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要好好想一想这句话:任何一部法律定死了以后都是行不通的。这样各位才知道西方人定制度,一二三四五写完就没有了,中国人一二三四五写完一定加上一条“其他事宜”,一定会留下一些空隙,要不然的话有法律等于没法律。
可见除了中国人、中国话,中国字也是世界上最有弹性的,几乎是一字一太极。世界上最严谨的文字不是英文,而是法文,用法文定的条约绝对只有一种解释,因为它非常严谨。但是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并没有反对法,也没有不赞成制度,因为我们从周公开始就是以制度闻名世界。孔子非常欣赏周公的制度,连做梦都梦到周公,但是我们也看到最后是礼崩乐坏了,我们不可能再恢复周朝的制度,所以才要与时俱进。老实讲,制定一条法,要花很长的时间,定完了它还会一直变,那我们是死守法律还是就地制宜?当然是非就地制宜不可,死守法律是行不通的。
我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有人就说规定不可以,听的人就火大:规定?那是你们家的规定,关我什么事?你还想用你家规定来管我?那就很妙了。所以讲到讼卦,我们要记住最难就是合理。西方人是法怎么定,人就怎么做,这是他们的民族性;中国人要求比较高,只接受合理的法,绝对不接受不合理的法。
其实,美国当年规定开车一定要扣好安全带的时候,美国人是反对的,可是当这条法令通过以后,所有美国人开车通通扣好安全带。我们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习惯是政府要定什么法律尽管定,我们不干扰,我们只会想到时候不要让人抓到就好了。可见中国人的想法跟西方不一样,西方人从来不会去想自己到时候不要被人抓到,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抓不到,但是很奇怪,中国人就是不会被抓到。而每一个被警察抓去的人都说:冤枉,人家没有拉没事,我没有拉就有事,这不是存心找我麻烦?在中国这样的状况随处可见。
中国人的弹性思维,导致了在诸多诉讼过程中,很难达到双方一致认同的合理结果。不平、不均、不合理,是引起诉讼的原因。司法是否公正,左右着人们的诉讼成败。但是,《易经》的讼卦又主张人们免于诉讼,那么,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平、不均、不合理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办呢?讼卦还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我们把《易经》的讼卦看清楚后,就知道任何事情开始之前,要先想会不会引起官司,如果会,就要尽量去避免,事先进行沟通,打好招呼。以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为例,如果你做衣料,有人仿冒,你怎么办?你说去抓,但事实往往是你不抓,他还不好意思明目张胆的,只是偷偷地仿冒一点,只要你开始抓,他就开始大规模地仿冒,他心想:反正要被你抓,被你告嘛,我做这批你告我,我做更多批也不过是你告我而已,反正我有钱你去告吧。然后一拖拖三五年,拖到法官要判决的时候,你公司都垮了,你就惨了。所以中国人做坏事,就非抓不可,但是抓了以后我们不会送法院的,我们会找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出来两边调解调解,双方各让一步——被仿冒的人说过去仿冒的就算了,以后不要就好了;而仿冒的人认为自己也赚了这么多钱了,算了还是不仿冒了。这就叫做庭外和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讼卦所告诉我们的惕,是说要警惕自己,因为我们警惕不了别人。
读了讼卦,我们应该知道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艰难险阻之下,自我成长。我们老想过一种很简单的日子——政府定了法,大家依法办事,这种模式五千年都没有实现。日本人在台湾的时候,抓到小偷,第一个先把小偷的脚后跟砍掉,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同胞,当然可以砍,这样一来谁都不敢当小偷。我们现在也可以,抓到小偷砍脚后跟,谁还敢偷?我保证没有小偷。但是你愿意生活在那样的社会吗?想起来都恐怖。所以讲来讲去还是要大家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这些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最后变成最有用的。这是《易经》给我们最好的启发。
《易经》告诉我们,人类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老子曾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当老百姓不怕违法,不怕死的时候,法有什么用?尽管法律规定抢银行抓了枪毙,老百姓觉得枪毙就枪毙了。可见法治道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是行不通的。
不能使人信服的诉讼,即使胜诉也不光彩。但是人们一旦打起官司来,往往都会忽略事情的本质,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就是要争口气,讨个说法。但是《易经》却告诉我们,一定要“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那么,《易经》能否帮助人们减少诉讼呢?
从小我们就要告诉小孩子要凭良心,不凭良心所得到的东西最后都是保不住的。那小孩子慢慢就懂了,他就会很小心,不偷人家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乱拿。但是我们要说明一下,当小孩子把自己家里面的钱拿出去花的时候,做父母的不要认为小孩在偷钱,因为他根本没有偷的概念。很多小孩子很冤枉,他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偷的概念,财产私有制的概念他也不懂,他只是认为钱在那里,大人拿着花,那自己也拿着花没有什么不对。
所以当小孩把钱拿出去的时候,大人不要直言说他是偷家里的钱,那是大人的不对。做大人的要告诉孩子:你可以用家里钱,因为你是我们家的一分子,爸爸妈妈可以花钱,你当然也可以花,但你要告诉爸爸妈妈一下,这样我们才知道不是外面人来偷的,是自己人拿的。而且你拿多少要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这才是教育。如果父母见小孩拿家里钱出去,就说:糟糕了,这小孩这么小就会偷了。那就完了,小孩就会产生叛逆心理:你认为我是小偷,我就偷给你看。可见蒙卦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经常都是在蒙卦出了问题,小孩子有不正当的需求,大人不知道怎么样去导正他,如果最后走上诉讼的路子的话,全民都不安宁。
法官越忙就表示社会越乱,这是相对的。我们宁可法官领工资不做事,这就是孔子所讲的必也使无讼乎。就是说要想办法让大家都不打官司,而不是禁止大家不打官司,想办法疏通化解,事先防备,提高每个人的警觉,然后让大家都知道打官司最后都是两败俱伤的。
任何事事先防备事后不后悔,这才叫快乐,这才是快乐的真正定义。快乐不是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就是不动脑筋,不动脑筋就是死到临头还不自知,那就叫幼稚,就叫蒙昧。
讼卦的中心思想,是不要诉讼,诉讼是很累人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它化除掉,使得大家轻松呢?我们下一集要谈的就是化除讼累。
第十七集 化除讼累
讼卦告诉我们,诉讼是一件两败俱伤的事情,应该尽量避免。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应当诉讼的时候,就要坚定勇敢地进行诉讼。那么什么情况下应当讼?什么情况下不应当讼?诉讼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领悟讼卦中的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呢?
有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得到通知要到日本去开会,他心想每次都是自己去,也让副总去一次吧。于是副总很开心地答应了,然后回到家就跟他的妻子女儿讲:我要去日本开会,你们要不要顺便跟我去玩玩?两个人也很开心地同意了,请了假,三个人浩浩荡荡就到了东京。这一玩玩得连开会都忘记了,等他想起来的时候,会议都已经结束了,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回来,总不能流亡在国外。
回来以后他就再三考虑要不要讲实话,可是如果这个时候讲实话那全公司都看自己笑话,而且传出去,自己只有低着头回家了。所以他就决定照领出差费,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后来总经理的儿子知道了这件事情,就跟他爸爸讲:副总可以这样吗?如果不办他的话,整个公司的风气都完了,所以无论如何要叫法务部办他,起诉都可以,最起码有三项罪名:第一,耽误公务;第二,伪造文书;第三,冒领出差费。
而总经理说:我当然知道了,但是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如果像你说的我们现在就起诉他,法院怎么判是一回事,他一定会被我们敌对的公司高价挖走。而他对我们公司很熟悉,被挖走以后他就会专门针对我们设计出一些方案,把我们打垮,那样造成的损失岂是这点差旅费能够换回来的?再说副总长期以来,替我们公司做了很多贡献,这次就算我放他慰劳假,招待他全家游玩也不为过。
小说推荐
- 山海经的智慧
- 作者 长卿自序《山海经》概论(1)这本薄薄的小书已经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这种代价在亲友的眼中实在有些不太明智,但我想,只要能有读者肯定我所作过的努力,我就已经非常欣慰了《山海经》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神话之书,被认为是荒诞不经之作,司马迁曾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胡应麟则说“山海经,古今语怪之祖
- 最新章:第27章
- 智慧书-处事经典
- 英译本序中译本序格言1~40格言41~80格言81~120格言121~160格言161~200格言201~240格言241~280格言281~300译后说明 作者:葛拉西安英译本序全书旨趣,以17世纪与我们这一时代都认为颇有道理的二元性为枢轴,将人生视为一场实然与似然,表相与真实彼此交锋的战争,不但
- 最新章:处事经典-第25章
- 智慧的灯
- 《智慧的灯》作者:华严内容简介:中国人一支中国笔,写出中国情调的心声,希望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原是我执笔时的心愿。这之前,我从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走上写作的路。开始执笔应是一九五八年的事,四个儿女最小的三岁,我这做母亲的终于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之余,有了可供自己拣拾着来用的点点滴滴的时间。中国话自幼说着
- 最新章:第51章
- 豺狼的智慧
- 作者:中石前言“你愿意做一匹狼还是一只羊”如果有人拿这个问题来问你,你一定觉得很荒唐。然而,现实逼迫你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当今社会,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有时,糟糕的处境真的使你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争强斗狠,勇往直前;要么忍气吞声,任人宰割。那么,做豺狼还是做羔羊就绝不仅是一个玩笑,而是选择做强人
- 最新章:第46章
- 包容的智慧
- 作者:星云大师、刘长乐 一、有容序: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1)叶小文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源自佛教的语言和理念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容着佛教。中国是重“君子”轻“小人”的国度“和尚”则常与“君子”相伴,互为师友《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之日
- 最新章:第32章
- 大宋的智慧
- 作者:贺坚强第一章我一推门就是前天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过自己,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真的是唯一的智慧拥有者么?抬眼仰望星空,那里是不是也有人正在仰望着我们?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可能是唯一的智慧体。不管从概率学的观点,还是我们从自己害怕孤独的本能出发。我们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随着现代科学
- 最新章:第1136章
- 不生病的智慧
- 作者:马悦凌序言 不生病是每个人的最大心愿不生病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这世上活得自在、潇洒,活得有意义的最基本保障。对待健康,人普遍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保。在“求”健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自我、毫无尊严的。面对疾病的威胁,人往往无能、无助、无知,只能听天由命。这时,所有的外在
- 最新章:第59章
- 周恩来的智慧
- 周恩来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智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20世纪只有少数从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25 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一百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锐敏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说周恩来是“伟大的行政官
- 最新章:第103章
- 无限之凡人的智慧
- 作者:春秋散人简介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这是一部看完了无限恐怖后的游戏之作,写得不是很严谨,只是加了点不同的东西进去,主线原则上跟着原著走,但也有新的剧情,各位喜欢无限恐怖的,不要太认真计较一些和原著设定不同的东西。主角是个有些别扭的家伙,心态比较凡人化,不信神,骨头里有点异
- 最新章:第3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