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无法取代》第39章


中国有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二、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而已。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对改变自己的劣根性没有信心,裹足不前,请扪心自问:我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改变习惯其实是简单的,成功其实也是简单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7。运用〃七大对策〃去培养一个好习惯。
这〃七大对策〃是中国习惯培养权威教练、著名激励专家周士渊先生在多年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如果你能够遵循这〃七大对策〃,你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很多的好习惯。
对策一:研究培养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
要培养一个习惯,你首先必须研究它的重要性。因为你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你才会有培养这个习惯的愿望,你才能有坚强的决心,你才能有坚决的行动;只有有了一次次坚决的行动,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对策之二:研究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可行性。
要培养一个习惯,开始前的可行性分析很重要,这样使你建立在理智和科学的基础上。否则,脑袋一热,盲目去做,常常会半途而废。回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不是经常对某件事情有很大决心?比如信誓旦旦地说,从明天起一定要长跑,每天一定要用1小时学外语,每天一定要拉半小时小提琴等?为什么热度只维持了几天、几个星期,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瘪了下去?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
对策之三:统筹安排,逐一击破。
习惯是个庞大的体系,像大树一样,有根、干、枝、叶。它可以是学习上的习惯,也可以是健康上的习惯,消费上的习惯,与人相处的习惯等。这么多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学会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始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由渐进到突变;要宁少勿多,宁易勿难。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刚柔相济。在坚持的同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千万不要一灵活,把原则也丢掉了。
对旧习惯的克服,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行,要先培养好习惯,在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人的毅力会慢慢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如果一开始就去碰那些坏习惯,你就容易受到阻力,挫伤你对习惯培养的信心。
对策之四: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一个新习惯的诞生,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它要顽抗,要垂死挣扎。另外,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头三天要准备吃点苦,要下工夫,要特别认真。过了这一关,坦途就在眼前。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21天时间,我想这是一个平均数。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真程度不一样,刻苦程度不一样,所用时间当然就不一样,因此我把它确定为1个月。
对策之五: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
习惯就像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最后会粗到牢不可破。从这个意义上讲,坏习惯如果开了头,重复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对策之六:借东风。
〃借东风〃的意思是通过阅读一些好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境界。我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一本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它的作者是一个从事业巅峰跌到了命运的低谷的人,他失去了事业、房子、车子、家庭,变得一贫如洗。但后来他总结教训,顽强拼搏,终于反败为胜,重新登上了事业的峰顶。这本书从表面上看是一本商业书籍,实际上却是一本教人如何改变命运的教科书,它在西方被称为〃商业圣经〃,因此我把读这本书称为〃借东风〃。
对策之七: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贵在坚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也不深奥,但是就不容易做到,这大概也是成功的一条重要标志。如果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持之以恒,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当然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做任何事情,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特别奉献
一直以来,我都在很麻木地学习着这个专业,毫无激情。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对我说,既然你对音乐和表演的感悟能力那么高,为什么当初不考音乐学院或电影学院。同学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我这才知道为什么长期以来我生活得没有激情、在学习上就算怎样努力都无法发挥最大潜力的原因了。
第11节 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1)
尊敬的管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您的大作,感触颇深。您说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它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从小我就很清楚自己的天赋和兴趣……音乐和表演,并且一直有一个愿望在我的心中,就是将来做一名优秀的表演家或演奏家。可是在三年的高中生涯中,繁重得近乎残忍的学习逐渐磨掉了我当初的理想,我〃顺应潮流〃报考了管理专业。
一直以来,我都在很麻木地学习着这个专业,毫无激情。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对我说,既然你对音乐和表演的感悟能力那么高,为什么当初不考音乐学院或电影学院。同学的一番话点醒了我,我这才知道为什么长期以来我生活得没有激情、在学习上就算怎样努力都无法发挥最大潜力的原因了。
按理说发现了一生中的理想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是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更大的痛苦。因为自从发现了我的真正的梦想以后,我就开始思考我的工作方向。后来我终于发现如果将来我能够从事音乐或娱乐方面的工作,一定会投入我的全部激情,全心全意地去实现我的梦想。可是长期以来,我所接触的就是管理方面的人和事,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走进我所期望的领域,这让我非常迷茫。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找工作了,如果我再一次地选错了方向,我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请管老师在有空的时候能够给我指明一个前进的方向,我会非常感谢您,因为您将给我新的生命!
一个迷路的人
[分析]
当我接到这位研究生的邮件时,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他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在什么地方而高兴,另一方面为他的犹豫和迷茫而悲哀。人生在世,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而这位研究生是幸运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在他身上又有一个致命弱点……缺乏勇气。明明知道管理专业不适合自己,却舍不得放弃。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是读了四年大学,再加上三年的研究生,如果这样轻易放弃了,〃机会成本〃就太大了。如果一开始他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就能降低个人选择的成本。问题是,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是顺应〃潮流〃报考了热门的管理专业。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今年高考结束,我同事的孩子建宁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计算机专业。我问他,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计算机专业?他摇了摇头。我说既然你不是非常喜欢这个专业为什么还要报?他说,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出来好找工作。
各位读者,你们发现没有,建宁上大学选专业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是从将来好找工作的角度出发,像他这样来选报专业的人太多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人的职业选择或专业转换都是由于盲目追赶社会热门职业,甚至一时的冲动、一时的兴致,在几分钟或者一瞬间做出的。一次和某人的随意谈话,一个步父辈后尘的决定,一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一次朋友发出的合作邀请,让〃就业市场〃而不是你的头脑左右了你的方向。
某杂志曾经对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搞过这样的调查:你喜欢所学的专业吗?有40%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不喜欢〃。
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