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第15章


“妈妈,我都做完了,不过还有几个不明白的地方,我明天去问老师。”
南希一边喝着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一边嘟囔着:“比我想象的容易嘛……”
从那之后,南希从来没有因为作业向我求助过。她总是通过翻百科全书或者查阅相关的书籍自己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她就会直接去问老师。她明白了如果尽了最大努力还没有把问题解决,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育,孩子们自己的事从不拖累别人。即使没有人督促,他们也会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事情,这是他们自立的关键。
美国的父母们让他们刚会走路的孩子自己穿鞋系鞋带。不管孩子需要多长时间,父母们从来不会去帮助孩子。只是默默地等孩子自己穿好。他们认为父母帮助孩子做事,是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
“父母有什么权利去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呢?那是越权行为。”
经历成功与失败
一天,彼得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走到我身边,这个本子是我让他写日记用的,用来锻炼他的写作能力。但是,拿着小本子的彼得表情十分低落。我悄悄地看了看本子,上面什么也没写,还是一片空白。
“妈妈,我真的写不出来。我实在无法把我的想法写下来。”
一行也没写出来,我有些失望,孩子也叹了口气。我微笑着对彼得说:“没关系,彼得,经过几次失败,也许比第一次就成功更好。等你能写出来的时候,也许会更高兴呢。”
彼得比爱丽丝和南希做事更容易失败,他的心里有一种自卑感,和优秀的爱丽丝比起来,他始终缺乏自信。
现在我的头等大事就是帮助彼得找回自信心。如果害怕失败,无论如何也不会找回自信心的。经历失败之后获得的成功,才能使人够获得更强的自信。
在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中,彼得的写作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而他露出的笑容则更令我欣慰。他现在已经具备了自信心,不再害怕失败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基本的母性是必须的。如果一位母亲连最基本的母爱都没有,那么她很难战胜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但是,有时母性也会蒙蔽妈妈的眼睛。
有一个和同龄人比较起来格外迟钝的孩子,从小时候起,他就经常遭到同龄人的戏弄,甚至连老师也瞧不起他。为此,孩子的妈妈非常痛苦,她想:怎样才能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呢?于是,她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可能给孩子造成伤害或挫折的事情。她帮助孩子做作业;当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她不让孩子和其他人去竞争;当孩子羡慕邻居家的小朋友会骑自行车时,妈妈不是让孩子也去学骑车,而是说“妈妈给你买更好的玩具。”
不久前,我见到了这位妈妈,她的眼里含着泪水说:“我的孩子现在什么事都不会做,等我死了之后,他可怎么办呀?”
这个妈妈就是从孩子那里剥夺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权利。
对于那些生活在妈妈的怀抱里,从未品尝过失败滋味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会缺乏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今社会,青少年因为学习成绩、异性或金钱等问题而自杀的案例不胜枚举,而且案件数字有上升趋势,恐怕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些孩子的共同点就是,在碰到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他们从小就一直处于父母的庇护之下,从没有体验过失败的滋味。
问题总是会突然出现的,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会发生一些连父母也不便知道的问题。从未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孩子,这时会很痛苦,而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手足无措,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有可能选择极端的方法。
想一想,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呢?不要事到临头时,再后悔当初对孩子过于宠爱。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去经受失败的磨炼吧,只有这样,在今后遇到因难时,他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为孩子生活的配角
对孩子来说妈妈的帮助是必要的。但是,在孩子的生活里,妈妈无论任何时候,都只应充当配角,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妈妈应当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独立生活。并不是说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过失败就什么都做不成,而是应当在失败后,妈妈能够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
孩子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妈妈总担心孩子会跌倒、磕着、碰着,或者走到危险的地方去。但是,只有越过障碍,经过碰撞,孩子才能越走越快。不让孩子经过磕磕碰碰的练习,孩子只会在原地打转。
在抚养孩子时,要让孩子自己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孩子背后推着他前进,不让孩子经历风雨,孩子只知墨守成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再埋怨孩子说:“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那就为时太晚了。这说明妈妈没明白作为一位配角的意义。
不要成为孩子生活的主角,妈妈只是一个配角。在主角尽力做自己的事情时,配角的作用就是助孩子一臂之力。孩子在自己亲身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会变得坚韧与自信,孩子在日后会明白这才是妈妈赐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 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
教会孩子“我”和“我们”的区别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在学校的餐厅里打工,主要是负责收拾碗碟杯子,把食物的残渣倒进桶里,然后把碟子送到厨房。
有一天,我端着一大堆咖啡杯子走进厨房的时候,因为实在太重了我没有拿住,结果一下子全部摔在了地上。我立刻绝望了,这下没法再打工了,这时管理员走到了我的跟前,他担心地问我:“你还好吗?”
我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
管理员接着对我说:“今天真是不走运的一天。”然后就走了。
当天晚上,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妈妈,我在家里一不小心打碎了碗碟还要受到责备,但是在异国他乡打碎了好几个杯子却受到别人的安慰。”
我接着写道:“美国真是个不同寻常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潜力大概就在这里吧!”
从那之后,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位管理员的身影,于是,我做事更加认真,因为管理员的安慰使我重新找回了自信。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来自哪里,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
怀着这样的记忆,在结婚后,我希望孩子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关怀与给予是生活中最好的武器。正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这种观念,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起我就让他们分担家务,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
在日本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务的负担,我们雇了一个日本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叫彩子,她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仔细。
但是,在这个女孩来到我们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所有家务都有人做的情况下,孩子们经常把自己应当做的事也交给了彩子。以前从学校回来后,自己清扫房间,一起准备晚饭。但是现在他们开始偷起懒来。起床后,连被褥都懒得整理了。几天后,我觉得不能再让他们这样下去,于是把他们都叫到跟前。
“彩子来到我们家,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她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你们却胡乱地使唤她。我非常感谢她,我想在她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前提下,送她去学校上学,你们要帮助她。”
“那么谁来打扫我们的屋子呢?”孩子们惊讶地追问我。我没有回答他们,对不知所措的彩子说:“房间每天不用打扫那么多遍,晚上放学回来打扫一次就行了。可能对你来说很辛苦,但这也是为了你好,你要坚持下去。”
按照我说的,我带她去打字培训学校报了名。从第二天起,早晨她和我们一起从家里出发,在学校里上完课后,下午回到家里做家务。
出乎意料的是,彩子把房间打扫得更干净了。2年后,彩子结束了在学校的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打字员,不久她离开了我们家。一个小小的关怀,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已经步入中年的彩子,现在还常常给我打电话,问候我们全家。虽然她每次都向我说谢谢,但是,其实从内心里我也很感谢她。如果没有和她的相遇,我的孩子们怎么能学会如何关心别人、为别人付出呢?
因为彩子的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两个女儿成为维护委托人权益的律师,而彼得成为一名出色的CEO,在他的带领下,职员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