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鉴定辨伪》第38章


很多假钱,由于用酸类和盐类浸泡过,而其锈色是“粉绿”色,锈层薄而鲜艳刺目,这些都是很容易辨认 的。
有的假钱,用胶水,油膝和涂料作假锈色,而质感粗糙,既不细腻,也不均匀,是一种小颗粒或糊状的堆积物。行家们称之为“疙瘩锈”,用指甲使劲抠,也就露出原钢的底色。这也是一种辨假的有效经验。
识别假钱,还要看铜的质量。不同时代的古币,铸造时用的铜不一样。春秋、战国到汉魏,主要是青铜。明清钱主要是黄铜。唐宋以后各代也有用白铜的。新疆清代的钱币用红铜。
铜色的白、黄、红、青,主要是铜合金成分不同。铸钱很少用纯铜,都掺有锡、锌、铅等金属。掺杂的有色金属不同,铜钱的颜色也就有了区别。
各朝代铸钱都有严格的比例配方。所以,观察铜色,也是区别古钱真伪的一个方面。例如,现今集市上出卖的很多刀币、布币,锈色之下,能看到黄铜本色。而秦以前铸币都是青铜,|Qī…shū…ωǎng|所以,可以肯定是假货。
正因为如此,有些手段高明的假钱制造者,在铸造先秦的稀有刀布时,所用的铜是熔化了一般的三株、小半两钱。这样就变成了青铜刀布,使人难以辨识。
辨别真假古钱的另一种手段,就是除了用眼睛观看钱文、锈色,还要听声音。
古钱币年代越久,掷在水泥地上的声音越暗哑。一般刀、布、先秦半两,都是哑音。而明清钱,距今时间较短,特别是清钱,只有一、二百年,钱币扔掷碰撞后,发出的声音,则为亮音。
如果齐“六字刀”、秦“三孔布”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很亮。就值得怀疑。
总之,识别真假钱币,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有一些书法上的修养,冶金铸造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再能熟知各朝代铸钱的历史背景,就会更加方便,省去许多麻烦。
事实证明:有一些文化程度不很高的人,通过长期实践,反复摸索,积累经验,终于掌握规律,最后成为行家。
董大勇 来源:收藏
珍珠的种类及肉眼识别
珍珠是赋存在育珠母蚌中含有机质的矿物球粒,是珠宝中唯一不加修饰,即可在洁白的体色上显示出含蓄、绚丽晕彩的高贵珠宝,外观沉稳而华贵。早在远古时期,当人类于海岸觅食,在海蚌中发现珍珠开始,就成为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最喜爱的珠宝品种,久盛而不衰。
珍珠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古罗马达官贵族的卧室家具、装饰物和马鞍上均嵌有珍珠。相传在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广西合浦盛产珍珠,现今在合浦东南40公里的白龙海城附近,还保留着一座历史上有名的“珍珠城”。当地流传着下面一段“合浦珠还”的故事。有史记载,战国时期广西合浦地区不产粮食,人民靠采珠换粮谋生。由于官吏贪暴滥采珠贝,使海蚌迁居越南海域。当时有一位叫孟尝的君子到合浦当太守。因为管理有方,使百姓靠采珠致富,留下了当时在宴会上“食客三千,上客皆衣珠履”的富裕记载。太守死后,当地百姓为垂念太守清廉,利用当时剖珠遗留下的蚌壳,在城东南的海滨建筑了一个周长12里的圆环,命名为“珍珠城”。相传落成之日,雷雨交加达七昼夜,龙送海蚌返回合浦。此后,众人迁居合浦采珠谋生。现在广西沿海已是我国养珠基地,仅钦州大壕就开辟养珠水面6000亩,并生产出价值昂贵的蓝灰黑色优质珍珠。使珍珠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产品之一。
珍珠为世人所爱。慈禧太后生前的吃穿用均与珍珠结缘,死后殉葬的珍宝中,仅珍珠一项价值就达数百万两白银。英国女王、太妃、公主均拥有珍珠皇冠。日本王室的女性也有大量珍珠饰物。目前,法国、英国、日本、美国的平民百性,也视珍珠为珠宝首饰中的首选之物。所以珍珠已成为当今国际珠宝贸易中的大宗商品,被国际珠宝界誉为六月份的生辰石、结婚30周年的纪念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珍珠品种有天然珍珠、人工养殖珍珠、优化珍珠和仿制品。
1、天然珍珠
天然珍珠主要生长在温带,水深在8-15米左右的浅海水域中,是海水中的细菌、气泡或砂砾等微小物质,进入到珍珠贝体内,触及到外套膜,受到刺激后分泌出的珍珠质,将异物裹包起来,长成近似圆形的珍珠。国际上按产地将珍珠分为东方珠和南洋珠两种。
东方珠。东方珠也常用来作为天然珍珠的代名词;主要产地有两处。
一是波斯湾产区,位于伊朗以西,沙特阿拉伯以东的波斯湾海域,采捞天然珍珠主要集中在波斯湾的西部,沙特阿拉伯境内的浅海区。该区产的珍珠品质优良,具有带一点绿色晕彩的强珍珠光泽,体包为白色、奶白色。每年一度的巴黎珍珠交易市场上,90%以上的中、上等天然珍珠来自该区。
二是斯里兰卡产区,人们称斯里兰卡为“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不但该国国土形状像一粒泪滴形的珍珠,同时斯里兰卡也是珍珠生产大国。产地以马纳尔湾为主。斯里兰卡产的珍珠,在白色或奶白色的体色上,伴有绿、蓝或紫的晕彩。
南洋珠。南洋地区包括缅甸、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这个地区所产的天然珍珠称南洋珠。南洋珠粒大,形圆、色白,具有强珍珠光泽,又称“银光”光泽,属世界名贵的珍珠品种。
天然珍珠多呈圆形,横截面由里及表全是一层一层极薄的同心圆形的珍珠层。肉眼见不到核心的异物。肉眼识别主要依据下述三点。
颜色 天然珍珠颜色单一,主要是白色、粉红色,偶见灰黑色,其上还伴有多种颜色的晕彩。
结构 将天然珍珠在暗处用强光源照射,见到的是一个结构均匀的半透明的球体,没有象有核珍珠那样有带条纹的内核。
表面丘疹 珍珠是一种生物产品,难免有一些病灶,表现为珍珠表面有一些丘疹,大的丘疹用肉眼可见是一隆起的小疱。小的丘疹用牙轻轻地蹭或两粒小珠对着摩擦有明显的砂粒感。
2、人工养殖珍珠
人工养殖珍珠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1082年,宋代庞之英著的《文昌杂录》一书中就有关于人工养珠的记载。书中写到;“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令作假珠,泽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湿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两秋即成珍珠矣”。
中国有核养殖珍珠的方法于17世纪传入欧洲,其后又传入日本。公元1912年日本人御本幸吉在古老的中国养珠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又研究成功了无核养殖珍珠法,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普及。
当前养殖珍珠生产的大国有日本、中国、 菲律宾。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珍珠主要有人工养殖的有核珍珠、无核养殖珍珠和贝附珍珠。
有核养殖珍珠
有核养殖珍珠主要生长在温带的浅海水域中。养殖的方法是将育珠的母蚌壳撬开约1O毫米,用小刀轻轻将外套膜割开一个小口,然后插入由另外一个珍珠蚌中取出的外套膜切片,在切片的两则,同时植入由牡蛎内壳珍珠层磨成的直径约8毫米的圆形珠母。当插入的外套膜细片的边缘与母蚌的外套膜长在一起后,便形成了珍珠囊,母蚌在外来珠母的刺激下不断地分泌珍珠质,一层一层地将珠母包裹起来就形成了圆形珍珠。
有核养殖珍珠生长期一般是2-3年,所以附生在珠母外缘的珍珠层很薄,一般仅为O。5-2毫米。
有核养殖珍珠的肉眼识别有以下五点。
形状 圆形。
颜色 主要是白色、黄色和1960年在法国开始养殖的黑珍珠。
结合线 在珠母和外附珍珠层间有一条褐色的结合线。从珍珠钻孔的地方向内观察清晰可见。
内核条纹 有核养殖珍珠中的珠母上,有透明度不同的条纹,所以将有核养殖珍珠放在暗处,用强光透射,可以看到明暗不同的条纹。而天然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则无此现象。
表面丘疹 有核养殖珍珠和天然珍珠一样,可以见到隆起的小疤或两粒小珠摩擦时有砂粒感。这些特点是和仿制珍珠的区别。
无核养殖珍珠
无核养殖珍珠由日本人首创,因首次养殖成功是在日本中部的琵琶湖里,故又称琵琶湖珠。
无核养珠不在海水中养殖,而主要在湖泊、池塘等泥砂含量少、水质呈中性或微酸、微碱性,水深不超过4米的环境中养殖。养殖的方法是从一个珍珠蚌内取出外套膜,切成5毫米方形膜片,插进育珠母蚌的外套膜内,膜片在育珠母蚌的组织液中得到营养继续成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