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耳》第29章


结果出来时,因病情的严重和不能确定,医生不肯直接和病人讲,是你以病人家属的身份大义凛然地走进了医生的办公室,而我在忐忑恐惧的同时终于坐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掩面而泣。
离开青耳去哈尔滨看病的前一天,你带我去天桥上找算卦先生。你说这个很灵的,上次在他那里给远在南方的父亲算卦,结果灵通得很,他一咬牙就战胜了脑血栓,而没有去向马克思报到。一路上我很紧张,手心里全是汗,而且不停地想上厕所。在天桥上,算卦先生的眼睛睁睁合合,像是头天晚上没睡好觉一样,他算出来的结果使我们俩目瞪口呆,他说我会得很大很大的病,甚至不可治愈。你像头小豹子一样想揍他。就这样,我们的位置来了一个对调,回来的时候你悲伤得哭起来,而我则不停地安慰你。
幸好,排除了脑癌之后,我几乎雀跃着挂长途电话给你。
“锦明啊,医生说我得的是脑囊肿。”我还不忘补充一句,“就是脑袋里有炎症,不需要开刀的,再没有破裂之前也不会要人命。”
“比起脑癌呢?”
“威胁性当然要小许多啦。”
“好啊好啊。”即使是克制如你,声音也略略有了起伏,把电话从左手换到右手,电话亭里的中年女人用奇异的目光盯着我。冬天的哈尔滨冷得干脆而直接,不一会儿,手指就被冻僵了。
“水格啊,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啊!”
04
我们十七岁的时候都干了什么。
无外乎埋头读书,抱怨功课沉重、没有自由或者为黄色录像带而困惑不已。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如此。我记得我的同宿舍男生,会在晚上十点以后跳下楼去,而天亮之前,又惺忪着睡眼却亢奋地爬楼回来,只是为了去看一场黄色录像。
在我们不算做朋友之前,我就认识你。
你一入校就有骄人的成绩。你在足球场上的冲锋陷阵。你在从教室去食堂的路上,却静默而内敛。
有时候会在路上看见你,清亮的眼睛却看不出情绪,会在遇见熟人时露出营业式的笑容。是卓尔不群的少年,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却难以靠近。
而我,那时活得是一团糟糕。
学习不如意,疾病已盘踞在身体中的某个部位尚未显露,但却以漫不经心的方式给予预兆,会每个月重感冒一次,我趴在书桌上,感觉像是骑着扫帚的哈里波特在天上飞来飞去。还有从来没对人说起的,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还没结束,我常常在澡堂洗澡的时候很困惑自己的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所重点中学,自卑感像是一团庞大的乌云覆盖在我的头顶,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没有人,从来就没有人夸奖过我。
像是被遗弃的小丑。
所以,当你站在我们班级门口问一个女生水格在不在的时候,我有多么的激动和惊讶。
我低着头走出去站在你面前。比起你的海拔来,我只能算是《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你拍拍我的肩膀,夸奖我的文章写得好。然后从身后扯出一本学校文学社的油印刊物给我,说这一期杂志上发表了我的散文——你是那本叫做《星星草》刊物的学生主编。
我举起双手向上帝保证,那是多么让人震撼的喜悦。
我感激你给我的夸奖,即便那是一句假话。去翻那时的相片,被定格在平面里的自己面容呆板、神情委顿。那时老是为数学课而犯愁,最喜欢晚自习后吃放了一个鸡蛋的泡面,还有,那时很与时代落伍地听着小虎队和Danny的歌。
是不是很像一个异类的存在?
05
然后,堂而皇之的,我们成为朋友。交往不多,却是彼此探测内心的那种朋友。
那时我们甚至谈到了理想:考一所师范大学吧,然后毕业后回青耳做一位中学老师。而时光果真循着当初的轨迹一路走来,我真的读了师范大学,真的去做了中学老师。只不过没有回到家乡青耳,更没有坚持下来,只做了一年,便放弃了这一份职业——我不具备做老师的理智和冷酷、粗暴。如果我做不到那一点,我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即使我很爱我的学生,即使我执教的班级并没有糟糕到让学校把我抛弃。我还是放弃了。
06
此后大约有一年的光景,我一直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
去年八月份来到这个庞大的北方城市的时候,我一个人拉着大箱子住进了临着街道的一个小房子里。听房东说这房子的年纪比我还大呢。楼道狭窄阴暗,各种沾满灰尘和油渍的暖气管道横七竖八,像是电影里的老房子。因为临街所以常会在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被马路上轰隆隆驶过的大卡车所惊醒。恍惚的我挣扎着从梦中逃脱,常常不知自己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会无端地干着眼眶悲伤一刻钟。我的小巢,就像是海洋中彼此隔绝的岛屿,水天相接,找不到一条道路去抵达外界。
而最最有意思的是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晚上,雷和闪电交替出现在城市的头顶,滂沱的雨水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我穿着短裤蹬着拖鞋下楼去上网。街道纵横交错,像是迷宫,很快我就迷路了,既找不到网吧也找不到回去的路,站在凶猛强悍的雨水里,不知如何是好。
07
现在每天傍晚我都会去使馆区的绿地踢毽子。踢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我两条腿好像长度不一了。这让我惊讶了一个晚上。“难道我还可以长高吗?”“是不是左背的伤牵扯到左腿了所以它才会看起来有点短。”“再或者,我的视力有问题”……我像是一个小孩子,躺在床上,高举着双腿认真地研究比较。
我说过自己的寡淡,见到陌生人会心存抵触,即使是对他人抱有好感,也不知该如何去表达,所以交际常常成为最让我头疼的问题。今天傍晚,有人过来夸奖我毽子踢得好并且要跟我一起玩,我只是勉强地笑笑,转身走开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老是这样,老是把自己隔绝在他人的世界之外,我就永远是孤单的。
08
可是这样,不也是很好吗。
像是一个独立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经营、径自转动的小星球。
自生自灭。
困守在我的文字世界里。
我是巫。我是子民也是王。
又寂寞又美好。
09
而这种固守肯定会被打破。只是因为那个攻克城池的战士尚未到来。我不确信奇迹,就像我不确信多年之前你说的海市蜃楼。你说你看见了天空中飘荡着一座城池,你说你看见无数条鲸鱼从云上集体游过……无数巨大而神奇的景象被你一本正经地叙说着。那时,我一直视你为白日做梦。
而你话锋猛然一转说:“水格,你要相信奇迹。即使你数学只能得二十四分,只要你相信奇迹的发生,你就能考上大学,去读你喜欢的中文系。”
而从你十八岁起,我就认定,这世界再没有奇迹了。因为我的词典里,奇迹这个词语的解释只是再见到你。
这些天来,连续在医院和编辑部中间奔跑,我已是疲惫不堪,疼痛却不见任何减少,我时常在一个人的时候丧气地想,我这样是不是活不长了。可是,即使是有一个非常危险的核,藏在最深最深的不见阳光的地方,像是一枚炸弹等着我去引爆,我也要告诉自己一定要非常非常勇敢地去迎接。
真的,没什么不可以。
因为有了疼痛,才时刻提醒着我,到底什么是幸福。
和每天一样,雷打不动的,在傍晚去绿地。在一条只容得下一个人的羊肠小道上,从我身边走过了一个少年。穿八分的米色短裤,露出结实的古铜色的小腿,步伐轻快,而擦肩而过的一刹那,我就像是一个回光返照的老人,确信那就是你,十七岁的锦明,穿白色的T恤,胸襟处有一幅浅蓝色的好看却模糊的画,麦色的小臂就赤裸裸地搁浅在阳光下。而背在肩上的书包因为过于巨大而显得夸张。
那是你吗。
那是锦明你吗。
那是奇迹吗。
是你带着你的十七岁再一次来到我的身边吗。
终于从随后漫长的冷静中,我确信那只是我的眼花。而转了一个圈子之后,我看到草地上刚才路过的白衣少年解下书包,从里面倒出了一堆酒瓶。然后近乎旁若无人地耍起那些瓶子来,像是刀光剑影或者像是龙飞凤舞,那些瓶子像是有了生命,再或者是男生的手拥有了强大的魔力,一时之间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的帅气,即使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饶有兴趣地站成一排,甚至在一个漂亮的动作结束之后会试图鼓掌叫好。而我站在你的侧面。是的,锦明,我像是又见到你了,你十七岁的时候,对我说过理想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