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一皇帝》第147章


当这朱由检的面说出了这曾经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理由,今天方才发现在他的面前居然会一点儿底气也没有,这次过来找朱由检的目的可是为了劝降他的!劝降的话还没有说得出口,竟然这就失了底气,失策失策!
朱由检讽刺道:“前程?范文呈,貌似我大明朝对待读书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吧?更可况你还是十八岁中的秀才!历代为官,大好的官路等着你,官场规矩你也懂得,再不济也能混一个地方官做一做,若是能够执政为民,定能够博得一方百姓爱戴!而你却投奔女真!呵呵,真不知道你是遗臭万年还是名垂千古!”
一听朱由检如此贬低女真,聪古伦不乐意了,不高兴的反驳道:“小王爷,你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投降我女真就是遗臭万年吗!要是这么说的话,你们大明的士兵打不过我们,岂不是连我们女真都不如了吗!”
朱由检现在一门子心思就是放在这个范文程的身上,没空与聪古伦计较,历朝历代都是这个汉奸比侵略者还要可恨!侵略者侵略那是看中了你的人口与土地,而你为了保卫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只能奋起而反抗!总会有一些人,背叛你的同伴,加入敌人的阵营,带领着敌人与以前并肩作战过的朋友作战!将他们的一切与敌人分享,虽然有的时候他们拿你只是当成一条狗而已,却总是有人乐此不疲的加入到这个汉奸的大阵营里。汉奸里面最可怕的就是有文化的汉奸,文盲汉奸只知道出体力,而有文化的汉奸却知道出脑力,利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来发挥一条狗的作用!
奔前程不是你叛变的理由!
范文程淡淡的说道:“殿下说的这些我都明白,遗臭万年与名垂青史只不过就是一行字而已,在下的名誉是好是坏,却不是我能做的了主,也不是殿下说了算。不知殿下你可明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若是大明灭了女真,那我就是一个遗臭万年如同秦桧之流的恶棍。若是这大金赢了大明,那我就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英雄!孰是孰非,只在长刀快马之间而已!”
朱由检道:“我看不是这样的,你是汉人,平心而论,这大明就是你的祖国,你身为汉人却帮助女真蛮夷害我汉人子民!想过没有,纵使你助女真灭我大明,女真人入主中原,成了这华夏主宰,你或许能够在女真人的历史里成了名垂千古。却又没有想过这落在汉人口中你会是一个怎样的名声?”
第一四九章身在金营心在明(下)
“名声什么的,在下并不在乎,只是想将这一腔的抱负有所展示而已!难道实现理想这个还有错误可言!”范文程不服气的说道。
其实这明朝的现状他已经是看的清清楚楚,自从明王朝建立以来,起义、叛乱和边防危机就时有发生,使统治集团深感困扰。
进入后期以来,由于政府的权威衰落,军事力量衰退,土地兼并和农民的赋役负担加重,明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更加严重,国家财政已到了难以承担的地步。嘉靖初年,广西田州府同知发动叛乱,用兵多年也未能真正平定。
终嘉靖一朝,几乎所有省份都曾发生农民起义,其中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河南、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的起义规模较大。
然而,嘉靖时期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表现为南倭北虏的边防危机。南倭指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自明朝建立起就存在的问题,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走私和海盗活动;而此时明王朝的军事力量正在衰落,越来越无力对付这些和中国海盗及沿海大姓勾结在一起的倭寇,到嘉靖年间,倭患的猖獗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倭寇荼毒生灵,专据城池,劫夺库藏,燔烧官府,戮官杀将,北至辽东,南至广东,无不遭受其害。嘉靖二十五年,倭寇攻掠宁波、台州诸郡县,焚毁官民廨舍数百千区。
虽有大将戚继光、俞大遒等人力战倭寇,但倭寇之乱一直延续下去,未能彻底根除。
北虏是指北方的蒙古。正统年间,瓦剌部的也先成为瓦剌、鞑靼各部的实际主宰,势力达到极盛,在土木之战时大创明军,明英宗也被俘虏。
此后,也先势力趋于衰落。景泰六年,也先被阿剌知院杀死,瓦剌部陷于分裂之中。鞑靼部逐渐强盛起来。成化时期,活动于河套地区的鞑靼各部为争夺水草牧地争战不休,也经常侵扰明边,被称为套寇。弘治初年,鞑靼部的达延汗兴起,征服了西部的瓦剌部和东部的兀良哈部,重新把蒙古统一起来。
纵观明朝前后,战争一直伴随着明朝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
除了军事上的麻烦以外,明朝还存在着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官田的来源,大者承袭元代所有的官田,以及元代皇室、王公、贵族、臣僚等籍入田地;元末丧乱20年造成的大量无主荒地;此外,还有罪犯的没人地等。赏赐给王公、贵族、勋戚、功臣等的赐田,此项赐田,一经赏赐私人就成为私田。分配给百官的职田和边臣的养廉田,为补给官员俸禄之用,此种田地官不能私有,仍属官田性质。屯田,明代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皇室和官府直接经营的官田,即皇庄、官庄。用来饲牧军马官马的牧地、草场、牧场,以及园林、池沼、围场、苑囿、陵地等。学田及其他。
民田,在民田中,有地主土地所有和农民土地所有两种:地主土地所有:地主土地所有,即大中小地主阶级所有的土地。
其中包括:王公、贵族、勋戚、达官、显宦、地主、豪强、富贾、大贾、寺观僧道等占有的大量肥沃的土地。这些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土地的途径是:封建官府的赏赐。依仗权势的巧取豪夺。中小农民为避免赋役投靠势家所奉献的田产。奸人为获赏而投献的他人田产。利用金钱购买的土地等。
农民土地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即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亦即直接生产者的小额土地。这些农民所有的小块土地,多系从他们的前代继承的祖产,或者是他们自己开荒占有的土地。
这是有地者或无地者的中间阶层,从全国范围来看他们人数众多,他们拥有的土地数量也相当可观,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小土地所有者,他们的经济地位是很不稳固的。他们时常因为赋役、债务、地租以及天灾等原因破产,出卖土地,失去生活依据。
明中叶后,土地越来越高度集中。皇帝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是这一时期土地兼并的突出特点。皇庄始于永乐时期。此后皇庄日益增多。明代皇庄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洪熙、宣德以后,亲王庄田逐渐增多。他们占田多通过钦赐、奏讨、纳献、夺买和直接劫夺等手段。诸王都是明代大地主。此外,外戚宦官同样夺民业为庄田,如正德时的谷大用便强占民田至万顷。明廷规定,王府及功臣之家钦赐田土,亩收子粒银三分。但实际征收往往超过这个规定数。
如山东德王府白云湖庄田,征租的内官旗校,就擅自改作每亩征银五分。官僚和缙绅也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大量土地。特别是乡宦,。在北方,“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
于是,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后果。随着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诸王、公侯、监军太监、统兵将领、卫所军官和地主豪强竞相侵吞屯田,役使军丁。弘治年间,官僚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太监、军官不仅侵占屯田,同时还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户不堪剥削和虐待,被迫逃亡。正统三年,逃军数目竟达120余万。
军屯在明初农业生产中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军粮原来依靠军屯供应。随着军屯制度的破坏,到正德时军粮只能靠国库支付。军屯制度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明朝国库的收入,也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官员腐败严重,想要依靠个别的几个清官就想将这个腐朽到了骨头里的王朝扭转过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也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儿,所以范文程清楚自己的远大理想是不可能会在如此一个王朝得以实现,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深陷其中的同僚所同化亦或者是被吃掉!不过做了汉奸毕竟是做了汉奸,这个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同时今天见到的这个汉奸将朱由检是给深深地刺激到了,做汉奸的理由无可挑剔,通过民族大义根本就解释不了什么。
“范文程,今天你说的话,本王全都记在脑子里,将来你记住,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你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