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31章


听柏拉图一阵质问,法官脸色由黄变红,由红变白,他
…… 187
灵魂马车 181
气忿地站起来,叫道:“将被告无罪释放!”然后甩手离去。柏拉图到被告席上牵着卡伯利亚的手,一同走出法庭,走出围城。 这时,控诉者克洛彼卢跑上来,威胁道:“你为他辩护,苏格拉底的毒酒正等着你哩!”
柏拉图回答道:“为国服务,我临危不惧,为朋友仗义,我也同样如此。”
克洛彼卢灰溜溜地走开。柏拉图的学园里,洋溢着浓厚求学参政的风气,每当学生学业有成,思想成熟之后,柏拉图就把他们派到各城邦去,参予立法和其他政治活动。当时统治小亚细亚的阿索斯和阿塔纽的僭主赫尔米亚,致力于政治变革,国家渐有起色,但随着政权的扩大,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就写信向柏拉图请教,柏拉图就派遣学生科里司库和厄拉斯去帮助他。皮顿和赫拉库勒得斯学成之后,回到母邦,推翻克特斯的统治,把图拉吉变成了自由的国度。阿卡狄安社会混乱,柏拉图派遣阿里斯托尼穆斯帮助治理,仅一年时间,国制变得井然有序。柏拉图还派遣福尔米欧到厄勒安斯,派梅涅得穆斯到皮尔海安,派欧克多索斯去克尼杜斯,派亚里士多德去斯塔吉拉,为那里的城邦制订法律。在这中间,马其顿国王佩尔狄卡斯来信请柏拉图当他的执政顾问,柏拉图将他的得意门生欧佛来欧斯派去。 欧佛来
…… 188
281柏拉图:智慧人格
欧斯到马其顿后,第一句话就是:“马其顿缺少几何和哲学。”
马其顿不太信任这位书呆子,但还是勉强接纳他的建议,下令在宫廷内开设几何和哲学课程,请欧佛来斯主讲,马其顿国王自己也勉勉强强坐下来听他讲课。一段时间以后,国王兴趣来了,对几何和哲学的悟解较以前深得多,他又下令,由王子腓力牵头,成立一个几何与哲学学习研究的专门机构,督办这两门课程的推广普及工作。两三年过去,马其顿国王的野心完全消失,国家迅速富强起来。站在学园大门口,挥手送走一批又一批远行的学生,柏拉图总是说这样一句话:“国家的根本在哲学,而哲学的根本在造就人格!”
…… 189
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zhexuewangtongzhidelixiangguo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经过思想和实践的锤炼,柏拉图订制出一个国家的模型,国家大门的门牌上写着这样几个大字:“哲学王统治的正义之城。”
一、“猪的城邦”与正义
正义之城的正义之士最讲究层次和品位。在正义之士看来,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人离不开你我他的关系而生活,需要大家在一起组成国家。首先要有食物、
…… 190
481柏拉图:智慧人格
住房和衣服,因此要有农民,瓦匠、纺织工人,要有商人沟通有无。 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是多样的,但是能满足这种物质生活的国家或城邦是初级的,是“猪的城邦”。
人有理性,有感情,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文化精神、健康、安全、荣誉等等。 如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一个治理良好的城邦追求的目标。国家由各个阶层的人群组成,有人想当官,有人想发财,有人希望平静淡泊,每个阶层的需求不一样,统治者如果能划分他们的职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恪守自己阶层的道德,那他就是一个优秀统治者。在优秀统治者统治的城邦里,人可以分作三类,国家中的阶层也可相应分作三层,其标准是智慧,是德性和人格。第一类人是立法者或监护者,它赋有最高的理性。第二类人是国家的保卫者或辅助者,它赋有意志的本性,能够勇敢善战,保卫国家。第三类人是农夫、手工业者和商人。具有情欲的本性,只能处于最下层,从事卑贱的体力劳动和商业活动,安分守己,节制情欲,忍受劳苦,为统治者和辅助者服务。柏拉图认为,这三类人是神分别用金、银、铜做成的。如果金子的父亲生了银子的儿子,或者银子的父亲生了金子的儿子,统治者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是铜铁,便应该把他们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去;如果发现铜铁中有带金银的,就要将它
…… 191
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 581
们提升到统治者或者卫士的位置上来。 为了防止统治者变成压迫人民的主人,应该规定他们不能有私有财产。 他们灵魂中本来有了金银,便不应有物质的金银,那是罪恶之源。灵魂中的金,是道德上的智慧,它是最高的品德,是国家统治者所具有的品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智慧和能力,而是更加完美、更重要知识,它专门思考统治术和管理国家或城邦方式。 要拥有这种智慧,造就一个理想的统治者,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对具有金子天赋的人进行长期艰苦的训练。物质的银,拥有道德中的勇敢。 他说:“勇敢是对于正当的合理的意见的坚持,对于有威力的伟大的东西的畏惧,是不为情欲、享受所动摇的坚定精神。”勇敢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要保持信念,恪守统治者制订的原则,坦然、英勇、誓死捍卫国家利益,能抵御痛苦和恐怖的袭击,能克服快乐的诱惑。物质的铜铁,相对应的品德是节制。节制快乐和欲望,使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灵魂中较好的一部分统治较坏的一部分。 较好的部分是人的灵魂中理性部分,较坏的部分是灵魂中的情欲部分,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或者“自己的奴隶”。一个国家里,多数人包括小孩、女人和奴隶的苦乐欲望是低级的,应该受少数人的理性和正确意见的指导。 同时,节制这种品德并非只有铜铁这一阶层专有,其他阶层也应该有节制,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和谐,各等级之间和各等级内部,才不至于互相争斗。 也就是说,多数人愿意
…… 192
681柏拉图:智慧人格
接受统治,少数人能正确统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是节制的。 光有红花,没有绿叶,难成风景;只有高音,没有低音,不成曲调;光有智慧,没有勇敢和节制,也成不了一个国家。 只有国家三阶层或者人生三德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正义,这个国家才是一个完正义是各种美德实现的最高境界和目标。 孤立的智慧不会有实际的成效,单纯的勇敢也可能导致邪恶,单纯的节制也仅仅是消极的和压抑的。 孤立起来,分割开来,它们就变成干瘪的,没有血肉的,死气沉沉的东西。当它们结合在一个国家里形成正义时,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反过来说,正义在国家中的实现也离不开这三种美德的发挥。 国家统治者必须励精图治,武士必须英勇忠诚。农工必须勤奋劳动,而全民都服从理性的统治。也就是说,各人必须服从已有的分工,履行应尽的义务,完成自己的职责。 这样,一个国家才能秩序井然,才能奉上一个“正义之邦”的称号。
二、个人人格与政制形式原本是对应的
人类的道德天平一旦倾斜,社会的和谐一旦打破,都必然在政治上反映出来。中国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在政治和道德之间划了一个必然的连接线。柏拉图也认为,不同的政治体制是不同的道德品性和道
…… 193
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 781
德追求的人执政的结果。有一类人,性格上争强好胜,狂妄自信、迷信权力荣誉、热爱战争。 这种人是由于忘记了父辈的理性,受外界的消极影响,欲望和激情恶行膨胀,变得傲慢而虚浮。 这类人执掌的政权叫荣誉政制。这种政制下的统治者不是最有智慧的,而是单纯而勇敢的人。 他们对外征伐,对内奴役自由民,秘密占有女人和财富,寻欢作乐。他们轻视教育、艺术和哲学。这是一种善恶混杂的政制。 柏拉图认为这种体制就相当于当时的斯巴达。荣誉政制下的统治者由于政治上失败,财富被没收。 他的孩子们灵魂中的荣誉和好胜心因而动摇,转向贪婪地聚敛财富。 贪财的欲望成为他们神灵的原则,理性和激情都服从这一原则。理性计算如何赚钱,激情用来赞美财富和富人。爱财和勤俭、诚实和谨慎是他们的性格特征。 由这一类人掌握的政权就是寡头政制。 这种政制下的统治者一心想发财,鄙视美德。 他们用法律规定财产的最低限额,凡没有达到限额的人便不能担任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