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笑林大全》第55章


毕秋帆完全没料到竟会是这样,尽管心中不悦,但他还是对这事一笑了之。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卫国夫妻 卫国有对夫妻向神祈求布百匹。刚在祷告中报出数目,丈夫又嫌太少,想再增加许多。
妻子在一旁跪着向丈夫蹬着眼说:“不能再多要了!布要是多了,你就会买妾了。”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相约同死 明朝时,周自修与杨士奇、解缙、胡广、金幼孜、黄淮等人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
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次兵乱中,金川失守,周自修独自死去,而杨士奇等人则委屈求生,免于一死。
后来,杨士奇还煞有介事地为周自修作传,并不知羞耻地对周自修的儿子表白说:“如
果我当时也一起死了,谁还能为你父亲作传?”听到这话的人无不耻笑他苟且偷生。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狄仁杰是哪朝人 有个村馆里每年七夕都照例设筵招待塾师。新来的这位塾师也早就听说了这个惯例。
七夕这天,塾师悄悄地往厨房探望了一番,却不见要摆筵席的光景。他就心生一计,叫
弟子到跟前来对一句对子:“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弟子磨蹭了半天工夫,也没有对
出下句来,只好把此事告诉了他父亲。这位主人听了塾师给出的上句,会意地一笑说:“我
把这事给忘了。”他就代儿子对了下句:“寒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节这天,主人家仍然悄无声息,不见操办筵席的样子。塾师又给弟子出了个对
子,上句是:“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再次提醒主人。主人听到儿子转述的这个
上句,就微微一笑,说了声:“又忘了。”并马上对出下句:
“黄花如有约,重阳之后待何迟?”
等挨到了重阳节这天,主人家里仍不见摆筵动静。塾师再也耐不住了,再次给弟子出了
上句:“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主人听出了句中的错误,就哈哈大笑说:“先生
搞错了!三杰是汉朝人,狄仁杰却是唐朝人,先生难道忘了吗?”
等儿子带着他父亲的意见向先生请教时,塾师先生马上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我倒没忘
了。你父亲对前唐后汉,记得滚瓜烂熟,难道竟会把一顿饭给忘了吗?”
——清·无名氏《三山笑史》
有问必答 一位新官不学无术,又不懂官话。他到任后,前去拜见上司。
上司问他:“贵治风土何如?”他回答说:“并无大风,更少尘土。”上司以为他没听
清,又提高了声音问:“春花何如?”他说:“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上司哭笑不得,又
问:“绅粮何如?”他答:“卑职身量,足穿三尺六。”
上司感到莫名其妙,又问:“百姓何如?”新官说:“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是不
少。”上司终于忍不住了,提高嗓门生气地说:“问的是黎庶!”他见上司生气了,就小心
谨慎地说:“梨树甚多,结果子甚校”上司无可奈何,只得说:“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我是
问你的小民!”那人马上站起来诚惶诚恐地回答:“卑职小名叫狗儿。”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刻意求对 有个人作了一首《百韵诗》献给他的上司,其中有一联写道:“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
亡。”上司看了,动了恻隐之心,说:“真没想到你家里的灾祸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人却
回答说:“实无其事,我哥哥也没死,弟弟也没亡。我只是为了追求诗句对偶贴切才这样写
罢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就戏谑他说:“你还不如写上‘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呢。若
这样写,还可以保全你兄弟的性命啊!”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不识酒为何物 有位书馆先生嗜酒如命,偏巧馆童特别爱偷酒喝,直偷得这位先生再也不敢用这馆童
了。先生声称一定要再换一个不会吃酒的人,特别是连酒也不认得的人,才不至于偷酒吃。
一天,先生的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仆人过来,先生指着黄酒问仆人,仆人说是陈
绍。先生很惊讶地说:“他连酒的别名都知道,岂止会饮酒!”就把那人打发走了。
不几天,朋友又向他推荐了一个仆人过来,先生又指着黄酒试探着发问,仆人回答说是
花雕对。先生一听,惊讶得很,说:“他竟连酒中佳品都知道,决不是不饮酒的人。不可
用!不可用!”
不多久,朋友又推荐来一个仆人,先生拿黄酒给他看,仆人说不认得,又拿烧酒给他
看,他仍然说不认得。先生心中大喜,以为这人绝对不会饮酒,就选中了他。
一天,先生将要出门,要留仆人看馆,一再嘱咐道:“墙上挂的火腿,院子里养的肥
鸡,你一定要小心看守。屋里放着两只瓶子,一瓶盛着白砒霜,一瓶盛着红砒霜,万万动不
得;如果吃下,必然肠胃崩裂,立时身亡。”
先生走后,仆人赶紧宰杀肥鸡,煮熟火腿,美美地吃起来;又专门把两瓶红白烧酒提
来,一口接一口地美美地喝起来,不知不觉已酩酊大醉,瘫倒在地上酣睡起来。
先生从外面回来,推门一看,见仆人正躺卧在地,酒气熏人,又不见肥鸡和火腿,顿时
火冒三丈,对着仆人连踢几脚把他踢醒,逐一责问起来。仆人假装很委屈地说:“您走了之
后,小人就在学馆中小心地看守,忽然跑来一只猫,将火腿叼了去;又来了一条狗,把鸡追
到邻家。小人一时害怕,恨自己未能把学馆看好,竟不想活着见您了。小人忽然想起您临走
前嘱咐的红白二砒霜可致死人命的话,就先把白砒霜饮光,还不见死的动静,就又将红砒霜
也喝尽,也未能死去。现在,小人头脑昏昏,不死不活地躺在地上挣命呢。”
——清·小石道人《喜谈录》
不改父业 一个衙役突然成了暴发户,就千方百计地供养他的儿子读书,还专门为他请了教书先
生,为的是将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无奈他的儿子已学会了做衙役的行当本色,终究难
以改变。
一天,这个衙役的哥哥手持羽扇踱步走来,教书先生就趁机出了上句让学生对下句:
“大伯手中摇羽扇。”学生对出:“家君头上戴鹅毛。”先生无奈,只得又出六字对;“读
书作文临帖。”学生忙对:“传呈放告排衙。”先生又出五字对:“读书宜朗诵。”学生对
道:“喝道要高声。”
先生又出四句对:“七篇古文。”学生又对:“四十大板。”
先生越听越有气,就责骂:“打胡说。”学生以为又是让他应对,就连忙答:“往下
站。”先生更生气了,骂道:“放屁。”
学生马上对出:“退堂。”
先生见学生实在无法引导,就只得无可奈何地用鼻子“哼”了一声,学生很机灵,当即
对出下句:“喝。”
——清·小石道人《嘻谈录》
媒人之言能疗贫 有个人为自己贫穷而忧愁不已。朋友教给他一个致富的方法:“你只要求告媒人就
行。”这个人反问道:“媒人哪能帮我致富呢?”友人回答道:“任凭你再穷的人家,只要
一经媒人之口宣传,也都发迹了。”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怕狗 有一家来了一位客人,主人因家贫雇不起仆人,又不愿让客人看笑话,便到邻居家临时
借来一个家童冒充自家的仆人,并让家童到后房里去取茶。家童欲行又止,犹豫不前。
主人见他在客人面前这样不听使唤,遂大声喝斥道:“你这个狗奴才,为何不去拿
茶?”家童应声答道:“不是我不愿去,是我害怕您家的这只凶狗。”
客人一听,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直笑得前仰后合,捧腹不已。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早来可先坐交椅 从前有个人,债台高筑,又还不起债,家里整天挤满了讨债的人,他也不当作一回事。
这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