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98章


这些内动的产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正确的姿势和呼吸,自己华山一条路,在练拳中你只有找到了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练习下去,才能越来越接近武道的真理。
见怪不怪其怪必败,在内家拳的那些高手,都是在自己练拳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走过这些过程,把练拳中酸甜苦辣都当成练拳中一道道的风景,看一下明白一下也就过去了,迷恋在哪个风景中都是错误的,因为在练拳中那些都是过程而不是终点,终点自有终点的感觉。
人的感官是差别很大的,只有有经验的明师在这时候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弟子。有些人天生敏感,有些人天生迟钝,因为人人不同所以我也没有必要把我练拳中所有的感觉和过程都赘述出来。,和中药铺一样,我写了3000个药名,其实对你有用的也就是几味药而已,罗列这么多药名,会浪费了读者的时间。
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师父的作用,奉劝那些自学的朋友,在你盲人摸象走投无路的时候,在你的机缘到来的时候找个老师吧。有了正确的指导才能在学拳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个西医的主刀大夫,也不能给自己做大手术的,在那些三国小说中,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手术也是别人帮着做的,武圣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何况我们呢?在练拳中有人能帮助你,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响鼓不用重锤,我相信我的话,诸君可以认真的去理解。
古人有句话叫“愁肠百结”,其实你不犯愁的时候,你的肠子也是“百结”的,现在北方的菜系里有一道名菜就叫“九转大肠”,人的大小肠对人的身体很重要,它在你的肚子里弯弯绕绕是很重要的器官。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涛风簸自天涯
这句古诗用来形容我们的大小肠倒是再贴切不过了。古人修道形容这个地方“九重铁鼓”也好,“九曲黄河”也好,说明这个地方不好练,也说明了它在人体的重要性。这些东西我们知道一些就行了,在练拳中认真的对待,不急不躁的才能练好内家拳。
今天少林、明天武当、后天练峨嵋,我不是说这些门派不好,许多门派流传几百年都是好东西,但是这些门派就像满汉全席300多道菜你都要,那就会吃坏了身体。你的身体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门派的东西,那样练习不出功夫,拳乱脑子就乱,本来就是一个班长的材料,管七八个人还凑合,你非让他去指挥八国联军,他根本胜任不了,时间长了不出毛病才怪。
练拳的明师高徒,那些在练拳中得到了好处,获得了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他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不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这在练拳锻炼中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适得其反。儒家讲中庸之道,谨言慎行就是不去触碰这个度的“上限”和“下限”。古人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机关算尽,必遭天谴!”在古代一个做尽了坏事要被杀头的人,临去刑场之前,还要给一顿好吃的,天理、国法、人情、是古人遵循的大道理,这是古人的美德。
同样在体育锻炼之中,也有轻、重、缓、急也有劳逸结合,初学拳的诸君要慢慢的自己去把握,要把握自己最适宜的这个“度”,这样才能把身体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用最佳的身体状态去完成自己在十丈红尘中的使命。
八极拳霸九天
141 前三山 后三山
在形意拳中有三顶的说道,顶曰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一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或曰三山)易通,上达泥丸可滋养心性。手外顶有推山之功,气贯周身力达四肢。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而归丹田以“固命强本”此谓之三顶。
其实在形意拳流传至今的文字中,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三山”,和一些道家的论述暗合,按照道家的说法,“前三山、后三山,通了三山是神仙。”也有的流传中是“前三关,后三山”,其实意思都很接近,把这些难点比喻成山,来说它的不好攀登,比喻成过关也没错,后汉三国关羽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没有那么简单的,有武勇还要有机敏。一人敌、十人敌、乃至百人敌,终不过匹夫之勇也,胸有韬略武中之将,才是真正的万人敌。
真武者乃天地间大智者也。
呵呵!既然如此,大智者是不是就该多知道点东西啊?我们依着古书的意,来找找身体上前后三山。
前三关中,上关泥丸,心源、性海之窍。中关黄庭,黄中正位之窍,下关水晶宫,丹田、气海之窍。
后三关中,下关尾闾,太玄、督脉窍。中关夹脊,命门,双关之窍,上关玉枕,天谷,泥丸之窍。
这些东西我只是依照古书的意,把这前后三山的地址、名称、和邮政编码都打了出来,留诸君自去参悟。初学的诸君可以不理解,也可以不明白,但是你最好象学习数学一样,把它当成数学公式一样,把它背下来,有条件的找找古代的古书,或者经络的挂图什么的,仔细的看看这些“窍要”的位置,这样对你练拳是有好处的。
在形意拳的老拳谱中,在各位宗师大家留下的文字中,总提到一句话:
武艺虽精窍不真
枉费心机枉劳神
祖师传下神妙艺
得此传授要择人
这个窍是关窍,窍诀、窍要。
这些东西都不出身体的范畴,不在别人身上,只在自己的身上,只在自己的拳里去找。这些东西我只是依照古书的意,照葫芦画瓢的抄袭一遍而已,我不做解释,一个解释的字也没有。
因为我达不到古人先辈对人体的认识程度,许多古人出家闭关几十年就是研究这个的,也许要多少代人的积累才能汇集成一本书,写出这些东西,我远远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对这些东西,我不解释留待诸君自去参悟。了解人体穴位、经络的初级知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练拳是有帮助的。但要注意的是,你只了解和武有关的那一点就行了。
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来精纯自己的武功,练武终究是要把武艺练到身上才算数,这些知识最后都会归属到你的拳脚上,在练拳中找到自己的这些东西,才算真正的练成功了,否则,就算你再精通这些经脉、穴位,也没用,也许你可以做一个很好的中医大夫,但不是个练武的。
练武的人是把功夫练在身上,而不是挂在嘴上。现代的人们,对突然提高学习成绩的孩子有一句表扬的话:“这个孩子学习开窍了。”
开什么窍?
呵呵!再深问下去,他就说不明白了。其实这些话都是道家啊,佛家啊,参禅修道人的专用语句,其实说的是参禅修道的人身体上或者脑袋里啊,他那个关窍打开了,自然他的水平就突飞猛进进步一大块了。现代人许多人都用这些词句,但是现代人不理解这些词句的来历,练武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是明白的。
回到三体式,在三体式中脊椎找到了最正确的位置,能有效的支撑身体,人身上的任督二脉在空间中的位置自然正确,在这个时候,人的脑袋下颚要稍微向内收一点,头顶这个力前文不止一次的强调,要放在后边的后脖梗子上,不能整体的学乌龟拔脖子,那样会造成咽喉不适,使人的呼吸产生不良的影响,久练才能慢慢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程度。
我们看非洲草原上的猛兽在捕猎的时候,在扑倒猎物的时候,往往咬它的咽喉以图一击致命,在百姓流传的话语中也有打蛇打七寸的说法,古人形容兵家必争之地,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地方往往叫“咽喉要道”,其实咽喉在人的身体上也是很重要的位置。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古人叫“十二重楼”。我记得在我前文介绍龙形的时候,在龙形的歌诀中提到了这个词,不知道诸君还有没有印象,当时看这个篇章的时候,有没有对这个词产生疑问?有没有拿着文章去百度下,看看这个名词究竟的意义是什么?
呵呵!如果你没有做,说明我的文章你读的不仔细,没有求甚解,没有做更深一步的探讨。我在书中留的扣子,其实是希望你自己去找答案的,这样学记在脑子里才会深邃,才会忘不掉,随着功夫的提高,这些知识就会春风化雨,慢慢地融合在你的大脑中,融合在你的拳脚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练形意拳你不能懒惰,不是光指你体力的付出,脑也不能懒。身心合一才能有望窥得大成的境界。
这还只是窥得而已,你看到了山顶未必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