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起》第59章


自己却处处回避隐藏,如此显得自己是小人之心,索性就放开了,如此人物有何不可公开言之。
“既然如此,小人也就不再藏掖着了,实不相瞒,我现是十常侍之人。”
第八十二章 儒生贾诩
原来此儒士为原为一落魄书生,才华出众可无家世背景,也曾举孝廉为官,但因身体抱恙而辞官回归故里,生活过得拮据贫淡,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无奈之下只好再次上京投友人,可怜大好才华居然连个过路费都无力缴纳,幸得敖无虚等人相助才得以进京,说起来那个寒碜!
本以为进入洛阳后,凭着自己的文才和曾经举存孝廉的好名声可以谋得一官半职,可惜京中无人赏识,亦无人推荐,便靠着自己的一点文采在洛阳鸿都门学里做一儒生教学,前几天洛阳风云突变,被十常侍等看中暂做府上一席谋士,为其出谋划策,虽心知十常奸佞之流,不想助纣为虐,但生活所迫只能如此,直至今日。
敖无虚等人一听恍然大悟,不过你一小小的书生便能在十常侍面前说得上话,肯定是才智过人,便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楚儒生的身分。
追问之下,儒生的全名终于知晓了,居然还真的是贾诩贾文和,那个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聪明人的谋士。
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三国时期被称为毒士,鬼才,善用计谋,被称为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
震惊,再次震惊!
此次洛阳之行,令敖无震惊之事过多,他已经对此产生抗体,几近免疫,结袁、曹,识吕强,进皇宫,举孝廉,封官赏赐,封谞相邀,众人推捧,名声大涨,现在居然还撞上了贾诩,如何不惊。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他先后为之献策的,多属造孽江湖的恶棍型军阀。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新旧都城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像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他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的谋士,他是三国乱起的牵引者,可以说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
难怪如此,他会视名声气节为顾而投奔十常侍之流,为之效命,可以说他是一位可悲的人物。
敖无虚现在终于明白了一点,那就是玄幻小说中常出现的王者之气,霸者之道都是假的,狗屁,他心里暗叹!
要是真能释放王霸之气的话,就用不上征伐天下,战乱四起了,以曹操、袁绍的能耐,随便派几个手下大将于天下各处放气就行了,霸气一冲,尽皆臣服,实在牛B的便亲自出马,放个屁,搞定,然后天下归一统。
胡扯,其实高人跟寻常人之间的差距便在于他会思考,懂得为世之道,这个东西深得很,肯定前提是他得有卓绝的谋略和智慧。
高人同平常人之间外表上看来都是如出一辙的,一代枭雄曹操也曾说过,吾同常人一般,皆是两只耳朵,一双眼睛,一只鼻子罢了,外貌上来看的确如此,但是气势一说倒是有的,比如说长期的领导人物身上就具有上位者的气息,这是正常的。
敖无虚不禁心里暗想贾诩也不过如此,长得相貌平平,只能说是比正常人多了那么一点的阴沉,同时双目神光泛发,这是他与常人唯一不同之处,但是双眼有神的人何其多,凭什么说他们个个就都是个牛人了。
贾诩如果放在自己那二十一世纪中绝对是个上海人,够现实,敖无虚心中给了这么一个评价。
“要是真如文和所说,不知可有意投效我等一方,共同对抗奸佞,是时位列三公尚未不可,为何要助那等宦类一同祸国殃民,为害天下,我党人之中有文和如此人物,何愁汉室不兴?”
袁绍一听之下,似乎敖无虚对眼前此儒生大加赞叹,异于常人,于是马上对其进行拉拢,抛出了橄榄枝。
而观另一位大人物曹操却是仍旧平淡地看着,似乎默不关心。
儒生贾诩对于袁绍的极力吹捧拉拢并不在意,兴盛汉室的念头更是所存无几,兴汉,关我什么事,对我没有利益的事情不干。
见两位大大坐阵都无功而返,敖无虚心里有了计较,拉着敖顺耳语一番,示意如此如此。
敖顺听完主公的话,满脸疑惑地看着他,心中不解。
在敖无虚再三次点头之下,顺叔最终选择了听从主公的话,少爷的话一向很准,没错的。
敖顺镇压了一番,便伏身跪下,对着贾诩大拜,请求收之为徒。
众人大为一惊,皆是不解地看向敖无虚,这是他示意敖顺的,有何用意,况且现在贾诩的身份乃是一小小儒生,对其招揽是他的福份,用得上如此?
袁绍都皱起了眉头望着敖无虚,曹操则又是双目突然变得神彩奕奕,意外地看着,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这个异人敖无虚实在是怪招频出。
而始作俑者敖无虚却是满不在乎,将现场疑云腾腾的气氛抛在一边,望着贾诩的反应,直接无视。
贾诩见自己的恩公敖顺这般大礼下跪,且欲拜自己为师,如何受得起,连起身上前扶起,说道:
“长德切不可如此,快快请起。”
第八十三章 贾诩之谋
贾诩一看敖顺双膝就要触地,赶紧上前拉住了他,道切不可如此。
敖顺可是自己的恩公,有自己有一钱之恩,且现在又是自己的相交至友,怎么可让他行如此大礼,拜自己为师呢?
他对着敖顺连声道歉,声称不可。
看了看自己主公眼色,敖顺很老实的继续服从,从容地说道:
“贾大儒文采出众,智谋渊博,敖顺甘心为门下弟子,潜心学习,还望不吝赐教。”
这时候一代谋士贾诩也蒙了,连道不可不可。
气氛一瞬间又尴尬了起来,极度压抑,敖无虚见状便也插了进去,为顺叔说词:
“贾儒士一代大儒,论资格是无可厚非,论年龄也长敖顺几岁,论身份也曾举荐孝廉现为儒师,论才智更是超前卓绝,不知有何不可,难道是嫌弃我家敖顺,看不上眼?”
听了敖无虚这一顿的吹捧,再加上最后一句的示意,贾诩非常惊讶地看了一眼他,没想到眼前的异人如此厉害,不但口齿伶利,且颇有威势,这是挖坑等着自己栽进去。
“多谢诸位公子,长德对我有一钱之恩,人中之杰,怎么可屈居于做我弟子,贾某无才无德,不敢不敢。”
从自称文和变回了贾某,看来已经有了戒心,但是敖无虚并不担心,他自有高招。
一直僵持着和他拉扯了半天,看他死活都不肯答应,顺叔再次无奈的望向了自己主公。
是时候了,敖无虚适时地提出两人可以义结金兰,结拜为异姓兄弟,如此便解决了。
既然你一直惦记着敖顺的恩德,那就借你这句话顺着你的意思,既然你自己说顺叔才德兼备,够资格同你为友,且两人意气相投,不如结义异姓兄弟,这样你总不能拒绝了吧,哈!
这时候贾诩才意识到眼前的异人是计中有计,别有所图,目的正是这过,只不过来了招醉翁之意不在酒,够狠的。
如此一来,袁曹二人再次意外地看向了敖无虚,这小子的怪招还真够多的,一不小心让人阴沟里翻船了,危险人物。
最终,敖顺还是如愿地同贾诩大大成了结异姓兄弟,只不过如的是敖无虚的愿。
在众人的见证下,两人对日而拜,焚香祭天,轰隆隆地天地间又一对结拜兄弟诞生了。
事实已经成了定局,纵是贾诩万般不爽,也没办法改变,系统认定的程序不可能轻易修改。
既然如此,贾诩的心也松了下来,反正他们的实力也不算太弱,而且他的主公是个异人领主,虽然目前实力尚弱,但是潜力巨大,将来自己的才能有的是用武之地,但是想让他认敖无虚为主公,那是痴人做梦,妄想。
办成了这件事之后,最开心不是别人,正是幕后主使者敖无虚,轻轻松松地多了个超级历史牛人,自己以后的谋政方面就有了托付,心情大好。
袁、曹二们此时晕厥的想法都有了,这么容易就搞定了,不过大多是有一钱之恩的成份在里面,不然哪能如此顺利?
敖无虚当天晚上就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晚宴,并亲自动手下厨以现代烹饪手法准备了一大桌的美食,令得几人再次拍手称赞,真是多才多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居家好男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