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兵法》第73章


这里也正是为了向大哥问个清楚,布大哥你怎么会呢?”
张琦上下打量着布世仁的衣眼,布世仁捏了捏衣袖,绷起脸说:“我怎么啦,‘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难道这也有错吗?”
张奇心里一冷,眼睛盯着布世仁的脸。
“布大哥,我也听人说‘贤才保明主,俊鸟登高枝’,可是这知府狗官鱼肉百姓,你保他这不是——”
布世仁脸色一凛,冷冷地笑了,说:“你懂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韩信忍为胯下之辱,日后便成国家大将军,你们懂什么,哼——”
赵志在旁气得直跺脚,嚷道:“你——,你忘了那在破庙里的事了吧,你忘了那天你说的话——”
布世仁听到“破庙”两字,脸一阵青一阵白,眼睛来回转动,眉毛颤了颤,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布世仁忽然变成笑脸,笑着对众人说:“各位兄弟,此处讲话不方便。我一时也说不清楚,这样吧,明天我在“翠仙楼”请大家吃酒,到那儿咱们再细细地详谈,怎么样?”
张琦一看,事情到此,也无他法,看来在这府衙门口确有些不方便。于是,拱拱手说:“布大哥,好,咱们明天‘翠仙楼’详谈,布大哥,我们告辞了!”
说完一挥手,众人也无他话,跟着张琦回去,赵志又回头瞪了一眼布世仁,咬咬牙,布世仁用手摸摸下巴,眼睛眯起来,暗暗咬牙,眼睛射出两道冷光。
第二天,“翠仙楼”上热闹非常,张琦等人早早来到楼上,店伙计想打发他们走,他们喝住店伙计。焦急地等待布世仁的到来。
等了很久,忽然赵志指着楼下喊道:“布世仁来了,——”
却见布世仁身后一队清兵,手拿钢刀冲上楼来。布世仁来到楼上,看看张琦众人,手一摆,喝道:“全部给我就地正法,这一帮都是盗匪,一个也不许留活口,杀!”
没等张琦等人明白过来,清兵拥刀而上,立时血光进溅,翠仙楼上血流成河,可怜张琦一帮人不明不白地惨死于布世仁的刀下,而这些人的鲜血却给布世仁戴上了一顶红缨的官帽。
人说“利欲熏心’,极度的个人私欲往往导致歹毒的极端。这布世仁事虽属野史,却也着实给人上了一课。
历史不能忘却,我们从历史中可以汲取经验,吸取教训,鉴证得失。
方圆兵法(兵法五)
平淡似水 和而不流
清醒冷静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正是的,任何事情总要掌握个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了,什么事做得过了度,往往便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有时,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会以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强求,无法回避,无法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强迫自己认识它,了解它,承认它,适应它。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方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或许,任何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觉,觉得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很是投脾气,谈得来,坐在一起便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总是舍不得分开,甚至近似痴狂,只愿形影不离才好。关系一近再近,一好再好,然而,结局往往是令人伤心的分离,而且很可能是难以愈合的创伤。其实,伤口一旦产生。无论愈合得怎样好,也难免会留下疤痕,恰似无论怎样细的线条,总会留下一道阴影,抹不去,擦不掉。这莫不就是失了分寸的缘故?
古语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现在大多用于形容情人间的思恋,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形容那些感情亲密的朋友之间的关系。相聚相守固是令人欢欣鼓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谁也免不得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且也往往是不愿为人知或不想在别人面前显露的。俗语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正是这种意思。但是,如果被此距离过近,相互之间过于透明,这些微疵便很可能成为造成双方猜忌的因子。正如衣服上的微尘,一般情况下,本是细小难察的,一旦离得太近,细微的颗粒便也似庞然大物,怎么瞧就怎么不舒服。另外人人都有些隐私,不能让人知晓的,总是会不自觉地遮掩自己的隐私,而双方关系太近之后自然地就可能触及对方的隐私,隐私一旦彼人知道,自尊心随之受损,产生猜疑在所难免。猜疑伴着误会,误会深了、久了,好朋友成了死对头,得不偿失。故而,交友应力求做到平淡似水,若即若离。
朋友一生一起走,朋友要想交得长久,“并非如弹指眨眼那般容易,却也并非无道可循,其中和而不流便是应循之途的一种。有好多人认为,朋友之间不讲礼,以为既然作了朋友又何必拘于小节,讲那些俗礼呢。其实,这种想法是偏颇的,是对交友不利的,有了这种念头很容易忽视了相互尊重的起码形式。恭和礼让作为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像交通规则一样,遵守了便会路路畅通,秩序井然;违反了便可能交通阻塞,发生事故。礼貌表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而并非人们所谓“俗套”,我们固然不赞成封建等级制度下产生的那一干子繁文褥节。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礼貌是不可少的。我们固然不是要让大家与朋友见面时也要打拱作揖,自贬崇人,过于谦让,那样只会令人感到虚假,反而使关系破坏,却也不能朋友见面没有任何礼貌,那样便会令自尊受挫,甚至尴尬不堪,势必更为糟糕。
朋友交往时头脑应当清醒冷静,既要糊涂又要理智,不强交,不苟绝,不当面奉迎以求新,也不能投其所好而附言苟和,应当恰如其分,浓淡适度,有句话“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倒颇能恰当地点出交友之道。该糊涂时一定要糊涂,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可厅斤计较,一味吹毛求疵,大该装作糊涂,睁一只闭一只眼,莫论吃亏沾光,过去即得。该聪明时,则又一定要聪明,大事情不可轻率,更不能盲听盲从,随波逐流。和,也和得,但不能对涉及原则的问题上盲目附和;流,流不得,在原则问题上,应清醒认识,冷静分析,不做好好先生,上上下下一团和气,而失掉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力。正义之举,应尽力相助,邪恶之行,则不能助纣为虐,而应力阻力诫。
交友时,掌握“平淡似水,和而不流”,便可以在处理朋友关系方面游刃有余,其乐融融。朋友会称赞你善解人意,谦和大方,恭俭可信,关系淡而不谈,远而不远。处朋友时而四面来风。八面玲珑,顾此相彼,甚是周全。旁观者也会称你对朋友尽心尽力,礼至心尽,无可挑剔,自然而然会使人敬佩和爱戴。
打开自己郁闭的心房
平淡如水,和而不流,做得合适,则会使你与朋友亲密,友谊地久天长。
在这里笔者想举一个在学校里发生的实例。交朋友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而更多的是在社会上的朋友。然而,无论是学校和社会,交友之道却是相通的,万变不离其宗。正如物理实验,趋于理想化的实验恰似学校交友,更近实际的实验恰如社会交友。无论如何,学校交友比较单纯、诚挚。相对而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几乎不会发生。如此一说,倒显得学校交友容易多了,实则不然,朋友间仍要做到平淡似水,方能使彼此关系和睦,情深意浓。这种友情也便可以牢固持久。
笔者的一个同学曾经对笔者讲过一段亲身经历整理录迷于此以求观者能够有所借鉴,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笔者的这个同学叫金志,他提到的那位朋友叫振强。金志和振强相识相交仅仅短暂的一年时间,曾有人说,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更有妒嫉者谣言伤人,说他们搞的是同性恋,风风雨雨,议论纷纷。然而,这过分的亲密却终于导致了矛盾爆发,二人彼此陌路。
振强是转学来的,分到金志所在的班上复读了一年。振强刚刚转来时,坐在教室的最后一张桌,躲在角落里不言不语,每天只是闷着头学习。有时便呆呆地坐在那里发痴,几乎不与别人搭言,别人也只是觉得怪怪的。
见他整日像一个机器人,大家谁也不再注意他,仿佛他属于另外一个空间的人。金志也和别人一样,开始时,只觉得这人痴得很,怕是高考首次落榜后打击太大,精神上承受不住,出了毛病,对振强亦是敬而远之。
偶有一天,金志从振强的桌子边走过,无意中瞥见一本杂志《英语画刊》,一下子吸引住了金志的目光。要知道,这本杂志在当地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邮局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