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说甄嬛》第21章


此图以石刻拓成长卷,称“御笔石芝图”,分由钱氏族人珍藏。
乾隆皇帝二下江南时,钱陈群再次扈驾同巡。行前,钱奏笺献诗,仰求训示。乾隆皇帝南巡途中,诗兴勃发,步钱陈群诗原韵和诗十首。臣唱君和,朝野罕闻,乾隆皇帝与钱陈群的君臣之谊,文字知交,不同凡响。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已告归在禾的钱陈群即赴常州恭迎圣驾,伴君巡游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地。
乾隆皇帝四下江南,到嘉兴后驻跸烟雨楼,又召79岁高龄的钱陈群吟诗论文,其乐融融。乾隆第五次、第六次南巡时,嘉兴钱氏由翰林院修编、内阁学士钱载代表钱氏后裔赴杭州钱王祠迎驾陪祭……
乾隆六下江南,嘉兴钱氏次次相随,同一族人自始至终伴君巡游者,历史上恐怕就此一例。因此,我们可以断定,乾隆皇帝坚持要“六下江南”,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返乡探亲。因为,文人小说下载乾隆皇帝的母亲本身是个南方人,很早就对南方有很多兴趣!
第二十九章 钦天监和皇历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五十七、五十八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皇帝命苏培盛请来钦天监副使季惟生观看天象,季惟生以“危月燕冲月”之不祥之兆暗示安陵容的命理不祥,与太后等人相冲,需以静修为宜。皇帝深信不疑,决定远离陵容,并晋升季惟生掌管钦天监正使一职。
这里,就有个问题:钦天监有那么厉害么?皇历是怎么产生的?
董仲舒改传统儒家思想,“君权神授”成新儒学核心。之后,钦天监日益重要。
钦天监,官署名。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与司天监,回回司天监并置。明初沿置司天监、回回司天监,旋改称钦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末年有西洋传教士参加工作。清沿明制,有管理监事大臣为长官,监工、监副等官满、汉并用,并有西洋传教士参加。乾隆初曾定监副以满、汉、西洋分用。后在华西人或归或死,遂不用外人入官。
黄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也叫皇历,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的书籍,这里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由于它是皇帝家族才可以用的,所以就叫“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打倒了帝制,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了。
现在的黄历中也有阳历。黄历是中国农村许多年来(直至解放初年)广大人民都在用的一种记时令的册子,包含阴历、阳历(阳历本来是没有的)、气候、播种时令,以及占卜凶吉(年岁好坏与日子吉祥与否),其中写得非常具体,而且通常世代相传。
黄历的术数内容常被批评为迷信。信奉基督教的太平天国颁行的黄历就删去所有禁忌,只注明节气与礼拜天;清宣统年间颁布的黄历,也禁止刊载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台湾日治时期的黄历,也只有“宜”而无“忌”;台湾光复后,又全都恢复了。
古时历书系由钦天监发布,民国之后则是由五术、择日师排出“通书”,各地命相师可挂上各家堂号另行出版,或卖出版权由公私机关印行当赠品。千馀年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民间最畅销的书籍,目前台湾地区每年印制的黄历大约为五、六百万本左右。不少现代人仍然对黄历有很深的依赖。学者认为,黄历流行千年反映了华人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而对择吉思想的笃信不疑。
第三十章 弘曕是谁的孩子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五十九、六十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甄嬛受惊吓难产,艰难之下痛苦诞下龙凤胎。皇帝喜获一双儿女,即刻下旨:永寿宫熹妃(甄嬛)晋熹贵妃,于皇子满月之日同册嘉礼;熹贵妃出月后赐协理六宫之权。皇帝为龙子赐名弘曕,公主赐名灵犀。
这里,就有个问题:雍正的妃子是否曾经有过龙凤胎?弘曕到底是谁的孩子?
首先说明,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龙凤胎的——别说龙凤胎了,就连双胞胎都没有出现过。下面再来说明,弘曕到底是谁的孩子。前面,我们说过了,甄嬛理论上就是熹妃钮祜禄氏。问题在于:弘曕到底是不是熹妃钮祜禄氏的孩子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历史上的熹妃钮祜禄氏只有乾隆皇帝这一个孩子。
爱新觉罗?弘曕是雍正的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他生于1733年,母亲是谦妃刘氏。谦妃刘氏,管领之刘满的女儿,1714年生,1729年入宫,初为刘答应,1730年晋为刘贵人,1733年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封谦嫔。1737年晋尊皇考谦妃。1767年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
弘曕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允礼的第一个儿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夭折,没有子嗣。1738年,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他幼时常住在圆明园,又被称作“圆明园阿哥”。
弘曕是乾隆皇帝的弟弟,乾隆即帝位时他只有两岁,乾隆对于这个幼弟非常喜爱。一次,小弘瞻在圆明园内玩耍。乾隆看到了他,召他近前想和他说话,他却害怕皇帝哥哥,一溜烟跑掉了。乾隆皇帝满心不高兴,不好责怪小孩子,把太监们骂了一顿。这些小事情并没有影响乾隆对他的喜爱,乾隆特意请了名师来教导他。这位老师是著名的诗人沈德潜,沈德潜在乾隆初年已经闻名遐迩,乾隆早就听说他的大名,非常仰慕他。这样的大师作为弘曕的老师,他终于学有所成,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善诗词的弟子。弘曕博学多知,收藏了很多书籍,他的书房可与怡王府的明善堂相妣美。“弘曕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埒”。
随着弘曕渐渐长大,乾隆也开始委以重任。1750年弘曕刚满18岁,乾隆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又过了两年,乾隆又让他负责管理造办处事务。继父允礼作为乾隆皇帝的长辈和臣子,生前颇受皇帝的信任。乾隆即位后,命他总理事务,赐亲王双俸。这样允礼“在诸王中较为殷富,弘瞻既得嗣封,租税所入,给用以外,每岁赢余,不音矩万”。允礼去世后,弘曕承袭了果亲王,年轻位尊的弘曕渐渐有了一些浮躁,给自己造成了不可收拾的恶果。
弘曕喜好积聚钱财,自己的行为放纵不检,对待下属却很苛刻严厉。本来很富有却仍旧疯狂敛财,他“居家尚节俭,俸响之银,至充栋宇”。〖TXT小说下载:。。〗他还因开设煤窑而强占平民产业。他势宠自傲的种种作为,慢慢引起了乾隆的不满。一次,他奉命前往盛京恭送玉牒,他却上奏要先去打猎,然后再去盛京。乾隆皇帝非常生气,屡加训饬。弘瞻仗着御弟身份,以为这些小事情,皇帝不能把自己怎么样。乾隆对他的不满日积月累,终于在1763年一并爆发:当时审理两淮盐政高恒替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一案,高恒供称:弘瞻因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派王府护卫带江起镨到高恒处,托售人参,牟利以偿还欠债。这件事大失御弟的身份。乾隆皇帝决心进一步查究,查出弘瞻令各处遣关差购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伶,只给很少的价钱。又朝廷茼振官吏,弘曕以门下私人嘱托军机大臣阿里衮选用,阿里衮未答应。乾隆皇帝对此事极为恼火,斥责弘曕冥心干预朝政毫无顾忌。
乾隆皇帝决定要惩诫这位放纵的幼弟,把他一切乖谬的行为揭发出来,算一笔总账。弘曕的生母谦妃寿辰的时候,乾隆没有加赐称祝,弘曕忿激不满,形之于色,向乾隆皇帝陈词讽刺,乾隆反驳他:坐拥厚,面侍奉母妃菲薄,反而常向母妃索取财物,为人子的能这样做吗?还有一次,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