人,是一定不能让新皇帝再幸御的,因此武则天就被送到尼姑庵,剃光了头发,做起了尼姑。
但是没多久,唐高宗李治就将武则天又接入了宫中。由此可见,两人早有约定在先,而且李治对武则天是念念不忘,宫里那么多的美女,他却对武则天情有独钟,这就证明了武则天是有真本事的。果然,武则天很快就牢牢地控制住了李治,她将和李治打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王皇后废黜,剁掉手脚浸泡在酒缸里,李治竟然不敢吭一声。无论原因是什么,武则天成功地将她以威权的角色烙在了李治的脑子里,从此李治就沦为了武则天的傀儡。
接下来,武则天要求和李治共同坐金殿,这破天荒的念头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但是李治怕死了武则天,不惜和群臣撕破脸皮,最终让武则天坐到了龙椅上。最终,李治郁郁而死,武则天则顺理成章地取李氏天下而代之,改国号大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帝。
要知道,无论是汉灵帝,还是唐高宗,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儒学大师的谆谆教导。教导他们仁德之本,教导他们慈爱之心,但这些话说过,有如东风过马耳,没有在这两名皇储脑子里留下丝毫的印象,一旦出现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悖的诱惑,他们就立即迷失了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举凡来自于外界的不良刺激,都是迎合了人性的最脆弱之处。人尽管是有思想,有志向,有追求的文明生物,但究其本质,人类只不过是一层包裹在基因外边的蛋白质脆壳,是基因制造出来用以保护自己的。人的大脑有思想,但基因也有基因的意志。大脑的思想是希望自己变得高尚,变得圣洁,而基因的意志却没有丝毫的道德观念,基因只考虑一件事——如何寻找最优质的基因,将自己复制并传递下去。这样一来,人就成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存在,体现出两面性。
当人的行为体现出基因的意志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本能。当人的行为体现出大脑的意志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思想。本能让我们不理会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法则,而思想却告诉我们说,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一个人是好是坏,是与人为善还是作恶多端,取决于在他的身体里,是基因的意志占到了上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