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宋》第74章


“代朕拟一道圣旨,就说过几日朕就要登基了。”赵光义假装悲伤的下了命令,太监王继恩马上跪下,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王爷,陛下驾崩,眼下反绑外族又是蠢蠢欲动,您若不登基,那就是置万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啊!王爷,您请三思啊!”
“陛下刚刚驾崩,本王身为陛下亲兄弟,哪有心情登基啊!此事不必再说!”赵光义假惺惺的说了一句,便背过了身去。
“嘭!”
“嘭嘭!”
……
一阵响声过后,众人都跪了下去。
赵光义转身问道:“汝等意欲何为?”
太监王继恩和郎中程德玄说道:“王爷若不登基,臣等便长跪不起!”
一旁的李然心道:和赵匡胤一样,都到这份上了,还讲究面子。
赵光义连忙弯腰去扶王继恩和程德玄,却不想两人就是不起来。
赵光义叹了口气,说道:“也罢!既是如此,朕明日早朝便登基,汝等说的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朕对我大宋不负责,便是我大宋的千古罪人!”
“平身!”
“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光义的心里乐开了花,再看李然和曹延超等人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愤怒,却无可奈何。
“汝等明日清晨,可要早些来大殿啊!”赵光义不可一世的笑了笑,带着一队弓箭手和残留的御林军离开了南书房。
宋皇后擦干了脸上的泪水,朝李然走去,将李然慢慢扶起,边哭边说道:“陛下已去,本宫本想命内侍王继恩召德芳入宫,继承皇位。奈何内侍竟将晋王带来,本宫已无面目苟活于世。今日太师、将军来此,本以为可保得德芳继位,谁知又有如此变故。我儿身为皇家长子,却无天子之命也!一切,皆为定数!”
“微臣惭愧,未能阻止晋王,请皇后责罚。”李然低头说道。
“大哥已然尽力,是小弟没有对晋王的行动做好打探。罪责全在小弟身上,还望皇后将臣治罪!”曹延超也是一声叹气,低下了头。
“太师,将军,两位已经尽力,事已至此,本宫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两位今日权且在宫中下榻,待明日…明日…”皇后说着说着,泪水再次滑落下来。
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向皇后回道:“多谢皇后,但不必劳烦皇后。我等二人还是回去,明日再来便是。”
皇后点了点头,带着宫女回了中宫。
次日清晨,大殿之上。
赵光义坐在龙椅之上,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看着下方的满朝文武百官,赵光义不禁笑出了声。
“今日,朕正式登基。先帝乃是朕的兄长,这祭祀之礼自是不可怠慢。陈尚书,此事就着你一手安排吧。”赵光义笑嘻嘻的看着陈尚书。
陈尚书略一抬头,看了一眼李然,只见李然面目表情,目光呆滞,就像中邪一般。陈尚书自知无可奈何,只能应下。
李然看着赵光义的笑意,心道:果然,历史是不会因为一个人、一件事情而改变的。我这么处心积虑的想要与赵光义一较高下,拖住他登基的脚步,却仍是以失败告终。看来,我不是古人,真的就改变不了历史啊!
“李太师!”
赵光义忽然对着李然说道:“朕知你文武双全,乃是朝中百官之表率。今日,朕怎么觉得你无精打采,眼神涣散?可是有何心事啊?”
众人看向李然,但见李然仍见头也不抬。许久之后,才听得李然回话:“启禀陛下,微臣昨晚受伤,尚未痊愈,以致今日精神不佳。还望陛下恕罪。”
“哦?太师为我大宋日夜操劳,自是功臣。如今受伤一事,为何不报知于朕?”赵光义冷笑一声,心道:朕倒要看看你敢不敢将昨晚之事说出去!。
李然挺起腰板,向后转了一圈,对着文武百官说道:“昨日先帝驾崩,举国哀悼。李某身为当朝太师,却不能代替先帝去死,实为惭愧。今日,陛下既已宣布着陈尚书一手为先帝祭祀一事,臣倍感欣慰。”
赵光义满意的点了点头,却不想此时文武百官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陛下!”一文官上前走一步,说道:“敢问陛下,昨日先帝因何故去世?为何昨晚不将臣等深夜召入宫中,又为何不让德芳皇子继位?自古以来,子承父业。陛下此举是否有篡位之嫌?”
呼!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文武百官不傻,他们当然看的出其中奥秘,可是又有哪个敢当众说出来?
赵光义、李然及众文武百官自是向那人看去,但见此人身高八尺,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官帽后还有一单眼花翎,头上的辫子更是系着一根红绳,那红绳似乎是被鲜血染成一般,扎眼得很。
“赵普大人,难道你认为,是朕将亲生兄长杀死,然后夺取了皇位不成?”赵光义使劲压着心里的怒火,平静的说道。
“微臣正是此意,还请陛下给百官一个交代!”赵普抬起头看,冷冷地盯着赵光义。
“先帝身体抱恙在身,每日批阅奏章更是不断地加重病情。朕曾劝说过兄长,但兄长一笑而过。得知兄长因病去世,朕也是十分难受。”赵光义面目表情的说着话,眼中竟然真的挤出了泪水!
“那也应该是皇子继位,不是陛下您啊!”赵普眯了眯眼,再次发问。
满朝文武百官都看向赵光义,赵光义叹了口气,说道:“太后曾有言在先,让先帝将皇位传与朕,朕当初曾经推辞,但太后及先帝之言,句句在理。朕也就推脱不得了!”
“哦?陛下可有证明?”赵普上前一步,步步紧逼的看着赵光义。
“赵大人,您要的证明在此。”太监王继恩忽然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纸,呈给赵光义。
“念!”赵光义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
王继恩打开纸张,念道:“太后抱恙在床,太祖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曰:汝可知天下怎得?太祖曰:朕所以得天下,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与汝弟。四海之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又曰:本宫此言,尔等要牢记,不可违背也。”
“陛下,太后说完,奴才就将太后与太祖之言写成誓书,藏在金匮之中。如今赵大人既是想看,奴才也就拿了出来。”王继恩低头向赵普得意地看去。
只见赵普青筋暴露,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汝等还有何质疑?”赵光义冷漠的看了一眼文武百官,又说道:“既是没有,自是最好。”
“陛下,请您将年号稍作修改。”底下一人上前进言。
“不可,年号乃太祖创建,朕不能改。”赵光义摇头道。
接着此人就跪下请求修改年号了。众大臣一看,此人正是赵光义心腹卢多逊。
众人都心知肚明,卢多逊乃是赵光义的心腹,赵光义既然已经登基,便再也不容许有何异议。现在示好,可不吃亏。
很多大臣都跪了下来,希望赵光义可以修改年号。
“李太师,你的高见呢?朕是修改还是不修改?“赵光义笑呵呵的看着李然。
“先帝已经驾崩,况且陛下继位亦是太后之意。如此天命所归,臣等不敢有异议。还请陛下修改年号,保我大宋万年不变之基业。”
“既是如此,就改为太平兴国!”赵光义随口说出了苦想一夜的年号,心中如释重负的笑了笑。
赵光义笑了笑,对着王继恩使了个眼色。只见王继恩拿起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刚刚继位,国家政事自是重点。自即日起,朕将对部分官员进行册封,希望汝等可以认真辅佐于朕,使我大宋将万年不败之基业传承下去。”
王继恩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赵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府尹、同平章事;薛居正加升为左仆射;沈伦加升为右仆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楚昭辅为枢密使;曹彬加任同平章事;潘美为宣徽南院使。其他各官员,每人晋升一级。”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满心欢喜的下跪喊着,一旁的李然却闭上眼睛,这一幕,他不想看见。
“众爱卿,汝等可有对唐门熟悉之人?”群臣刚一起身,赵光义就随口问了一句。
李然不禁暗暗心惊:唐门?莫非……
第七十章 唐凌
…………………………………………………………………………………………………………………………………………
“李太师,你可知晓?”赵光义面无表情的问道。
“回陛下,臣并不知晓。”李然摇了摇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