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官》第44章


“好了,你不用再说什么了。不论用什么办法,无论如何你都得给我办好这件事!”严明最后下达了强硬的、不容李子文考虑的指令。
李子文的忍耐到了极限,脱口而出:“这种无原则的事我无法办好!”
“你还有一点服从意识吗?告诉你,这东风乡还是我说了算!就是错,也错这一回。等你当了一把手我照样听你的!”严明的蛮横霸道也一下上来了。
“这不是服从不服从的事,而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今天这样做了,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李子文执意坚持着。
“什么原则不原则,有什么问题我负责。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现在执行我的命令就行!”
“我坚决反对这种无原则的做法!”李子文说完,站起身,又说了句“没其他事我先走了”,然后未等严明应允便跨门而出。
这是严明怎么也想不到的结果,李子文竟敢甩袖而去,他觉得自己的威信、尊严、甚至人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和宣战,让他从骨子里爆发出一股从未有过的狂怒和迫不及待要进行报复的冲动。
我要报复、我要反击,我要把你李子文碎尸万段,要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严明立即打了组织部长的电话,他要部长把李子文调离东风,调得越远越好。
部长听他讲完之后,有点不解地问:“李子文表现不是很优秀吗?各方面反映都不错,你还在我面前推荐过他呢!”
严明说:“我以前就是太信任他了,但他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李子文好像不应该是这样的呀,我们部里的同志个个都对他赞不绝口。”部长还是在为李子文说话。不过,书记出面,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当然,这个“面子”严明觉得有点像玩政治似的,“好吧,今年年底,正值县乡党委换届,到时再研究考虑吧。不过,还是要以团结为重啊。适当的时候,我会找李子文当面批评他。”
不管怎样,部长还算是有交代的。接着,严明又想起县纪委金书记来。不过,金书记这里,不能打电话,要亲自上门,因为金书记对李子文的印象很好,他又是纪委书记,一定要当面把李子文说坏说臭。但是,在金书记办公室里,严明想好了的诋毁李子文的一大段话刚说完,金书记就说了一句这样耐人寻味的话:
“严书记呀,领导要有大将风度,心胸要宽一点。当一把手的也要摆正位置,要随时随地主动地接受下属及群众的监督,腐败和一言堂是万万搞不得的。”
金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有什么举报信到了纪委?难道是李子文早就找了金书记反映我的问题?难道……严明想到这里,不由得心里有点心虚发憷起来,他觉得自己今天的确有点冲动了,冲动得把李子文的坏话都说得不很坏,当然,事实上他也并不是很坏,以至于领导们还误认为自己心胸狭窄、气量太小,容不得下属的不同意见,借机打击报复李子文。如果是这样,那就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看来,自己还得从长计议,认真思忖一下,下一步怎样对付李子文。
从金书记的办公室出来后,原打算去找宋书记,再上上李子文的烂药,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一是自己师出无名,打击李子文的理由还不充分,证据也不足。他知道,光靠这种无凭无据的捏造和诬告是雪里埋人不长久的,到时一调查,全露了馅,反而会弄巧成拙。二是有点怕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到时不但搞不倒李子文,自己的问题反而暴露出来了。金书记刚才说的那句话,透出一点不祥的征兆,肯定有人告我独断专行,缺乏民主监督。看来金书记是不信任我的,如果信任的话他就会透露一点风声给我,哪怕他说一句“要注意了,有人检举你了”之类的提醒的话。他越是不露声色,自己就越要注意了。
严明在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中煎熬着、斗争着,最后回到了乡里。刚进办公室,便要高小生进来,把刚和李子文闹僵的事跟他说了一遍,然后跟他耳语了一阵。
高小生听后不由得张开了嘴巴:“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无毒不丈夫。他要不下,你有上去的希望吗?!”严明眼睛瞪了他一下,“妇人之仁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高小生点了点头,表示已经同意,转身出去了。
随后,严明又把吴亮庆叫到了办公室,开门见山的地问他有什么办法对付李子文。
吴亮庆双手一摊:“这能有什么办法,打又打不过他,写又写不过他,干又干不过他。难!”
“那就告倒他。”严明恶狠狠地说。
“告倒他?他这个人,手段厉害得很,做什么事都不留痕迹。告什么?怎样告?”吴亮庆一筹莫展地摇摇头。
“我跟你说……”严明又把他叫到身边面授机宜了一番。
“好,老板要我怎样就怎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过,她要是不配合、不承认呢?”
“你找她做做工作嘛,她不是叫你老婆姨娘吗?”
“好,我就去找她。”吴亮庆狡黠地笑了笑。
吴亮庆刚走到门口,严明像是记起来一件事似的问:“优质稻的事你去看了一下吗?”
“看了,禾苗长势好得很,我敢肯定要丰收的。”
“丰收就好,他们那个苗木基地如何?”
“长势一般。”吴亮庆其实没有去看,故意胡塞了一句,他估计着严明愿意听这样的话。
“好。”果然,严明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意。
“那我先走了。”
第十五章
李子文从何林春自信坚定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到了一种正义和良知的力量,这才是老百姓父母官该说的话。李子文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一)
转眼到了七月,春凤公路东风段土石方路基、小桥涵洞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只有桃花溪上那座二十五米宽的中桥尚未开工。交通局对东风的公路改造工作非常满意,不论是质量和进度都达到了施工要求,尤其是在遭遇特大暴风雨的情况下,能这样快、又高质量地完成,确属不易。田副县长多次到东风视察,多次表扬李子文。本来他想在东风召开一个现场会,鼓鼓其他三个乡镇的士气,但被严明借故推掉了。
会议还是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春凤线沿途乡镇的党委书记、全县各乡镇分管公路建设的领导,李子文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想起自己在公路改造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李子文百感交集。但在介绍经验时,他却推功揽责,把功劳和成绩推给了别人。他的报告只有五分钟,用了四个“一”来概括:有一个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工作的好班子、好班长;有一支重视质量、严格管理的施工队伍;有一批支持、配合公路建设的各界人士和群众;有一套行之有效、非常过硬的施工监理制度和措施。
当说到“好班子、好班长”时,李子文很重情地列举了严明支持、重视公路改造的许多动人的具体事例。严明在下面听了也有所触动,但仅仅是触动而已,而且动过之后脸上又恢复了严峻和肃穆。会议还未结束,他就溜出了会场,亲自开车带上熊茶花到了春江县的一个旅游景点——相传吕洞宾成仙的莲花山庄升天洞避暑去了。
散会之后,李子文坐着公共汽车回到了东风。一到乡里,他又叫上卢旺财等人骑车往桃花村赶。因为桃花溪上的中桥要开始清基,他必须到现场监督施工才放心。
按理说,今天李子文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在会上介绍经验嘛。但当他开完会,发现严明不辞而别、不知去向后,他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他知道,为了章仕乾生姜地补偿的事,严明至今耿耿于怀,两个月来对他形如陌路。李子文曾主动找严明谈心,检讨了自己当时的态度,但严明似乎不吃这一套,他说只有办好了章仕乾补偿的事,才是真心表明改正了错误。但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李子文还真是个驴脾气,始终坚持说自己这样做,纯粹是为了维护乡政府文件的严肃性,应该说是支持了严明工作的,但严明却不领情,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看着沿途稻浪翻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种田出身的李子文心情慢慢好起来,他在心里默默感谢着老天爷又带给了种田人半年的希望和期待。
刚到桃花溪,何林春就打来了电话,要他火速赶到乡里,说乡政府门口围了几百名上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