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也靠不住。臧纥担心臧为搞不定,于是冒着危险回到臧家的封地防地(今曲阜境内),然后派人去向鲁襄公请求,说是自己并没有叛乱,只是办了蠢事,如今自己被赶走没关系,希望能够另立继承人,保留臧家的封地和地位。于是,鲁襄公任命臧为为臧家继承人,臧纥在防地办了移交手续之后,逃亡齐国去了。
为什么说臧纥并没有要挟鲁襄公呢?第一,臧纥本人自身难保,完全没有资格要挟鲁襄公;第二,要挟鲁襄公没有意义,因为鲁襄公也要看季武子的脸色说话。那么,臧纥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呢?第一,臧纥与鲁襄公的关系非常好,这相当于请朋友帮忙;第二,臧纥确实很担心家族失去地位。而臧家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基于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鲁国的“亲亲上恩”的传统,大家都是周公后代,也不好意思赶尽杀绝;第二是季武子已经明白臧纥是被冤枉的;第三则是鲁襄公出面斡旋,大家趁机给个台阶。
这件事情上,臧纥做了蠢事,但是能够冒着风险回来帮助哥哥拿到继承权,则反映了他为了家族甘愿冒险,而不是要挟国君。
【现实解说】有的事情是犯忌讳的事情,虽然你不是那个意思,也会被人认为是那个意思。譬如,你向你的客户或者下属借钱,就会被认为是索贿。
16。14(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解析】春秋时期没有椅子凳子,所谓的坐都是跪坐,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现在泰国人还是跪坐,不过屁股不在腿上,而脚不能向前,一定是在屁股旁边,否则就是不礼貌。所谓夷俟,就是坐平了,屁股坐在地上,大抵两只腿也都伸直了向前,这样固然舒服,却是很不礼貌的。
原壤是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对于周礼很是蔑视。孔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基本上应该是小时候一块捡破烂的朋友了,也就是发小。
《礼记·檀弓下》记载,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帮他清洗棺木。原壤跳到棺材边说:“我很久没有唱歌了。”于是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斑白的狸猫之首,牵着你柔软的手。)”孔子装作没听见而走开。随从的人问:“先生不可以使他停止吗?”孔子道:“据我所知,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他老娘是他的亲人,我是他的朋友。他怎样对待他的亲人是他的事情,我只需要做到朋友该做的就是了。)”
这一次呢,孔子就很生气了,心说:“你对你老娘怎样我不管,可是你对老朋友我也这么不礼貌,我揍你。”于是,孔子骂了几句,还用手杖敲打原壤。
基本上,这也算是老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估计原壤也是哈哈大笑,然后说“我逗你玩”。其实孔子也并不是真的讨厌原壤,否则也不会去看他。相反,孔子的内心倒很喜欢原壤,因为跟他在一起很轻松自在,无拘无束。
老不死,这个常用语来于这里。
【现实解说】人老了,该退休就退休吧。
16。15(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甯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糊涂。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学得到,他的那种装糊涂别人就学不到了。”
【解析】这是孔子修《春秋》的时候做出的评论。宁武子就是宁俞,宁俞是宁姓和俞姓的祖先,卫国公族。关于宁俞的聪明,《春秋》上多有记载,可是关于宁俞的装糊涂,就没有记载了。不过,宁俞能够在纷乱的世道中多次为国家立功,并且保全了家族,确实非常聪明能干。
宁俞早于孔子,是鲁僖公时代的人。那时候卫国国君卫成公投靠楚国,对抗晋国。城濮之战晋国大胜,晋文公称霸,卫成公逃奔楚国和陈国之后,通过关系求得晋文公原谅,回到卫国,却杀死了代理国君的叔武,被晋文公审判,宁俞等三人为卫成公辩护,结果卫成公败诉。三个辩护人一个砍头一个砍脚,只有宁俞名声好而得到赦免。卫成公被囚禁在晋国,晋文公命令医生下药毒死他,宁俞知道后贿赂了医生,于是医生只下了一点药,卫成公因此没有被毒死。此后鲁僖公为卫成公求情,于是晋文公释放了他。
后来卫成公梦到祖先卫康叔说夏朝的君主相夺走了自己的祭品,于是下令祭祀相。宁俞坚决反对,认为鬼神不会接受不是自己同族的祭品。再后来宁俞出使鲁国,鲁文公的国宴上使用的乐曲超出规格,宁俞提出了批评。
【现实解说】卖弄聪明容易,装糊涂不容易。老夫子的教导,确实是高明的。
16。16(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孔子说:“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也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解析】史鰌是卫国的大夫,字子鱼,因此又叫史鱼。史鱼和蘧伯玉都是孔子在卫国期间认识的朋友,都是卫国的名臣。史鱼非常正直,蘧伯玉则很有才能并且不贪恋权位。前面说到宁俞装糊涂,这里又说到史鱼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正直,孔子究竟认为谁是对的?再加上蘧伯玉,孔子到底倾向于谁?邦有道的时候都好说,邦无道的时候呢?是装糊涂,还是辞官回家,还是保持正直?看来,没有标准答案,全看最后的结果。
不过,孔子有自己的答案,要知道孔子的答案,看下一条。
史鱼很受卫灵公信任,他一直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希望能够重用他。可是卫灵公始终没有听从。史鱼临死之前让儿子把自己的灵柩就放在窗户,而按照常规,是应该停放在厅堂的。卫灵公前来吊唁,结果发现灵柩放在窗户外面,很是惊奇,于是找来史鱼的儿子责问。史鱼的儿子就说这是父亲的遗嘱,父亲认为自己没有能够让国君重用蘧伯玉,是没有尽到职责,因此死了也就不能享受礼遇。卫灵公大受震动,立即重用了蘧伯玉。
史鱼之所以直,首先是他跟国君卫灵公关系不一般,其次是卫灵公并不算是个太昏庸的君主,不算是太无道。所以,直是有条件的。
史鱼为什么跟卫灵公的关系不一般呢?这还有段故事。卫灵公的父亲是卫襄公,卫襄公的夫人姜氏不能生育,小妾周合生了个儿子名叫孟絷,孟絷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周合聪明伶俐还很漂亮,卫襄公很喜欢她。两个主持朝政的官员是孔成子和史朝,两人同一个晚上做了同样的一个梦,梦见卫国开国君主康叔下令让公子元接掌卫国。后来周合生了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叫元。同年,卫襄公突然病故,因为老大有残疾,因此卫襄公一直没有立太子。那么,现在谁来继任国君呢?孔成子和史朝一碰,发现两人都做过同样的梦。可是,光靠一个梦决定谁当国君似乎也不太好。于是,两人卜筮了一回,结果也是立元比较好。最后,确定立公子元为国君,就是卫灵公。
史朝是谁?史鱼的父亲。有这一层关系,卫灵公对史鱼一直很尊重很客气。
蘧伯玉和孔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很讲究礼法。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后宫闲聊,忽然听得远处传来车驾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听着这车就要从宫门前飞驰而过。可就在这时,马车的声音消失了,车子似乎停了下来。又过了那么一小会儿,马车的声音再次响起,可是很显然已经过了宫门。卫灵公觉得很奇怪,夫人断定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夫人说:“为了表达对国君的敬意,路过宫门要停车下马,步行而过。真正的贤臣,不是因为光天化日才持节守信,也不会因为独处暗室就放纵堕落。蘧伯玉是我们卫国的贤人,对国君尊敬有加,为人仁爱而智慧。他一定不会因为是在夜里就不遵礼节,驾车奔驰而过。因此这一定是他了。”卫灵公不大相信,第二天派人暗地查访,才发现昨夜驾车之人正是蘧伯玉。
【现实解说】邦有道,怎么
小说推荐
- 论语
- 《论语》作者:孔丘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 最新章:第8章
- 论语力
- 揭秘伟大文化的震撼力:论语力 作者:孔健 于丹目录《论语力“出笼”花絮 序一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序二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 第一章: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 于丹《论语》扶桑行 于丹来了 初开眼界 精彩绝伦的授课 秋田的魅力逍遥游 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个行程 于丹日本讲座 喜剧演员的抑郁
- 最新章:第26章
- 人皮论语
- 人皮论语(实体书精校)作者:冶文彪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无比珍贵,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然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失传…侠盗硃安世接了一桩生意,送一个小童去长安,交给御史大夫兒宽。
- 最新章:第90章
- 论语集注
- 《论语集注》作者:朱熹论语序说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樴,义
- 最新章:第34章
- 论语别裁
- ,论语别裁目录{小{说{网}前言上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 下论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乡党第十附录孔学新语自序。论语别裁前言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
- 最新章:第182章
- 论语译注
-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
- 最新章:第50章
- 外星人论语
- 作者:傅东雄前言前言我很高兴我的这个决定,我满意我的这个决定。学而后知不足,立志而后知不足,投入而后知不足。如果当初就知道文学有这么大的胃口,文学需要这么多的投入,文学要用去我的这么多生命;如果知道文学需要我冒这么多风险,需要我放弃青云直上、颐指气使、驾轻就熟、八面威风的可能,我当初还敢做出那样的决
- 最新章:第287章
- 于丹论语心得
-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总共包括《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独家讲稿连载《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
- 最新章:第21章
- 读论语心得全集
- 读论语心得全集作者:广宇【完结】第1节:论语心得(1 第一章 为人之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 孔子就是一
- 最新章: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